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正在偷偷獎勵做好六件事的媽媽,他的大腦發育更好,更聰明

寶寶從胎兒時期,大腦就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一直到六歲前,大腦的發育速度一直處於高峰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早教機構和智力開發機構,市場面對的都是六歲左右的兒童,其實,兒童智力開發,不見得非要在外面,也不見得花錢就是好,只要媽媽日常做好六件事,孩子就會以他的方式偷偷獎勵你,讓你看到一個更聰明的小傢夥。

多給孩子一個擁抱

在寶寶三歲前,負責情感的右腦一直佔據著大腦的主導地位,寶寶還沒有掌握好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時候,媽媽要多回應孩子的情感,能夠促進寶寶的情感發育,等到寶寶安靜下來,他的左腦就會參與進來,對事物進行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寶寶鬧情緒時,切不可讓寶寶沉浸在情緒中無法自拔,讓孩子的左右腦產生情感連接,讓左腦適時地參與進來,可以有效地鍛煉左右腦。

引導孩子描述一件事

孩子大腦的左半球在社交場合比較發達,思索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反應能力比較快,所以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媽媽可以在孩子有興趣的時候,引導孩子描述一天的生活,或者孩子情緒出現什麼問題時,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說我很累,我很煩惱,我很害怕等,複述是讓孩子回憶,用語言表達出來,可以有效地鍛煉左右腦。

幫孩子消除不安的記憶

父母可以選擇在孩子比較放鬆的狀態下,讓孩子回憶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幫助他了解一些不安的情緒,並將這些情緒進行積極化的處理,讓孩子接受並消化這種情緒,這也是在鍛煉大腦處理自身情緒的能力,研究發現,父母及時有效地處理孩子的不安情緒,可以讓他更加自信和快樂。

拒絕對發脾氣的孩子讓步

大腦除了分為左右腦,還分為上下腦,像是兩層小樓,下層大腦比較原始,負責基本功能,比如眨眼,還負責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以及比較強烈的情感,上層大腦進化程度高,控制著高級的分析思維能力,比如思考、想像等,所以上層大腦監視下層大腦的行為,幫助下層大腦平息情緒。

大腦分為上下兩層,脾氣也分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上層怒火決定要發脾氣,就要用手段達到目的,所以面對孩子的上層怒火,我們要有原則和底線,不跟發脾氣的孩子溝通,劃分行為界限,父母要堅持到底,慢慢地,孩子發現這招不靈了,就不再使用了,而下層怒火就不一樣了,孩子發脾氣通常毫無章法,無法使用上層大腦進行理性思考,我們要做的就是平息孩子的情緒,讓上層大腦介入,使用邏輯思維能力,指出孩子的行為不當之處,提出修正意見。

由此可見,孩子的情緒如果是來源於上層大腦,那麼一定要設定界限,不能輕易妥協,因為孩子已經具備思考能力,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大腦發育更有幫助。

對話多用提問式

了解了上層大腦,就要多鍛煉,在跟孩子對話時,可以多使用提問的方式,多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欣賞做出決定後的結果,不管是好壞,讓孩子學會思考,知道選擇後的利弊,這一點可以選擇在一些可有可無的問題上,注意,如果截然相反的問題,請不要讓孩子做選擇,比如你是看電視還是睡覺?他肯定選擇看電視。方向性差別不大的問題,可以給他選擇的自由,你要穿這件衣服還是那件衣服?這就可以讓他自己做決定。

增加愉快的親子時光

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並不是孤獨的,而是一個社會有機體,因為關係而存在,所以幫助孩子鍛煉大腦,跟人的接觸是非常有必要的,父母多跟孩子互動,帶孩子參加愉快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孩子的大腦保持愉悅,增強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對生活抱有更積極的心態。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先天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後天的積極引導,更能促進大腦的後天發育,作為父母,沒有什麼比塑造孩子的頭腦更有深遠意義的事了,也沒有比孩子聰明更覺得有成就感的事了,您願意陪伴孩子做這六件事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