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攜式行業無人機:大疆在行業市場暗流洶湧

30多歲的男子脫掉外套,拚命地向空中揮舞。此時的他,正迷失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內,身邊沒有攜帶水和任何食物......

記錄下這個畫面的,是一台大疆“精靈”無人機。

原來,該男子與朋友沿著沙漠公路自駕旅遊,停車休息時走入沙漠看風景,不慎迷失方向,在同行友人報警後,民警派出不久前剛剛裝備好的無人機開始尋找。無人機最終在距離沙漠公路約2公里處,發現男子蹤跡。民警遠程操作,讓無人機“引路”,將該男子從沙漠中順利帶出。

大疆“精靈”無人機記錄畫面

這是今年10月10日媒體報導的一則新聞。對不少人來說,無人機可能只是新鮮玩具,但在安防、巡檢、建築等專業領域,無人機已是身經百戰的黑科技裝備。

談起無人機的應用與實戰,離不開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大疆無人機”。但大疆對於在行業領域取得的成績,還遠遠不滿足。

消費級與行業級沒有本質界限

近日,大疆發布了為安防、巡檢、建築等多個領域打造的“禦”Mavic 2 行業版。與消費級的“禦” Mavic 2相比,行業版的發布低調得多。除了一貫的性能強大、可靠性突出以外,這款產品的輕與易,突破了以往人們對於無人機的想象。

大疆在對待無人機作為工具這一定位的理解是——小型化和便攜化。大疆總裁羅鎮華今年1月曾公開表示,除了農業無人機本身需要載重,其他非載重的行業需求都希望無人機能越做越小,一方面是方便執行任務,另一方面也希望降低成本。

“禦”Mavic 2行業版明顯體現了這一思路——足夠輕。這款產品可以折疊,方便攜帶,成年男子一隻手可以輕鬆抓握機身。

無人機的使用與運營與汽車相似——會開的人很多,但能維護保養甚至維修的,非得受過訓練、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不可。“禦2”行業版與消費級的“禦2”系列同平台,使得這款產品在行業應用中的維護與使用成本大大降低,相應的培訓也更加簡單。這是它的“易”之所在。

“禦2”行業版似乎無視、跨越甚至打破了消費級與行業級的界限。

大疆 “禦”Mavic 2 行業版

一方面,它的操作難度與消費級產品無異,同時小型、輕便、可折疊、易攜帶;另一方面,它配置有拓展配件接口,可搭載探照燈、喊話器和夜航燈等配件,以滿足特定場景的專業需求。

可見,這款產品的設計思路隱藏著大疆的“野心”:憑借技術優勢,以消費級產品的“輕、易”兩大特點在行業級無人機領域推廣“新思路”,再以模塊式配件滿足專業用戶需求,進而改進甚至重構專業領域的工作模式。

事實上,這個“野心”的背後,更多的是大疆在行業級無人機領域長期以來處於被低估的情況。外界一直對於無人機行業應用,不甚理解。有觀點認為,雖然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想要在行業級/工業級領域裡,做到消費級市場的獨步武林,不太可能。

大疆對此,不太認同。

與其他無人機公司所表達的“換道超車”——消費級無人機難以與大疆競爭,從而轉向行業應用有所不同,大疆的主動出擊在於,大疆認為自己一直沒有離開過to B的市場,只是行業應用領域需要更多不同的角色,而不僅僅是“無人機廠商-消費者”的二元關係。界面在今年8月的《無人機還是下一場技術革命嗎?》一文,報導了大疆舉辦行業創新大會來表達對無人機技術生態的野心。

“今年5月我們參加微軟的build大會,微軟將Azure IoT上的人工智能技術部署在Mavic Air無人機上,實現了無人機管道巡檢自動識別隱患。那麽這台巡檢的Mavic Air,究竟是消費級無人機還是行業級無人機呢?”大疆創新高級總監謝闐地表示,消費級與行業級的產品邊界,並沒有想象中明顯。

行業應用之路已然開啟

不久前,當“炫富摔”在微博走紅時,電力、交警、消防等部門也借此機會調皮了一把,“摔”出了無人機設備,其中主流是大疆的“精靈”與“禦”系列。這點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許多人認為它們本應屬於“消費級”無人機,卻早已在行業中普遍使用。

新浪微博@江西消防“炫富摔”

無論是老牌IT公司還是新創企業,不少都開始向電力、石化、安防、醫療、物流、警用等眾多細分領域發力,推出自己的無人機解決方案。市場調研機構也給出了到2025年農林植保、安防、巡檢等無人機應用市場將超過航拍市場的預測。

無人機已經成為了傳統工業中生產力革命的一支生力軍。

“在‘禦2’發布之後,憑借產品本身優秀的性能,相信一定也會被應用到不少行業應用的場景。‘禦2’行業版的發布,提供了更適合行業應用的功能配置,這正是行業客戶們所需要的。”謝闐地說。

在大疆2017年的180億元營收中,來自消費級市場的收入比例鋼彈85%。大疆此前曾公開表示希望在消費級和行業應用市場上齊頭並進,未來實現各佔50%的營收。為此,他們毫不倦怠地繼續探索。

