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不了烏鎮,我還看不了北京青戲節麽?| 青年戲劇節震撼來襲!

 2019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宣傳片 


8月26日下午,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發布會在北京Seed Station 種子站召開,藝術總監孟京輝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戲劇愛好者發出了誠摯邀請,在既有的“培養青年創作人才、推出優秀青年戲劇”宗旨之上,以“未來、創意、希望、夢想”為關鍵詞,更加注重多元化、國際視野和青年文化,勢必要讓戲劇的種子、時代的種子和未來的種子萌出新芽。



今年,青戲節快馬加鞭,全面升級,匯集五大亮點


展演時間之長:演出從9月一直持續到11月,盡享戲劇任性狂歡;


地域涵蓋之廣:俄羅斯、法國、立陶宛、比利時、巴西五大戲劇強國大駕光臨,同時國內版圖遍地開花,不再局限於北京,來自上海、南京、深圳、廣州、天津、西安、濟南和杭州等多個城市的戲劇佳作都將現身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舞台;


主題內容之豐:主題富含自我意識、愛與欲望、救贖、環境問題、消費主義、災難反思、人類文明、反戰、女性、勞動群像、素人、時空維度、個體困境;


創作陣容之新:更加年輕的一代戲劇人大步流星的登堂入室了,在青戲節的舞台上,請記住他們的名字!


開幕大戲之重磅:史詩巨製引燃劇場,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秀豐滿的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來了!


 開幕大戲重磅來襲!

《安娜·卡列尼娜》

曠世經典引燃劇場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羅斯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聞名於世界的巨著,小說以19世紀後半葉沙皇俄國大地上的風雲變遷為背景,講述追求自我的女性安娜·卡列尼娜不朽的愛情悲劇,細膩又不失歷史縱深,被認為是世界文學的最佳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閱讀量最大的五本書之一,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


俄羅斯《安娜·卡列尼娜》

640.jpg

這部小說曾被多次搬上熒屏,也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劇院改編成戲劇上演。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警察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開幕大戲《安娜·卡列尼娜》陣容強大, 導演亞歷山大·加利賓被稱作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相當於國家一級藝術家),他是俄羅斯許多大型劇院主要負責人,也是亞歷山德琳娜劇院(聖彼得堡)的總導演;編劇葉蓮娜·格列米娜代表著現代俄羅斯戲劇的新浪潮,其特點是尋找非標準的風格和結構化解決方案。她的作品語言獨特,且極具原創性思維,有創造奇特藝術世界的能力;表演藝術總監尼古拉·西蒙諾夫,更是當之無愧的俄羅斯藝術家,他還是俄羅斯最著名的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的總舞美設計師,上百部他的作品在各戲劇院、歌劇院和電視裡上演。

波羅的海之家劇院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傳奇劇院”。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創作組織,這樣的組織不僅在聖彼得堡,甚至在俄羅斯的其他城市也找不到第二個。劇院的歷史始於1936年在列寧格勒州成立的列寧共青團劇院。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成為了現代戲劇藝術和戲劇理論的實驗室。劇院成立後的八十年間,許多著名導演和演員曾在這裡工作,現如今,他們構成了俄羅斯戲劇的歷史,締造了輝煌。劇院將自己的演出與國際活動相結合,旨在與世界各國保持文化合作,組織和舉辦國際戲劇節。“波羅的海之家” 劇院戲劇節是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的重大節日。

該劇最大的亮點是舞台之上的“俄羅斯靈魂”,由伊琳娜·加利賓娜扮演的安娜·卡列尼娜在激情和執著中迷失自我,張力表演非常到位,令人著迷,歌隊渾然有力和充滿韻律的舞台節奏與簡潔多變的場景完美融合,精煉而富有詩意的台詞串聯其中,飽含情感的舞蹈不斷變化,烘托人物大半生的命運沉浮和這片土地的風起雲湧,令人震撼落淚。該劇曾獲得了聖彼得堡“金天幕獎”的最高戲劇獎。


購票就戳我的鏈接:

立即購票

貓眼APP--演出頻道

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

美團/點評-電影演出


國際劇目打破語境

激起當代思維新浪潮


除開幕大戲《安娜·卡列尼娜》凶猛奪目之外,其他四部國際頂級戲劇也頗為吸睛:《在冰下,在冰下》維度廣博,兼容並蓄,《騷動》詩意自由,超乎想象,《被遺忘的歸於塵土》刀刀致命,令人失語,《回到開始》形式多樣,異彩紛呈!


