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瞭望》說太極拳發源地:「太極故裡」文化興業

2016年杭州G20峰會晚會上,白衣飄飄的太極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來,動作如行雲流水,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天人合一、止戈為武的民族精神躍然而出。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符號和最受歡迎的傳統國術之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太極拳習練者已超過3億。如何更好地將其傳承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作為太極拳的「娘家」,近年來,河南省焦作市圍繞打造「太極故裡」城市品牌,在太極拳人才培養、推廣普及、發展太極拳文化產業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探索,並提出了打造「世界太極城」的戰略,為傳承發展太極拳「打出實招」。

形成傳承保護「大氣候」

「現在從上到下都在提倡傳承保護太極拳,政府支持,大氣候很好,陳家溝一天一個樣,參觀遊覽的人、學拳的人都越來越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小旺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他所在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在2007年先後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國術協會命名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國術太極拳發源地」。當地近年來頒布系列舉措,為太極拳的推廣普及與傳承保護夯實基礎。

為推廣普及太極拳,焦作市、溫縣舉辦或承辦了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焦作國際太極拳高峰論壇、全國國術太極拳公開賽等多項重大比賽和活動。其中,兩年一屆的「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暨雲台山旅遊節」(簡稱「一賽一節」)已舉辦九屆,成為當地名片。

2017年的「一賽一節」不僅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名運動員參賽,還舉辦了「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歷時17天,沿「一帶一路」傳播,吸引國內500多個市縣和國外25個國家、50個城市,超千萬人參與。

焦作市還將每年5月定為太極拳健身月,在機構、企業、學校、社區、農村等推廣太極拳,特別加大了在中小學的推廣力度,將太極拳作為中招體育考試單列項目,計入中招成績。目前,焦作市1895個行政村和社區都有專職太極拳指導員,習練太極拳人數已達130多萬。

「這些活動為太極拳傳承保護營造了很好的大環境。」溫縣陳家溝國際太極院院長陳炳告訴本刊記者。

在傳承保護上,焦作市兩次組織大規模整理工作,建立太極拳主要門派知名人士的傳承體系,對市級以上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建立檔案,並建立了太極拳資料庫。

傳承人缺失,一直是傳統國術傳承發展的桎梏之一。對此,溫縣頒布《太極拳特殊人才選拔使用管理意見》,制定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培養制度和培訓計劃等。

「村裡做職業拳師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把繼承、教授太極拳作為未來出路。」陳炳說。

目前,焦作市已有太極拳拳師超過3500人,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外出授拳拳師佔到總數的約80%。

為進一步標準化、科學化,當地還制定了規範太極拳、武館以及太極拳師的管理辦法。從今年起,每年將組織太極拳拳師到高校進行國學、運動康復、社交禮儀等內容的培訓。「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培訓,力爭3~5年,使陳家溝太極拳拳師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溫縣太極拳國術文化管理中心主任宋明軍說。

與民間武館主要培養技術型拳師不同,「學院派」側重培養的是文武兼修、具有較高太極拳文化綜合素養的人才。

現在,焦作已有3所高校設立了太極拳學院,2019年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建設的國內第一所專業太極拳本科院校——「河南太極拳學院」也將建成。此外,焦作還計劃籌建以協同創新為特色、產學研一體的太極文化大學,培養具有太極文化特質的師資人才、科研人才、傳媒人才、產業人才,形成校際聯合、層次豐富的學歷教育體系。

以太極興業

陳炳感到,陳家溝授拳業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他所經營的溫縣陳家溝國際太極院2008年創建時,每年學拳只有200人次,現在已翻了10倍。學校佔地面積從600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7000平方米,4萬平方米的新校舍也正在建設,而這所學校在國內還有80多個分院、輔導站,在國外15個國家設有分院。「我們學校在這裡還不是一個太大的學校。」他說。

一定程度上,太極拳傳承趨勢的向好,與太極拳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息息相關。「發展太極拳文化產業,對於傳統國術本身的發展是絕對必要和有益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文化產業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邢晨聲向本刊記者強調。

