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環球時報社評:中美會戰略性對抗並影響一代人嗎

  社評:中美會戰略性對抗並影響一代人嗎

  美國挑起貿易戰以來,中美關係會不會長期下行,甚至發生戰略性惡化,進而影響一代年輕人的命運,這樣的擔心在中國全社會逐漸擴散開來。中美關係好不到哪去,但也壞不到哪去,這曾是中國人的長期認識,但現在的事情似乎在真的發生改變。

  對於中美關係像要“山雨欲來”的原因,各種看法不一而足。它們有些是客觀分析,有些本身帶著意識形態的情緒。對國內某些政策的不滿與對中美關係惡化的恐懼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一些悲觀和唉聲歎氣,這些聲音與衝動的要從此與美國“對著乾”的另一種聲音在互聯網上此起彼伏。

  我們認為,中美關係的確面臨重大挑戰,貿易戰實際上是在兩國力量格局和國際大形勢都發生變化之後重新定義中美關係的過程。但是中美走向全面對抗的可能性極低。美國存在遏製中國崛起的戰略願望,同時存在美國民眾在每一個時期利益最大化的現實追求,美國的國際政策注定是這兩個傾向共同塑造的結果。

  鑒於中國已是第一製造業大國,擁有最大的市場潛力,而且是核大國,美國決不可能以簡單的隔絕方式、甚至軍事威逼方式遏製中國,它的遏製戰略也必須是適合21世紀的“創新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要穩住陣腳,保持定力,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能恐美。我們應理性地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在戰略上保持謙虛和守勢,任何情況下都不主動挑釁美國,也不主動向美國示強。

  第二,在遭到美國擠壓時,必須堅決抵製,決不縱容美方無理做法。同時要讓我們的抵製不超出對等反擊的範圍,不搞過度抵製。

  第三,盡最大努力避免中美發生軍事衝突。這需要做到兩點。一是中國軍隊不在我們的核心利益區之外開展美國反對的軍事行動,二是要在核心利益區內堅決捍衛我方劃出的紅線,同時加快發展包括強大核力量在內的戰略力量,使得美國不敢在中國核心利益區內對我攤牌。

  第四,在非中國核心利益上多與美國開展合作,不挑頭與美對抗,以多邊方式針對美國的霸道行為開展鬥爭。

  第五,在經濟安排上,尊重知識產權,處理好中國產業更新與美國希望保持高科技優勢之間的關係,認真尋找雙贏的模式,不讓這個難題爆炸,讓時間給雙方解決它的智慧。

  第六,認真探討崛起的中國不取代美國或壓倒美國、兩國打破零和博弈的現實方式。美國必須接受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經濟總量最終超過它的趨勢,中國則應接受美國繼續是國際第一創新中心、在很多方面長期走在中國前面的可能性。處理這一關係應是中美戰略對話的核心議題。

  第七,中國斷不與美國搞全球性地緣政治博弈和戰略競爭,但我們會與它的霸權主義做法就事論事地鬥爭,毫不猶豫地維護中國的利益。

  第八,中國決不放棄自己正常發展的權利,我們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以停止進步、自甘落後來向美國求和。

  總之,中國不主動挑釁美國,同時必須提升美國因遏製中國所要付出的成本,並且以最大誠意尋找雙贏模式。這樣的話,對美國來說,與中國合作的吸引力就會大於與中國對抗的吸引力,中美關係就有可能避免成為美蘇關係在21世紀的翻版。

  中美貿易戰是必然發生的衝突,它會給雙方都帶來反思。鑒於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已在世界範圍內佔了上風,用整個國家的命運做賭注的鋌而走險很難成為大國的現實政策。中國公眾要對我們的國家實力有信心,對政府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有信心。我們要堅信,中國已經邁過了可以被遏製的臨界點,任何力量想擊垮我們都是癡心妄想。

責任編輯:張玉潔 SF1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