立陶宛《在冰下,在冰下》

640.jpg

立陶宛AAT劇團的《在冰下,在冰下》是歐洲著名金牌編劇福克·李希特查閱100小時紀錄材料後大成之作,導演奧特拉斯·艾瑞馬則是立陶宛年輕一代最具盛名的導演,曾被連續三年提名為立陶宛最高戲劇獎“Golden Stage Cross”的最佳舞台導演。

《在冰下,在冰下》曾獲2016年愛丁堡藝穗節的藝術特別獎顎骨獎(Jawbone),2018阿維儂戲劇節OFF單元中,好評如潮,在外媒最受歡迎劇目票選中,從1500個作品裡榮膺第一。

《在冰下,在冰下》的舞台上,主角無名先生(Mister Nobody)是一名谘詢顧問,腹背受氣的工作使他人格身份漸漸迷失。這是個利潤至上的商業社會,人們不可自拔地沉淪在這片欲望的泥沼。碎片化的電子音樂和影像畫面、掩埋舞台的塑料水瓶、無處不在的噪音,這個工業、現代、躁鬱的“冰下世界”沒有溫度。該劇討論流行文化、當代政治,高呼自然科學與環保主義,極力嘲弄文化的貧乏和消費主義的荒謬。


購票就戳我的鏈接:

立即購票

貓眼APP--演出頻道

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

美團/點評-電影演出



比利時《被遺忘的歸於塵土》

640.jpg

1986年4月26日,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車諾比事故,其異塵餘生比1945年廣島長崎的核爆炸頻率高出一百倍。比利時零點劇團的《被遺忘的歸於塵土》靈感便來於此,並由劇團成員親自走訪災難幸存者及其後代的記錄創作而成。


《被遺忘的歸於塵土》由比利時新聞獎推選,獲得2018年最佳表演獎和2017-2018最佳媒體展示獎。而零點劇團成立了近30年,劇團創作的多部作品在國際上獲得過包括表演獎、舞美獎、劇目獎等眾多獎項。被譽為“一直處於藝術之顛”。

作品巧妙結合了木偶劇和戲劇,演員操縱木偶、人偶共台,將一場空前絕後、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的可怖惻影投示人前。作品表達克制唯美,帶著溫暖的“爪”而沒有絲毫怒氣,反而以詩意的語態慰藉著逝去地靈魂。除了地球與人類的社會問題之外,這場災難還質疑著現實,比沒有未來更可怕的是遺忘。


購票就戳我的鏈接:

立即購票

貓眼APP--演出頻道

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

美團/點評-電影演出



巴西《騷動》

640.jpg

《騷動》源自意大利浪漫主義詩人賈科莫·萊爾帕爾迪的散文、日記和信件等作品。萊爾帕爾迪認為閱讀詩歌可以喚醒讀者的靈魂,導演艾馬·拉巴基試圖使萊爾帕爾迪的文本流經演員的身體來與當代觀眾的生活進行對話。他說:“這是聽在耳邊的詩歌 。”

兩位演員、1500本書、隨機即興的音效,幾乎“0”舞台布景之上,是兩顆躁動的心,一座被禁錮的城。《騷動》消除了神秘的形而上學的修辭元素,捨棄機械單調的光線和配樂,演員通過舞蹈、表演和詩歌來闡述21世紀的愛、死亡與文明的永恆主題。騷動的情感,仍舊在體內不停地滋長、生根發芽,最後幾近瘋狂。


購票就戳我的鏈接:

立即購票

貓眼APP--演出頻道

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

美團/點評-電影演出



法國《回到開始》

640.jpg

白色的地面,像一張白色的床單,黑色的剪影隨著動作描繪出草圖的第一行。人類這個種族隻關注自己,即使他們已經深陷與自我的衝突。他要到什麽程度才能明白他的平靜將來自別人呢?

《回到開始》的編導明·布薩,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青年舞蹈家和舞蹈編導。他從高中開始接觸嘻哈舞,並努力訓練。他演出的舞蹈《鄉鎮》在法國、以色列、荷蘭、烏克蘭、塞爾維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留尼旺島等國家和地區巡演超過一百次。2010年,他在拉羅謝爾成立了史瑞奇劇團,並在2011年編排了他的第一個作品《移動》。作為他職業生涯的反映,布薩給他的史瑞奇劇團提供了由不同風格的交叉滋養出的獨特嘻哈風格,拒絕陳詞濫調的單一風格類型,且從不忽視演出所需的內核。


購票就戳我的鏈接:

