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歷史(下)

作為一個編輯(小編自封的),近日小編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網路上找尋一些素材的時候,發現沒有找到能解決小編心頭疑惑的一些東西,對中醫的介紹也是雜亂無章,簡單的一個詞,中醫都沒能夠介紹的完善。

現在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整理出一套有關中醫的介紹,由於小編不是很專業,如果介紹有所出錯,還往大家指正出來,讓小編改正。前面總體的介紹過了中醫,今天就從中醫的歷史說起,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正題,中醫發展簡史。

大家都知道我國中醫誕生時間比較早,它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成型於先秦兩漢時期,發展於魏晉開始至今歷代均有所總結與發展。今天介紹下魏晉以後的我國中醫的發展歷程,因為內容過多,本篇文章只是簡單的介紹下,後期的時候,在針對某個時期做單獨的專題。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巢元方 (公元 610年)

巢元方是一位太醫博士,即是皇帝的醫師。公元 610年,巢被隋政府指派編寫《諸病源候論》又稱《巢氏病源》。反映早在隋代就對病源的探討,發病機理的分析,以及對癥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當深入、系統地探索,是中國最早的病因證候學記錄。

唐朝 公元618 ~ 907年

太醫署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設立了"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及葯工四部組成。而醫師培訓後,主要會為皇帝,皇室及貴族們服務 。當時的醫學教育分為兩方面:醫療及藥學。

皇室醫學院

包括醫科、針科、按摩科及咒禁科。醫科課程規定,學生必須先學《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甲乙經》之基礎課程,然後再學習臨床之內科、兒科、外科、耳鼻口齒科及拔火罐科。

考試制度

這個時期的太醫署非常重視考試,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試,以評核成績,並規定學習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學(小編覺得我們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不是從這來的)。而醫師們的升遷制度也是基於他們的成功治癒率。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設立考試制度的國家,並促使其他國家相繼仿效。

第一部國家藥典

《新修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國家頒行的藥典

先前曾提及《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藥典參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紀的作品。 之後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校訂並重新命名為《神農本草經集注》。也是中醫本草的重要文獻。唐朝首創由政府委任組織編撰藥典頒行全國。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藥王

藥王- 孫思邈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國醫藥發展史裡最有影響的醫師之一,他的行醫手法及醫德尤甚。由於自己身體虛弱,使他對醫藥產生興趣,並以自己為首位病人。孫思邈精通醫藥、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貢獻自己的一生為普通百姓服務。他相信最佳的治療方法是預防疾病發生,最差的治療方治是當疾病開始後才處理,後者意謂醫師們不能保持病人身體健康。

孫思邈最出名的著作是《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孫思邈對疾病的觀念及療法至今仍受高度重視。孫思邈有非常豐富的草藥知識,而且非常注重收割季節及處理藥材方法。對中國藥物學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宋朝

印刷術使醫籍普及

雖然印刷術早在公元868唐代年間已存在,但在公元1040年,畢昇將之改良為活字印刷技術,使印刷術跨進一大步。此後醫學及科學的著作大量出版,促進醫學知識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還專設"校正醫書局",集中了一批著名醫學家及其他學者,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搜集、整理、考證、校勘。很多醫籍如《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甲乙經》都是經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此外對著名醫籍又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注釋也相繼出版,對當時醫學發展非常重要。

出版大量及多種類別的醫籍,反映當時中醫學獲得全面發展。

金元時期 (公元1115~1368年 )

張元素 - 臟腑辨證論

張元素(1151-1234),易水(今河北易縣)人。故稱為易水學派。也是一位主張革新的醫家,1186年完成其著作《醫學啟源》, 張元素經過二十年的刻苦學習及總結實際經驗,以《黃帝內經》、《傷寒論》及《中臟腑》為基礎,發展了臟腑辨證及藥物歸經的理論。

臟腑辨證是根據臟腑生理、病理特點,對疾病的癥狀表現進行分析歸納,以判斷病變的部位、性質、正邪盛衰狀況的一種臨床思維方法,它是中醫辨證的基本方法之一。藥物歸經是指藥物對某一經絡及其相關的臟腑病變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李杲 - 脾胃論

又名東垣老人(1180-1251),出身富豪之家,早年母患病,為庸醫所誤而病死,於是發憤習醫。他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醫書。李杲根據自己的實踐,提出了脾胃論,即脾胃是運化水谷供一身元氣之本,而脾胃內傷則元氣自衰,繼而百病叢生。因此被稱為"溫補派"。

朱震亨 - 相火論

朱震亨(1281-1358)又名丹溪翁。是元代敢於創新、很有見地的醫家。其名著《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等,提出多種疾病的病機是由於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他又充分研究相火理論。他的學說又稱為"養陰說"。

中醫食療

元代皇家廚師忽思慧,於1330年撰《飲膳正要》一書。從健康人的實際飲食需要出發,以正常人膳食標準立論,制定了一般飲食衛生法則。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飲食衛生與食治療法的專書。也是一部古代有價值的食譜。

明代 (公元1368-1644年)

李時珍之《本草綱目》

中國本草學出現了一部具世界學術地位的專著,就是李時珍編輯的《本草綱目》。李時珍共撰寫過17本著作,其中以《本草綱目》最聞名,這本書不僅是藥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

