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瘋狂擴張後股債雙殺 “生物質發電第一股”墜落了

華夏時報記者 王俊仙 北京報導

在5個月的時間裡,*ST凱迪(000939.SZ)已經從一家市值接近200億元的公司淪為市值不足50億元,截至12月4日收盤總市值為47.55億元,市淨率僅有0.61倍。

債券違約、遭證監會立案調查、訴訟等也紛至遝來,*ST凱迪11月27日公告稱,公司目前資金周轉困難,預計不能按期支付“16凱迪03”回售款項。11月30日,科融環境(300152.SZ)公告稱,因7000餘萬元欠款已向法院起訴*ST凱迪。

而擺在這家曾經被稱為A股“生物質發電第一股”的上市公司面前的,還有更為急迫的“瘦身”回籠資金重任。

幾近“仙股”

截至12月4日收盤,*ST凱迪股價為1.21元/股,跌幅0.82%,總市值為47.55億元,而在今年7月複牌前,*ST凱迪的市值鋼彈196億元,複牌後*ST凱迪連續24個一字跌停,還曾在10月25日淪為“仙股”——收於0.97元/股。

與此同時,近日華商基金發布公告稱,自11月26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11凱迪MTN1”債券進行估值調整,調整後的估值價格為45.7元/張。

而*ST凱迪此輪債務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正是“11凱迪MTN1”。

5月7日晚間,*ST凱迪發布公告稱未能按期兌付“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11凱迪MTN1”),涉及違約本金6.57億元,利息4119.39萬元。

資料顯示,“11凱迪MTN1”於2011年11月21日發行,發行總額為12億元,兌付日為2018年5月5日。

對此,*ST凱迪方面表示,後續公司將加快推進資產重組、項目融資、銀行借款、電費回款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償還到期債務,計劃將於2個月內兌付中期票據全部利息。

隨後,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將*ST凱迪的主體信用等級以及“11凱迪MTN1”的債項信用等級均下調為C;鵬元將*ST凱迪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將“11凱迪債”信用等級由AA下調為BBB,並列入觀察名單;中誠信證評將*ST凱迪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將“16凱迪01”、“16凱迪02”、“16凱迪03”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並繼續將*ST凱迪主體及債項信用等級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債務違約是一個連鎖反應,不僅影響各類融資管道的拓展,而且有些債權人會因此要求公司對其他債權進行提前兌付,造成交叉違約,這無疑將加劇公司資金鏈的緊張。”江蘇一位券商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導致債務危機進一步擴大,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9月5日,“16凱迪01”和“16凱迪02”未按時付息;11月19日,“11凱迪債”因無法按期支付債券本金及利息,構成違約;11月27日,*ST凱迪公告稱預計不能按期支付“16凱迪03”回售款項。而根據*ST凱迪的統計,截至10月23日,逾期債務共計56.23億元,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52.88%。

除了債務危機,*ST凱迪還遭到監管層關注,不僅多次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問詢函,還遭湖北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且因“相關行為涉嫌資訊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瘦身”計劃

資料顯示,*ST凱迪是一家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台型公司,同時,公司還從事海外EPC電廠分包、開發建設林業資產等業務。2018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業務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6.69%,為公司最主要的主營業務。

而*ST凱迪的生物質發電業務主要是向控股股東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陽光凱迪”)並購的。

據統計,2009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迪電力”,*ST凱迪前身)以3801.82萬元的價格從控股股東——武漢凱迪控股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武漢凱迪”,陽光凱迪前身)處購買了南陵、淮南、崇陽、來鳳等9家電廠,切入生物質發電行業;2010年,凱迪電力以對價2.96億元收購武漢凱迪旗下宿遷、萬載、望江3家電廠,還以5402.10萬元的轉讓價格收購了武漢凱迪(直接和間接)持股的11個下屬生物質能電廠子公司的100%股權;2012年,凱迪電力以9618萬元收購陽光凱迪旗下五河電廠和桐城電廠各51%股權。

由於凱迪電力2010年和2012年收購的宿遷、萬載、望江、五河以及桐城這5家電廠在2012年合計出現大幅虧損,因此根據協定規定,陽光凱迪又以4.4億元回購了這5家電廠的股權。

2014年,凱迪電力以2.07億元收購了陽光凱迪旗下北流、浦北、平樂3家電廠;2015年,凱迪電力改名為凱迪生態,並完成公司成立來最大規模資產重組,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對價68.5億元收購了包括陽光凱迪在內的15名交易對方持有的154家生物質發電、風電、水電及林地資產,其中,凱迪生態收購的生物質發電資產為陽光凱迪下屬的87家生物質發電廠,包括17家已投產並網的電廠、21家在建電廠和49家未建電廠(截至2014年6月30日)。

收購完成後,*ST凱迪一度被稱為“國內最大生物質發電企業”、“A股最大林場主”。

除此之外,*ST凱迪還在2017年以1.38億元收購了洋浦長江投資公司持有的洪雅凱迪100%股權、松桃凱迪這兩家生物質電廠,而這兩家電廠都是交易對方在2016年上半年從陽光凱迪手上購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底,*ST凱迪共背負有息負債本息238.82億元,且還因無法償付對燃料客戶的欠款而遭到後者圍堵公司總部。

陽光凱迪集團董事長、*ST凱迪董事長兼總裁陳義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凱迪生態爆發債務危機,一方面是公司近幾年發展過快,投入約百億元資金用於圈佔優勢資源,僅圈佔的正在開發和待開發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就達百餘個,此外還有1018萬畝林地資源,短貸長投、資源嚴重錯配等操作方式導致現金流緊張,各項重大風險集中爆發。

而根據“股權重組+資產處置+債務重構”自救方案,*ST凱迪在9月29日公告披露了出售資產的最新進展,此次出售的“資產包”包括:位於東北地區的6家生物質電廠的100%股權、1006.46萬畝林地資產和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楊河煤業有限公司的全部60%股權,交易對價總額為61.4億元。

這對於*ST凱迪能否回籠資金、渡過債務危機至關重要,對於資產處置的進展情況,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