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5歲患癌男子:我想的不是治療,而是如何沒有痛苦地死!

配圖 | 東方IC 非實圖

許多時候,腫瘤患者並非死於疾病本身,而是死於對疾病的恐懼。

近年來,「癌症等同於絕症」、「確診癌症等於宣判死刑」的觀點總是不絕於耳;「癌症已經成為人類致死原因第一位的疾病」、「癌症已成為慢性病」的報導更是屢見報端。

有人說,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嚇死的。雖然這個比例值得商榷,但聽到「癌症」這兩個字,認為必死無疑的人,不在少數。

死神來了!

45歲江蘇男子劉田,今年5月份被確診為結直腸癌。在那一瞬間,劉田懵了。有生以來第一次與死亡如此接近,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所謂的恐懼及絕望。

在得知自己患癌後的一段時間裡,他也嘗試過,並不止一次地努力說服自己,努力地接受治療,積極面對老天爺撒下的難題。

「可是,我做不到。我當時想得最多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去生,相反,是如何沒有痛苦地去死,如何免受諸多折磨、完整無缺地去死。」

對生命的無望和天價的治療費,讓劉田陷入給自身制定的枷鎖中無法自拔,辭退了工作,拒絕了與外在的一切聯繫,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以至於走向憂鬱。也因為不接受治療的緣故,劉田的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差。

「如果不是家人時刻盯著我,我真想結束這痛苦的一切。」在他眼中,一切已經毫無意義,空留軀體也是徒勞。

國內有研究表明,大約有20%~40%的癌症患者有過自殺念頭。癌症的高發已然到了談癌色變的程度,在癌症這件事上,不少人最終還是投降了。

癌症 ≠ 絕症

有些癌症是可能自愈的!

「癌症」這兩個字就像是一條毒蛇,而對癌症的「恐懼」就好比毒汁,患者在不幸遭受毒蛇之口後,毒汁就會慢慢侵蝕全身。

在此過程中,有人會拚命掙扎、求生,尋找解藥。也有人會因為承受不了痛苦,最終選擇自暴自棄,了卻殘生。

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介紹,「在得知自己患癌後,基本上所有人的第一感觸就是晴天霹靂,而癌症的死亡率也確實與心理撞擊密不可分。」趙平理事長介紹,一般情況下,假如是接受手術,即使具有一定疼痛度,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7天,但如果一個患者長時間地受到心理摧殘,這樣的「疼痛感」就會超過身體本身所帶來的創傷,時刻感覺自己是一個將死之人。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患者的生命將不會長久,甚至會更容易採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

所以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除了關注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視。很多研究和臨床實際表明,患者精神、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到治療效果和生存品質、生存期。因而,在對癌症患者進行治療之前,應該先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首先是認知上,其實癌症≠絕症,癌症患者第一要冷靜、科學的對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亂投醫,焦急、恐懼,都有害無益。

癌症也要分情況,像甲狀腺癌、乳腺癌等,是可以被治癒的;另外,大多數癌症,如果是處於初期,也有很大的概率被治癒。

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是患者自愈了。

許多醫生認為必死無疑的癌症病人,二三十年活得好好的。有的癌腫還在,有的癌腫消失。

身體對全身細胞的管理,也像我們政府的管理。不管癌症是大是小,是如何厲害。人只要活著,生命的自組織能力就會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拚搏。

因此,有的癌症,雖已被宣布為後期,被認定為不可挽救,後來竟然奇蹟般地消失,就是這個原因。

最該正視的人文關懷

認識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對許多癌症患者,起到了安慰的作用。這種安慰,不是欺騙,符合科學,符合實際。

因而每個人都需要學會科學、正確的看待癌症,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癌症。

願所有人,無論醫生、家屬還是社會,都能夠給予癌症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願所有人,都能遠離不幸,在不幸來臨後,都能坦然面對。

— End —

養生優品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