方劑學

這時期在方劑學發展方面,對方劑的組成、藥理、功效及用法都有所提高。有關的專書也明顯增多。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就是產生於明代。

明初1406年,朱輸、滕碩等編輯《普濟方》。記錄61739首處方,有239幅插圖。書裡廣泛輯錄歷代各家方書、民間驗方、單方。使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方書內容得以保全,為後世研究中醫藥學提供了極豐富的資料。

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溫病學的繼續發展

明朝吳有性的《溫疫論》是溫病學的重要裡程,之後其他醫家對溫病學體系繼續進行臨床實踐及理論探討。清朝溫病學說有更進一步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專題。這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葉桂與《溫熱論》、薜雪與《濕熱條辨》、吳瑭與《溫病條辨》。

晚清時期,雖然中醫面對西方醫學嚴峻的考驗,醫家們繼續擁護《傷寒論》、"寒涼派"、《神農本草經》以及其他傳統中醫理論,中醫學仍舊受到普遍支持。王士雄(1808-66),終其一生研究溫病,撰寫《溫熱經緯》一書。柳寶詒(1842-1901)的《溫熱逢源》及雷豐之《時病論》(1882)仍然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1830年《醫林改錯》的刊行,糾正了前人關於人體臟 腑記載的某些錯誤。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醫家掌握正確人體臟器知識的重要性。他細心觀察放置在義塚的屍體,發現很多以前中醫學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動脈、胰臟及橫膈膜等,也糾正了"肺中有24孔"、"尿從糞中滲出"等錯誤論斷。他再一次肯定腦子主宰思維記憶的功能。

《本草綱目》補充及草藥治療

趙學敏 (約1719-1805),字恕軒,杭州人。編輯了一本《本草綱目》補充,對中醫藥作出重大貢獻。《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重要的藥物學專著,共載藥物921種,其中716種是《本草綱目》所未收載或記錄不詳者。書中將藥物共分類為水、火、土、金、石、草、樹、蔓藤植物、花、種子、蔬菜、器物、鳥、獸、甲殼動物及昆蟲。總結了中醫19世紀的藥物學成就。

典型中藥房

在19世紀,植物葯治療是中醫學的基本,早期有關文獻不繼被再次刊行,很多醫家如吳其浚(1789-1846)於1848年出版之《植物名實圖考》,費伯雄於1863年撰寫《醫醇剩議》等,都希望為這個以植物為本的醫學作出貢獻。當時最聞名的中藥堂是同仁堂,位於首都北京,專門為皇宮供應藥物。

近代中國 (1912年)

中醫發展高峰時期的結束

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狀況異常複雜,中醫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繼續發展。1920-1940年國民政府期間,政府採取排斥、抵製中醫的措施,認為提升西醫學地位等同將國家現代化。西方醫學傳入後,一些醫家試圖將中西醫學加以匯通,從理論到臨床,從藥物到處方都提出了獨特見解,形成中西醫學匯通的思潮和學派。這對中醫的後來發展有深遠影響,造就中西醫並存的局面。

中國封建帝製的結束,標誌中醫藥發展的高峰期過去。不幸地中醫學被貶為"不科學思想",是推動國家現代化的障礙,因此政府採取抵製措施。-

抵製中醫運動聲勢浩大,國民政府衛生官員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議案要取締中醫學。1929年國民政府通過余岩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同時進一步建議實行新的醫療制度。議案內批評中醫理論為貸空結論,中醫治療方法如針炙等是迷信活動。提案通過後,立刻引起全國中醫界的極大憤怒和強烈反對。132位中醫團體代表集結在上海,組成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向政府請願要求取消決議。

當時政府消滅中醫學的具體方法包括,嚴格限制中醫執業、禁止所有醫藥廣告刊登及不準興辦中醫學校及醫院。在此非常時期,熱心支持者仍繼續開辦學校和出版刊物,為捍衛及保存中醫藥知識起了積極作用。最後種種抵製措施雖未達目的,中醫藥仍然得到普遍支持,特別是鄉鎮居民,但中醫事業已造成嚴重的摧殘。

中醫藥發展的新階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指導醫療人員學習及匯通中醫,發表"團結中西醫以創造新的醫療系統"為政策指引。同時投入大量資源興建學校、醫院及研究中心,將中醫藥的執業轉化為現代模式。大量的科學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今可在骨折治療時,先以X光診斷,之後用特殊中醫小夾板局部外固定複位;更在針刺麻醉下進行腦腫瘤或剖腹生產手術;傳統國術太極拳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預防慢性病。

1982《憲法》寫入「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

2006頒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醫藥作為第九大類共9個項目列入名錄。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一次明確指出要「扶植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賦予中醫合法的地位。

今天,中國仍然普遍接受中醫治療,大多數醫院充分結合應用兩方面的技術。主要的醫學院亦提供雙方面的醫學教育,學生可選中醫或西醫為主修。然而醫生們通常同時接受中西醫療培訓,只是較注重某一方面而已。隨同中醫藥繼續科學研究,很多新、舊醫療問題已得到解決。今天中國存在三合一醫療體系,即是中、西治療及綜合療法的混合。日常使用的中醫療法如針炙、推拿、湯劑及草藥等,都增加了西方理論或設備的應用,這種混合醫療加強了各方面的能力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