自2015年推出國內第一款量產、開放銷售的植保無人機MG-1以來,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結果,大疆已佔據國內植保無人機數量的70%。大疆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10月大疆MG系列植保無人機在國內的保有量已達到20000台。

而從2014年大疆面向行業客戶與開發者推出SDK以來,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已進行多次迭代。在消防救援、警用與電力巡檢等市場已經成為主流方案。

“無人機可以成為影視傳媒行業普遍使用的創作工具,那麽也可以在更多的行業成為基礎設施,以‘鋪路石’的角色做好不同行業的應用工具。”大疆總裁羅鎮華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大疆發展行業市場的思路,和在影視傳媒行業並無本質區別。

電影《無雙》大疆無人機拍攝現場電影《影》大疆無人機拍攝現場

無邊界革命進行時

“禦”Mavic 2 行業版正是這一思維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產品。基於這款產品,大疆正將“影視+無人機”模式,複製至“安防+無人機”“電力+無人機”“巡航+無人機”......

“禦”Mavic 2行業版的問世,展示出大疆希望以低門檻的產品、以“空中資訊化體系的基礎設施”這一定位,迅速普及甚至改造工業領域的生產模式、工作流程的野心。

這家以工程師文化著稱的企業,將“創新至上”的思維方式從技術向上延伸至戰略、生態,甚至哲學的層面,也把這些層次的邊界一一打破。

從行業級無人機的領域來看,大疆以技術和創新為助推,朝著便攜化、小型化這一工具演化的必然方向,試圖打破無人機的消費級與行業級的界限,成為專業領域的基礎設施。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著重強調“輕”與“易”兩點外,對於安防、巡航領域的專業用戶而言,“禦”Mavic 2行業版所搭配的三部分模塊式配件——最大光通量可達 2400流明的雙燈頭探照燈、最大音量達 100 分貝(1 米距離)的喊話器、約 5 公里外可見閃光的夜航燈,值得關注。

“禦”Mavic 2 行業版探照燈特寫

這三部分模塊式配件可謂是集“殺手級利器”與“防禦型護城河”兩種屬性為一身。一方面,它面向行業應用中照明、通訊、夜間識別等剛需,且將硬體參數與品質幾乎做到了極致,以“殺手”的姿態著力解決行業痛點;另一方面,這類模塊配件的完備程度和參數水準,目前在行業級無人機領域較為罕見,這就讓“禦”Mavic 2行業版為大疆構築了一條深深的護城河。加之產品“輕”“易”的特點,讓沒有廣闊的消費級市場錘煉以及足夠研發沉澱的業內競爭對手,難以模仿跟隨。

從商業戰略、生態層面看,大疆此前已推出了大疆司空管理平台,這是一種讓多台無人機采集的數據流可以實時匯總到團隊任務管理者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無論是影像數據還是飛行數據,把任務管理、數據采集、決策執行的複雜流程打通了。目前,“禦”Mavic 2 行業版已接入該系統。

大疆稱其為集群化管理。但其背後,是構築了一個圍繞大疆行業級無人機產品的機器人集群。

此外,大疆還效仿蘋果與開發者之間的關係,提出了自己的TO B的開發者生態。第三方開發者利用大疆的軟體、硬體、開放平台來設計程式,完成他們的任務,解決專業領域的用戶問題。目前大疆在全球有近十萬開發者,2017年提交了三萬多個SDK應用,最受歡迎的一個SDK應用被安裝了300萬次。

不論是集群化管理還是開發者生態,大疆本質上是希望通過數據與軟體優化和重構人機之間、機器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的生產關係。如果阿里的盒馬鮮生可以稱之為“新零售”,那麽這種圍繞行業無人機的生產關係重構,不妨稱其為“新飛行”。

“創新至上、技術為王”的哲學思維,為創造這種“新飛行”提供了變革的可能性。

無論在技術、戰略、生態亦或是哲學層面,大疆一以貫之的“無邊界革命”從來不是針對行業對手的競爭,而是擁抱行業對手的合作。在對手依然執著於“換道超車”和“細分領域”時,大疆已形成了“無人機+”甚至“無人機提效賦能”的思維方式,希望以行業級無人機為切入,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上進行優化和重構。

或許有點像蘋果和 Google 這樣的生態構建者,大疆作為國內領先的無人機企業,更是希望無人機技術在商用領域從單一的“企業-客向“模式,向“主機廠商-開發者-集成商-專業服務商-客戶”的多元生態模式發展,讓大疆核心技術在無人機生態中有更多元化、更廣泛的應用,這種全新的商業創造模式,也將帶動整個無人機行業的蓬勃發展。

對於任何一家無人機企業而言,是繼續研發行業級無人機產品與大疆競爭,還是以相互協作的姿態成為大疆“新飛行”平台上的二次開發者,答案越來越顯而易見。

打破界限,成為水、電和陽光,成為供專業領域加速行駛的高速公路,甚至重新定義高速公路,都不算簡單。但大疆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原文鏈接

參與界面新聞熱門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