立即購票

貓眼APP--演出頻道

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

美團/點評-電影演出



國內新銳大步流星

經典致敬經典,創造超越創造


國內8部大戲頗具看頭,其中4部劇目從經典出發,以名著為基石,激蕩著創新與思考的共振。另外4部劇目從自我出發,從生活出發,在戲劇舞台上書寫新的名字,新的戲劇,新的力量。

李垚《哈姆雷特》以實驗戲劇的形式討論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永恆魅力,舞台搭建在一個廢墟之上,體現空的空間;

郜曉琴《勾引家日記》根據丹麥哲學家、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的同名作品改編,部分文本來自京不特譯《由此及彼》,以聲音、肢體、視覺的方式綜合呈現多視角下的當代解讀;

《勾引家日記》


蘇小剛《毛瑟》來自德國偉大的當代劇場詩人海納·米勒,討論“極端改變”和“人”,追問:何而為人?依托借喻於亞裡士多德和康德等哲學思辨,立足當下,講述發號施令者對一個未能完成任務的執行者的審判;

谷旻雯《旅鼠》改編自1979年日本詩人、前衛戲劇代表寺山修司一生中最後的一個話劇劇本。寺山修司以牆消失了作為切入口,把現實生活剖開,切碎。通過“王”的眼睛的引領,用一種看似松散,漫遊的方式把不同的場景裡看上去沒有關聯的人,粘合在起來,拚湊成一個亢奮熱烈的古怪世界。

專注於小眾肢體劇場創作的李凝導演和他的凌雲焰肢體遊擊隊帶來最新作品《11月10日》,一個人們從未認知的凌雲焰,你絕對想不到身體、文本、空間能組合出如此奇異的時態遊戲;

《11月10日》


共生不錯舞團帶來的《城》嘗試透過舞蹈來展現生活在廣州這座城裡的小人物的行為、思想與情感,由此引領觀眾品味這個千萬人口城市裡生存的小人物身上堅毅的生命力;

劉天涯編劇、彭佳容導演的《米奇去哪裡》意欲描寫現代都市社會中荒謬可笑,而又詭異恐怖的家庭日常;

陳然《趨近》曾在2017年北京青年戲劇節48小時V戲劇比賽中摘得觀眾票選的“最佳創意獎”,歷時兩年,作品在主題、內容與技術上進行深化擴展,即將重返青戲節全新呈現,值得期待。


 羽翼豐盈,野蠻生長

“直通阿維儂”搶先看


“直通阿維儂”單元,是去年新設的高強度戲劇單元,旨在讓中國最有希望的戲劇青年從青戲節的平台上出發走向世界。今年,8部新銳劇目恣意放肆、樂於顛覆、敢於冒險,富有生機,它們將以競爭的性質、年輕的心態、觀眾評選的方式,甄選優秀作品,持續接軌法國阿維儂戲劇節。


孫曉星《玩偶之家》從“娜拉出走後”開始,整個世界陷入了海爾茂的凝視當中,舞台呈現的是一副21世紀偶化宿命的女性群像;


伊可《世界是一隻流浪兔》沒有故事、沒有語言,由固定架構和即興現場組成,台上台下、亦真亦幻,將劇場變為實驗藝術與療愈場域,輔助人們在劇場中進行自我探索;

《世界是一隻流浪兔》


艾闊《棒子老虎雞》用一系列舞台事件勾勒成一幅幅細密的視覺圖景,以一種戲謔的姿態,探問這個古老遊戲本身。在既成的遊戲規則下,他們應該如何存在?

《棒子老虎雞》


呂雨舟《一次有關全民幸福指數的體驗報告》是一次與清華心理學系腦電實驗室合作的現場實驗——選題有關“快樂”,一次對“論文報告”的創意寫作(系列工作坊),一次對“女博士的日常”的細致觀察與人設解構;


月台TAI《18樓》用非常精確的數字來度量不存在的城市,以獨特的數字角度去描述與呈現一個沒有邊界的時空,將精神的所謂“到達”物理化,由此來探討物質時空與精神時空的關係;


吳蕾《群像時代》源於對當下劇場觀演關係的思考,源於導演對於素人演員的使用嘗試的思考,“虛擬”和“素人”都是它的關鍵詞,它企圖用幾個有機聯繫的片段昭示這個一直存在的關係;


許鄴文《睡美人·大夢初醒》誕生於2018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並獲得“烏鎮戲劇節小鎮獎—最佳個人表現獎”,是一個為戰爭中難民發聲的反戰題材的作品;

《睡美人·大夢初醒》


新工人劇團《我們2s:勞動交流市場》是《我們》(2017)的續作,以“勞動”為關鍵詞,進行一輪輪關於勞動的訴說與討論中。每一位演員的話語被逐漸拚接、剪輯、結構化為劇本,通過“勞動交流市場”,不同身份的勞動已經在此形成對流層,繼而我們可以探討另一種勞動共同體的可能,即各不相同的我們能否生成“我們”,以及,人們如何更幸福地勞動。

 

更多玩法!

