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危機中成長 逾20隻私募基金10年業績翻倍

  來源: 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吳君

  十年前,國內私募開始興起。就在一群私募管理人雄心勃勃闖入資本市場時,一場金融危機迎頭襲來: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陷入恐慌。

  數據顯示,上證指數從十年前在2049.81點到如今的2681.61,期間經歷了幾輪牛熊,市場幾經起伏。在危機中,中國私募成長起來。

  私募十年:

  穿越牛熊 茁壯成長

  從指數來看,上證指數十年的漲幅不過30%,但這期間,有不少股票創出歷史新高,超過40隻股票走出十倍行情。

  作為A股市場的新參與者,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憑借對市場的嗅覺、成熟的投資理念、可靠的投資方法,帶領產品創造了翻倍的收益,擺脫了震蕩的曲線。

  金斧子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至少有23隻私募產品淨值翻倍。(注:不少私募產品設定一年期、兩年期,不在統計範圍之內;由於私募基金業績數據延後,隻計算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的業績數據)

  這些業績突出的私募多已成為當今市場中的佼佼者,有的已是百億級規模,如淡水泉投資、景林資產、朱雀投資、星石投資、明達資產、湧峰投資等。此外,龍騰資產、智誠海威、翼虎投資、上海融湖投資、北京雲程泰投資、上海泓睿投資、尚雅投資等私募旗下也都有產品穿越十年,收益翻倍。

  應對危機:

  果斷降倉 規避風險

  十年過去,當年的私募新手如今已身經百戰。但是回憶起金融危機仍心有余悸。數據顯示,上證指數自2007年的6124高點到雷曼破產時的2049.81點,不到一年時間跌去66%。

  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恆坦言,對當時的印象就是恐懼和害怕。“我們剛出來做私募,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股指暴跌,只能就地趴下。能做的就是降倉位,規避風險。”

  當時剛成立第一隻產品的兩家私募智誠海威和龍騰投資也是如此。智誠海威總經理冷國邦回憶稱,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低倉位。“當時產品有止損線,可能正是止損線保護了我們。而且,在這種危機面前,市場、股價的跌幅都已遠遠超過預期。那時候我們也沒有對衝,就是降低倉位。”

  龍騰資產董事長吳險峰則不僅降低倉位,還通過做空商品,對股票損失進行對衝。他特別強調不要抄底。“A股從6000點跌到3000點,出了很多利好,市場在3000點停了一段時間,然後跌到1600點。如果在3000點抄底的話,損失非常慘重。”對此余定恆表示深有感觸,他曾在2008年3000點開始抄底,當時虧損比較厲害。

  儘管出師不利,不過,他們還是很快把收益做了回來。余定恆坦言,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熬。2009年推出“4兆元投資計劃”時,翼虎投資主要布局了煤炭等周期股,當年就獲得翻倍的收益。

  吳險峰和冷國邦也在2009年時機來了之後滿倉操作,收獲了滿意的業績。冷國邦表示,跌得越多,未來機會就越大,要冷靜獨立客觀去判斷,機會來的時候才能果斷。

  危機感悟:

  了解市場 了解自己

  十年之後回望那場全球金融危機,“老司機”感慨頗多。

  冷國邦告訴記者,危機來臨,調整心態顯得尤為重要。 “這個時間恰恰是總結、反思、充電的好時機。十年前是這樣,現在也要這樣。”

  余定恆認為,這十年來,他越來越成為一名價值投資者,對基本面的理解、對市場的理解、對股票趨勢的理解和對公司價值的理解,都更加深刻。 他表示,私募要長期存活下來,主要是做好風控,更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風格和所長。經過危機還能脫穎而出的,一定是能認清自己風格,而且還要有運氣遇到適合自己風格的行情。“不僅要了解市場、了解投資的行業和公司,更主要的是了解自己。因為跟股票、公司、市場和基本面都是互動的過程,怎麽看待市場,看待行業,看待公司,看待價值,了解的過程就是了解自己對這些東西的看法。”

  吳險峰表示,十年來,他在投資理念上有了較大的變化,而且隨著市場結構的分化,以後要更穩健,規避風險、尋找企業價值。“過去我做私募的理念是戰勝華爾街,認為跑贏指數就可以了。但是未來我們在資產管理中要規避這種理念,做到更穩健,不會一直保持滿倉。當然,對市場的研判能力提升也很重要。”他表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需要因時而動。過去十年我們的利潤主要來自市場的風、市場整體的水漲船高。但現在經濟已過了高速增長階段,甚至可能出現一些行業倒退的情況。要多尋找企業價值增值帶來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等著市場的風帶來增值。“過去跌下去不砍倉,認為股價總會回來,但是現在不能有這種想法了。”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