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惑:《清明上河圖》中“清明”二字是什麽意思?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文/君之憶

北宋畫家張擇端畫了一幅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具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美稱,是一幅長卷風俗畫,全長528厘米,寬24.8厘米,真實、全面、細致地描繪了北宋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了解和研究當時的人文風俗具有重要價值。

自《清明上河圖》問世以來,受到上至當朝皇帝,下至文人學士的賞識和珍藏,輾轉至今,歷時接近千年。

《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年代及上河的含義曾有過一些爭論,但對於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自金代以來似乎也無異議。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鑒賞者卻對“春景清明說”提出了不同意見。

那麽,《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到底是春天還是秋景?而其中的“清明”二字又有何寓意呢?下面是人們對於此畫的三種不同的看法。

(一)畫卷描繪的是春天清明節之景色

從《清明上河圖》誕生至今,一般都會認為該畫所描繪的是宋徽宗時期,京都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清明時節的繁華熱鬧景象和自然風光。

明代《味水軒日記》中有記載,這幅畫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趙佶,畫上有宋徽宗親筆的瘦金體題簽“清明上河圖”和雙龍小印,也有宋徽宗的題詩,詩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

根據《東京夢花錄》對清明節的相關記載,研究者還認為北宋時期清明時節不但要祭掃亡靈,還要舉行盛大的郊遊活動,這與畫中所描繪的景致也相吻合。如此說,這幅畫所描繪的應該是清明時節無疑。

近代及當代美術史家鄭振鐸、徐邦達、張安治等都認為《清明上河圖》應該就是描繪北宋清明時節東京汴梁的繁華景象。

但近些年來,也不斷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

(二)畫卷描繪的是秋景,而題目中的“清明”二字是個地名

上世紀末,有人對《清明上河圖》的所謂“清明節一說”提出異議,並認為該畫所描繪的應該是秋景。

清明時節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平均氣溫一般都在攝氏十度左右,然而畫中卻有許多帶著扇子的人物,還有幾個小孩光著身子在街頭嬉鬧玩耍,河岸小販的桌子上赫然擺放著切開的西瓜、草帽、竹笠等,防暑預陽的物品也隨處可見。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此時不應該是北方乍暖還寒時候,也就是說不應該是清明時節。

在畫卷的右首有馱著木炭的驢子,據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農歷十月,汴京開始“進暖爐炭,帷前皆置酒作暖會”,如果清明節前後進暖爐炭,則違背了北宋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

畫面上還有酒肆多處,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東京夢華錄》中則有這樣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宋代秋季新谷下來要釀酒喜慶豐收,此酒謂之“新酒”。

分析畫中的城門樓,此畫卷所描繪的應該是從“清明坊”到汴河口這一段上河的繁華景象。

(三)所謂“清明”二字實則寓意“太平盛世,天下清明”。

《詩經·大雅》中有“肆伐大商,會朝清明”的說法,《毛傳》稱:“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後漢書·班固傳》也有“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之句,這裡的“清明”都有政治開明有度、人民安居樂業之意。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畫中題款“清明”二字,應該是張擇端期望得到皇帝賞識所作的頌揚之辭令。

當時,張擇端是皇家禦用畫院待詔,所以他用“清明”一詞創作這幅畫獻給宋徽宗,鼓吹“歌舞升平”,進行歌功頌德也是很有可能的吧。

那麽張擇端為何選取秋景而不描繪春景,是因為“汴水秋風”是汴城八景的第一景。汴水以“秋風為勝”,而汴城又以汴水兩岸最為繁華。

正因為如此,《清明上河圖》中店鋪林立,酒店、茶館裡的顧客熙熙攘攘,而紙馬店前門庭冷落,等等等等,這正透露出張擇端的作畫意圖,描繪汴河的升平景象,而並非所謂的清明節景象。

總而言之,《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作是偉大而雋永的,無論後人怎樣琢磨其中意味,它都是反映北宋都市生活的一幅國寶級傳世之作。

【作者簡介】君之憶,文史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