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抗癌資訊】"自愈力"是抗癌路上最良心的"醫生"

一生病,就找醫生吃藥、打針,實際身體越吃越弱,下一次用藥的劑量可能就要成倍增加,特別是抗生素效果還會遞減……其實,人體有你想像不到的強大自愈力。

世界自然醫學會聯合總會主席 馬永華教授說:「自愈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60%的疾病都能自愈

德國《生機》雜誌 2006 年刊登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員發現,只要注意調養和改善生活習慣,60%~70% 的疾病都能夠自愈。

這與洪昭光教授曾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到的不謀而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只是激發和扶持人類機體的自愈力而已,最終治好疾病的,不是葯,而是人們自己。

自愈的原理

這是因為,人體內其實蘊含著一個大「藥鋪」——其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激素,這些激素就是「藥鋪」的藥材,將其排列組合,可以配出 30 多種藥方來。

不僅如此,人體內還配備了一位高度負責的貼身「醫生」——自愈系統,這包括免疫力、排異能力、修復能力(癒合和再生能力)、內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等。

當人有不適或生病時,這位「醫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體異常信號,馬上調整人體的各種功能,並及時調動「藥鋪」中的各種激素,進行「配藥」、「用藥」,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相反,如果人體的這種能力遭到徹底破壞,即使華佗再世,也不可能挽救性命,愛滋病之所以成為「不治之症」,最主要的問題是免疫系統遭到了滅頂之災。

自愈力從頭治到腳

只要能和這些激素做好配合,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就能夠捍衛好身體健康的大門。大多數的小毛病即使不吃藥也能好。

1感冒

當身體受到細菌、病毒的襲擊時,自愈系統會迅速地組織免疫細胞來打一場防衛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感冒。

大多數感冒都可以不治而愈,這個過程大概需要5—7天。事實上,沒有藥物能直接治療感冒這種病,所有抗感冒藥不過是緩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癥狀罷了。

感冒後,以下8件事必不可少

?找張舒服點的床躺下來;

?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或吃點富含維C的水果;

?吃塊黑巧克力,其中所含的可可鹼有止咳功效;

?在床邊或沙發邊放置加濕器;

?吃流質食物,熱湯和熱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換個大水杯,保證每天喝2000毫升水;

?遠離乳製品,尤其乳酪等較難消化的奶製品,感冒時最好別吃;

?服用布洛芬、撲熱息痛或止咳糖漿等非處方葯。

2小傷口

當身體受到了機械、物理的損傷,它會默默地修復傷口、促進痊癒。比如,不小心蹭壞了皮膚、出了血,過一會兒就會自然止住,這就是體內有天然的止血藥——血小板。

除了身體表面的傷口,包括胃潰瘍、口腔潰瘍之類的「傷痕」,甚至骨折、腦部傷害等,當傷害一開始,機體會立刻自然地產生再生作用,分化出新的細胞,使受傷的細胞結痂脫落,轉變成新的肉芽組織,完成自療。

當然,自愈需要條件,必要時還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比如,如果皮膚潰爛,要及時給傷口消炎;骨折後要上夾板,1 周後要適當補點骨頭湯;出現潰瘍,要少吃上火的食物……

3輕度「三高」

當機體內出現了多餘的垃圾廢物,它又會有條不紊地通過各種管道將其清除。

比如,肝臟、腎臟都可以為身體排毒;體內積聚了多餘的脂肪熱量,通過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脂肪肝、部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生活方式疾病在初期,不用藥也可以控制得很好,只要定期監測就會掃清身體的隱患。

播放GIF

4失眠

很多情況下,一上來就吃安眠藥無異於飲鴆止渴,事實上,放鬆心情、適當鍛煉,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腸易激綜合征,最根本的誘因就是過度緊張,因此調節好心理才是治療的根本。

5發燒

當人受感染時,體溫升高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抵禦某些病菌的繁殖。因此,一般來說,低於38℃的發燒,多休息、多喝水就可以緩解,並不需要吃退燒藥。

如果身體虛弱,還可以適當補充、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滿足人體所需的能量。

6上吐下瀉

據《生命時報》報導,孕婦嘔吐,是對胎兒的一種自我保護;很多時候,拉肚子也是一種自我防禦。

當我們吃了有毒食物後,往往會上吐下瀉,這樣毒物才能及早地從體內排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此時,只要讓腸胃充分休息,適時補充水分就可以了。

但這樣做

是在扼殺自愈力

老話說「治得了病,救不了命。」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也說過:醫療對人的健康,隻起8%的作用。剩下的92%由每個人的生活細節和習慣決定。

明知自己得了病

還不忌口!

有糖尿病,該服藥就服藥,少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有高血壓,就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有高血脂,就少吃膽固醇含量高、過於油膩的食物;有高尿酸,就少吃嘌呤高的食物,別喝酒。

不遵醫囑,不按時吃藥,不聽話忌口,誰都沒有辦法。

明知煙酒傷身

還不戒

一口酒喝出多種癌、抽煙會增加肺癌風險,幾乎人人都知道。

可有些人仍拿出一些歷史上的名人例子來辯解:某人愛抽煙還愛喝酒,不也同樣活了大年紀?

確實有這樣的例子,但是首先每個人的遺傳、身體素質不一樣,他可以,你不一定可以。

不要盯著個例來給自己安慰,繼續煙酒不離,無益於健康。早戒早好,為自己,也為全家人!

明知久坐傷身

還不動

久坐少動是當今典型的靜態生活方式,會給健康帶來諸多傷害。比如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痔瘡、結腸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風險。

防久坐傷害,最簡單的方式是持續坐著的時間最好不超過30分鐘,即便起來接杯水都可以。

明知道負面情緒傷身

還不改

生氣,就是拿別人錯誤來懲罰自己,何必跟自己的健康過不去,用情緒傷害自己呢?

THE END

內容來自網路,健康戰士家園整理。如若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刪除。

健康戰士家園

為癌症患者創新「自然與營養康復療法」,關注健康,傳遞健康生活理念,分享健康保健常識,用心打造有愛的健康平台!

|路過陽光 善待此刻的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