解鎖藝術跨界中的戲劇密語

除了劇目,青戲節將延續以往工作坊、劇本朗讀和48小時V戲劇的戲劇傳統,全方位解鎖藝術跨界中的戲劇密語,感受戲劇帶來的無限可能。


速記式創作工作坊 及 劇本朗讀

速記式創作工作坊是一個面向丹麥和中國的專業劇作家的速記式創作工作坊,是一種醞釀和創作戲劇的方式。劇作家面臨各種不同的考驗和任務,其中一個考驗是讓寫作任務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在單個的一天之內的10分鐘的持續時間中寫出一個獨幕文本,一段獨白,一個場景或一部戲的構思)。兩位工作坊主持者為這工作坊定出一個主題,並為劇作家們設定出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將挑戰他們以往所習慣的工作和寫作方式。


專業演員組由5-10名演員組成。他們與兩位工作坊的主持人合作,以所謂的“舞台劇本朗讀”的形式來傳達和表演出劇本的內容。這工作坊的對象是4名專業的劇作家。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在中國和丹麥安排創作過程工作坊來促進丹麥和中國表演藝術的國際化。


48小時V戲劇

48小時V戲劇是由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打造的國內首次封閉式48小時短劇大賽嘗試。創作人員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完成一個命題創作任務,而這48小時的生活和創作過程將在網上全程直播。由於是各組輪番進入封閉的比賽場地,組委給予各組的命題會有所不同,由各個劇組入駐前抽簽獲得,根據各組的創作流程和進度,監視中的組委會可能還會臨時給予一定的黑箱任務,製造人為困難。48小時V戲劇是對於戲劇人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也是青戲節組委會的大膽嘗試。


彩蛋-《從午夜到清晨》

炙手可熱的戲劇導演陳明昊提前劇透其專門為烏鎮戲劇節設計的超規模、全方位的總體戲劇演出《從清晨到午夜》,即興進行現場創作,呈現《從午夜到清晨》的朗讀分享。


植根戲劇沃土的大樹新芽

青戲節12年成績單數目驚人


邁入第12個年頭,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愈發成熟,也愈發年輕!十二年一個輪回,古文稱為一紀,第12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恰好走完了一個輪回。其中,被時間軸標注的中國當代戲劇紀年法也是非常驚人的!這12年,已有422部來自國內青年戲劇藝術家以及世界各地創作的優秀作品成功展演,演出觀看人數近45萬,由青戲節組織的各項公益戲劇教育活動參加人次累計超過5萬人2100多名戲劇工作者參與了青戲節的創作及製作工作。自2008年以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共上演來自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美國、日本、巴黎、比利時、丹麥等19個國家的81部優秀戲劇作品,已有30部優秀青年戲劇作品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澳洲的各大國際戲劇節展演,演出場次約570場,國際觀眾達15.5萬人次。至今,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已成為中國青年戲劇的代名詞,也是青年戲劇向世界舞台輸出中國文化力量的重要橋梁。從青戲節走出的他們:李建軍、王翀、陳明昊、邵澤輝、楊婷、李凝、丁一滕、孫曉星等,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中國當代戲劇發展的中堅力量。


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聯合當今中國極具創新精神的13個青年戲劇節和演出季共同結成中國青年藝術的新矩陣——“中國青年戲劇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杭州青年戲劇節、合肥青年戲劇節、濟南青年戲劇節、寧夏青年戲劇節、天津北方青年演藝展演、大連北方青年戲劇節、蘇州青年戲劇節、三星堆戲劇節、上海有種戲劇節、深圳南山戲劇節、固安戲劇節、南寧青年戲劇節。在北京青戲節扶持下成長起來的青年戲劇人才,已帶著他們優秀的戲劇作品和創作經驗走向全國各個城市,在全國劇場中,贏得了觀眾和業內人士的歡迎和認可,創作於全國其他城市的優秀戲劇作品也曾多次在北京青戲節上展演,獲得了北京觀眾的好評。


下一個12年,更年輕的一代的戲劇種子正破土萌發,勇敢新生,勢必如騰飛的小馬,風光無限、直掛雲帆,讓我們擦亮雙眼,拭目以待!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中國國家話劇院主辦,北京戲劇家協會和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承辦,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支持,將於2019年9月拉開帷幕。


還可識別二維碼購票

1567752548.pn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