近年來,焦作市全面實施「太極拳+」戰略,構建「太極搭台、經濟唱戲」的太極拳文化產業新格局。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太極拳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各1000萬元,用於推動太極拳文化產業發展。從太極拳培訓到旅遊,從太極拳娛樂產業,到服裝、器械等衍生品開發,產業發展不僅提高了太極拳的影響力,也帶動了當地經濟。

溫縣成立了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構建系統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太極拳國術培訓產業體系,頒布「大師回歸」工程,統一規劃、供地,鼓勵在外發展的太極拳名家回鄉辦學。目前,溫縣當地已建成武校、家庭武館近百家,每年特地來陳家溝學拳的國內外學員萬餘人,直接經濟收入5000萬元以上。焦作籍太極拳師在世界各地開設武館600多家,加盟武館、分支機構達4400餘家,社會輔導點、教學點5萬多個。

和學拳同樣引人前來的,還有旅遊。從陳家溝到溫縣,再到焦作市,不同層面的太極拳旅遊布局依次展開。

2015年以來,溫縣先後投資7億元,在陳家溝實施了中華太極館、楊露禪學拳處、東溝、老村改造等多項工程,並引進投資100億元的太極鎮項目。2017年,67萬遊客慕名來到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區,帶來經濟收入1300萬元。

焦作市則通過太極拳和焦作山水旅遊資源融合,發展特色休閑旅遊。位於焦作的3家5A級景區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都向遊客提供了太極拳體驗活動,雲台山小寨溝景點每天都會有陳式太極拳表演,十幾年來已成為那裡獨具特色的景區文化。

此外,焦作市還引進了IDG資本太極拳綜合文旅項目,依託太極拳的文化娛樂產品也在不斷開拓,動漫劇《太極蝌蚪成長記》、紀錄片《盛世太極》陸續推出,2019年由張藝謀團隊打造的「印象太極」大型實景演出也將在陳家溝亮相。

在旅遊業、授拳業等多重帶動下,餐飲、住宿、太極拳衍生產品等太極拳文化產業鏈條不斷拉長。溫縣已有製作太極拳服裝、器械、鞋業、酒業、食品加工等衍生產品的生產企業1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近2萬個。

焦作市一家鞋業公司原先隻生產硫化鞋,後來依靠當地優勢,研發太極拳練功鞋,打開了新市場。公司總經理張天柱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經銷商已有400多家,練功鞋年銷量十幾萬雙,「現在銷量不大,但在逐年上升,會越來越好。」

打造「世界太極城」

溫縣縣委書記王玲向本刊記者表示,目前,太極拳文化傳承還面臨幾大挑戰:

在太極拳拳術培訓上,武館、社團雖多,但普遍規模小、資金不足,接待能力欠佳,經濟效益僅能維持現狀。太極拳規模化培訓、標準化競賽、分級化考核、產業化研發等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在太極拳健身康養方面,專門從事太極拳乾預和健身康養的市場處於未開發狀態。在太極拳影視文化宣傳方面,尚未形成有影響力和品牌的作品。太極拳衍生的相關產品集中在太極服裝、器械、酒等領域,分布散亂,規模較小。在太極拳文化旅遊方面,精品線路不足,太極拳文藝表演、商品經貿活動都未形成氣候。

為進一步傳承發展好太極拳、深化太極拳文化產業,焦作市正在啟動規劃建設「世界太極城」的專項研究,預計今年8月將形成研究成果。

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說「文化產業發展將成為焦作高品質發展的新熱點和新動能。」為此焦作市將在規劃、人才、科研、產業和資本方面做好「五大支撐」,並切實落實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慎明說,印度為普及和推廣瑜伽制定了國家發展戰略,並成立了貫徹落實的瑜伽部。發展太極拳,也需制定切實的戰略規劃。

此外,專家還建議將太極拳和太極文化納入國家相關體育體系、教育體系,提升太極拳和太極文化的理論工作,並繼續做好太極拳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推動太極拳走進奧運會,制定以太極拳為主的世界各國拳法競技的共同比賽的標準等。

來源:《嘹望》新聞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