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從小穿著邋遢的殺傷力有多大?看看這個街頭實驗就知道了

怪不得日本父母重視「服育」。

在喬治亞的一個餐廳裡,一個名叫愛娜諾的小女孩在大人的幫忙下做了一個小測試。

她先是穿著漂亮的小禮服、頭頂可愛的丸子頭,站在繁忙的餐廳裡。不少路過的人們親昵地摸她的小臉蛋,覺得這孩子太可愛了。過了一些時間,愛娜諾被打扮得髒兮兮的、衣服也不合身、頭髮披散著站在這個餐廳裡。跟前一個場景截然相反,沒有人再摸她的小臉蛋,有一個女顧客看到愛娜諾的那一刻,還下意識地拽緊了自己的錢包。沒多久,愛娜諾被人惡狠狠地驅趕出餐廳……

這是全球貧困組織Global Citizen做的一項測試。僅僅因為衣著的不同,竟然給一個孩子帶來天差地別的命運境遇,真的太殘酷了。

?穿得美觀還是邋遢,會從小影響一個孩子的自信?

外表偏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這種心態,如同孩子們在玩具店挑選玩具,會第一眼被鮮艷的玩具吸引,而不是顏色暗淡的玩具。認知心理學家丹·艾瑞裡也在自己多年的研究中得出這樣的感嘆:人很容易被第一印象影響。這個第一印象會影響人對他人的整體評價。就像前面測試的那個小女孩,穿著美觀時,人們會普遍地認為,這個孩子受到良好的教養,有個不錯的家庭;當小女孩穿著邋遢時,人們會普遍地認為,這個小女孩來自不良家庭,身上有著惡劣的品質,還可能是一個小偷。

正因為人們的這種外表偏見,孩子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甩不掉這樣的大眾看法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受到他人負面或嫌棄的目光,會慢慢地影響Ta的自信。就像一顆寶石被久置塵埃中也會變得黯淡一樣。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Ta總是受到他人積極或讚賞的目光,孩子便會感覺自信。簡言之,人們很容易被他人呈現的第一印象影響,而這個人對他人第一印象的感覺,也會給對方的自信帶來影響。

被人戲稱為「小醜」的美國花樣滑冰運動員坦雅·哈定,在她的自傳電影中與衣服有關的成長曆程,讓人揪心:

在那個遙遠年代的美國,花樣滑冰似乎是富裕人家孩子的事情。教練對貧窮家庭出身的小坦雅說,「你需要一件皮草才能繼續滑」。於是她的爸爸去野外打了一隻兔子,然後用兔子皮冒充皮草。可是,她一穿出去就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在比賽場上,外表偏見也同樣存在,因為沒錢買華麗的參賽服,坦雅的衣服都是自己製作的。即使她的滑行技巧很出色,卻總是因為老土的穿著而被「潛規則」。

相比之下,另一個選手南希·克裡根,她的參賽服都是製造商提供的,大方、高貴,備受評委的青睞,人們也普遍地認為,南希有著良好的教養,是名副其實的「冰上公主」。

?穿得美觀還是邋遢,還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成長?

作為成年人,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穿上了一身好衣服,我們也容易感覺心情愉悅;當我們穿了一身睡衣出門,不知覺地就會心情忐忑。孩子們也是同樣的道理。著名心理學家Karen Pine也通過實驗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當人穿著松垮垮或醜陋的衣服時,心情容易失落和暴躁;當人穿著他們喜歡的衣服時,心情容易愉悅。

一位朋友在幼稚園當老師,她曾經跟我說過一個這樣的孩子:某天早上,全班小朋友都在做操,唯獨有一個小女孩一直用小手捂著眼睛。老師問小女孩:「眼睛不舒服嗎?」小女孩搖頭:「我不想讓人看見我,我穿了哥哥的衣服回來,太討厭了,小X說我是個老男孩……」說著說著還哭了。

孩子幾歲起,會在意自己穿得美觀還是邋遢?

從普遍的數據來說,小朋友長大到5,6歲時,才注意自己的穿著是否醜陋或美觀。

色彩偏好。當寶寶們3歲左右,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對衣服的色彩有偏好。比如有些女寶寶喜歡紅色而不是灰色,有些男寶寶喜歡綠色而不是紅色;

完美敏感期。到孩子們4歲左右,會進入一個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間,有些孩子會因為衣服的一顆扣子掉了,而拒絕穿那件衣服;還有些孩子不喜歡衣服上有臟點,如果發現衣服有臟點,他們會哭鬧脫掉;

審美敏感期。當孩子成長到6歲左右,才算是真正的審美敏感期,這時,孩子們可能會對自己穿什麼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有些小女孩不愛穿布鞋,她們認為布鞋不夠漂亮;又比如有些小男孩會喜歡有帽子的衣服,他們認為這樣會比較酷。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孩子都會遵循這樣的年齡規律,有些孩子會早些,有些孩子會晚些。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從小穿著邋遢,有些孩子會毫無意識地習慣邋遢,那麼未來這些孩子的審美觀和氣質也將是跟邋遢搭邊的。

?日本父母為何非常重視服育?

在日本的教育中,有兩個詞引人關注,一個是「服育」,另一個是「美學」。日本的父母們認為,孩子們從小的衣服美觀與否,將影響孩子未來的審美觀。所以,從幼稚園開始,日本孩子們的園服和校服都是專業的時裝設計師定製的,這些小朋友也常常以他們漂亮的校服而自豪。幼兒說經常聽說很多國內從事設計的朋友很羨慕日本設計,覺得人家高不可攀,其實人家從小就受這樣的養育熏陶。如果你略加了解,會發現很多國際知名的設計師都來自日本。被人稱為20世紀女性服裝設計師中的重要人物川久保玲,可以說,人家的審美觀,是父母重視「服育」和「美學」的結果。

有媽媽說:哪裡能付得起經常給孩子穿漂亮衣服呀?

這的確是一個艱難的問題。其實,穿著美觀不一定要貴或很漂亮,縱使有些家庭不能讓孩子穿得時尚,但只要乾淨整潔不邋遢,即使是小朋友的哥哥或姐姐們穿過的衣服,也能穿出美觀和得體。相反,如果一味追求昂貴和漂亮,不僅可能養成孩子過於重視外貌和衣著的習慣,還可能養出狂熱的「公主情結」或「王子情結」的孩子。另外,閱讀習慣也是培養孩子良好審美觀的一種方式。

所以,如果說漂亮是一種能力,那麼得體便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或許將會決定一個孩子未來的氣質。


關鍵字:服育美學、審美觀、親子育兒、幼兒心理、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