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思誠的後武俠時代

陳思誠最近一直在刷新大家的認知。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遠大前程》中,他集監製、總編劇及主演於一身。該劇被認為極具爆款潛力。

  會有喜劇、諜戰的感覺

  華商報:之前《北京愛情故事》是都市愛情題材,《唐人街探案》是懸疑喜劇,這次《遠大前程》是民國故事,作為編劇,為什麽會寫這樣的題材?

  陳思誠:我從小受到金庸、古龍、溫瑞安的影響非常大,從小看他們的小說長大的,他們的小說陪我度過了我少年時期。因為金庸寫武俠就寫到了清朝,寫到了《鹿鼎記》,他認為冷熱兵器的交界,熱兵器的進入,武俠時代就終結了。但我認為還有一個後武俠時代,就是民國時期。我認為民國時期異彩紛呈,不僅有各個勢力盤根錯節,尤其上海,天津這樣的港口城市,還有很多奇人軼事,包括俠客、俠者,像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霍元甲,還有包括兩廣獅虎之類的,我覺得那些人都是具備俠義精神的,所以我們想用這樣一個故事展現那個時代的武俠。

  華商報:創作劇本過程中遇到什麽困難?

  陳思誠:最重要、最困難的是結構。其實這個劇本雖然創作時間長,而真正落筆的時間並不長,主要是在前期去架構整個故事,因為它是一個特別大的體量,十幾年的一個跨度,我們估計一、二部,加上第三部,接近一百集整個的體量,如果我們只是一種風格或者只是一種類型的故事,會很難讓觀眾接受。我們必須要多把一些類型放到這個故事裡,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有喜劇的感覺,會有一些諜戰的感覺,甚至有一些尋寶的感覺,還有一些武俠劇的感覺。如何讓我們想到的這些橋段和故事很順暢地銜接在一塊,然後能讓大家接受這些不同類型的雜糅,這可能是最難的故事。

  華商報:拍攝過程中有什麽特別辛苦的地方嗎?

  陳思誠:我們這個戲因為跨度是五個多月,所以從最熱一直拍到了最冷,現在拍戲都是這樣,熱其實還好,還有比我們更熱的。那些拍古裝戲、穿盔甲的更熱。也有很冷的時候。大家看到的都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光鮮,其實這個行業要付出很多大家不為人知的痛苦。但我覺得這些話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電視劇未來會越來越電影化

  華商報:拍了電影也製作了電視劇,你覺得有什麽差別?

  陳思誠:我沒有覺得電影跟電視劇有什麽區別,除了電視劇的操作時間更緊張以外。我覺得未來電視劇的創作方向一定是越來越接近電影化,英劇、美劇製作的水準已經不比電影差了。只要符合如何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好,哪種拍攝方法都不重要。

  華商報:電影化具體指哪方面?

  陳思誠:所謂電影化就是更有製作感、更多鏡頭、多角度的運用,更好的呈現。包括美術、道具、群眾演員,這是我們未來一定要去追求的方向,這一部做的還有一些東西我認為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的拍攝時間確實太短了,才五個月的拍攝周期,六十集的長度。做後期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有非常多的遺憾,如果再多幾個月的拍攝周期可能更好。

  華商報:這部劇裡也有很多喜劇元素,你很偏愛喜劇?

  陳思誠:首先現在大家的壓力都特別大,我覺得喜劇是大家需要的一個東西,至少我更願意看到輕鬆的東西。這個人物我一開始設定就是有一定喜感的主線人物。我們這代創作者會受到很多創作者的影響,不能抽離出來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受影響的環境裡。我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放在一部戲裡面,然後做一個雜糅,做一個嫁接。

  人生就是不斷加深自我認知

  華商報:你希望呈現給觀眾一種什麽風格?

  陳思誠:我覺得觀眾會看到一個耳目一新的年代戲,以前的年代戲相對來說製作是比較簡單的、比較樸素的,這次我們一直在盡量地還原,我對美術和服裝的要求就是盡量的還原那個年代的風貌。其實那個年代,上海作為東方巴黎、現代化的程度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所以我們花了很多的成本在這個方面。我覺得現在呈現的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華商報:這次你飾演主角洪三,你對這個人物是如何認識的?

  陳思誠:洪三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明白的人。我認為一個真正的好的藝術形象應該是具有多面性的,就像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觀眾會在這個人物身上看到特別強大的成長性。他對自我的認知也是一直在成長,關於對“遠大前程”這四個字的認識,一開始他認為就是錦衣玉食甚至就是花天酒地。隨著他經歷多了,他對“遠大前程”的認識在改變,他對愛情的認識也在改變。我覺得就像我們一樣,所有人這一輩子的路程,就是對自我認知的一個不斷的加深。

  華商報:郭采潔演的富家女夢竹、佟麗婭演的林依依都和你有感情戲,兩種類型的女性你更喜歡哪種?

  陳思誠:夢竹那個角色可能代表著很多男孩心中的理想形象,富家千金,美豔不可方物,像女神那樣的一個概念。而丫丫(佟麗婭)扮演的林依依,更像我們身邊那種細水長流的一種愛情,它可能潛移默化的在你身邊,但你是不自知的這樣的一種感覺。另外還有一個伊莎我覺得是淺嘗輒止的一種喜歡,就像漣漪一樣。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