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餓了麽否認與口碑網合並 稱原20名高管正常匯報工作

  餓了麽否認與口碑網合並 稱原20名高管仍正常匯報工作  

  餓了麽投入阿里巴巴的懷抱之後,變動似乎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最新消息則是,餓了麽原股東鄧高潮、張旭豪、汪淵和康嘉退出,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新的股東,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阿里方人員王磊。

  對於上述消息,市場解讀為阿里巴巴入駐之後,“餓了麽人事被架空”。對此,餓了麽公關部負責人在朋友圈回應稱,上述猜測“純屬無稽之談,股權變更只是阿里全資收購的一個正常步驟而已。”

  事實上果真如此嗎?餓了麽作為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發力本土生活服務平台的重要一環,對阿里巴巴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並且阿里巴巴還試圖打通口碑網、盒馬鮮生以及餓了麽來布局新零售。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全資收購餓了麽,阿里巴巴副總裁王磊出任餓了麽CEO,以及目前法定代表人變更和新股東入駐,似乎都在說明阿里巴巴在全盤接手餓了麽,而與口碑網的進一步融合似乎也呼之欲出。

  對此,餓了麽有關負責人在回應《證券日報》記者時表示,“可以明確地說,沒有與口碑合並這個事情,並且從高管人員來看,原來餓了麽的20名高管並沒有離職。”

  邊緣化任職

  2017年8月24日,餓了麽正式宣布收購百度外賣。合並完成後,百度外賣成為餓了麽的全資子公司。按照當時雙方的表述:百度外賣仍以獨立品牌和運營體系發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構保持不變。

  大半年之後的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宣布以95億美元估值全現金收購餓了麽股份。隨即,在阿里巴巴收購餓了麽十天之後,餓了麽張旭豪轉而出任了百度外賣(北京小度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及執行董事。

  從邏輯上來看,百度外賣被餓了麽收購,餓了麽被阿里巴巴收購,原來餓了麽的創始人卻跑到百度外賣當起了法人和執行董事。最為關鍵的是,百度外賣並入餓了麽之後,還遭遇了餓了麽的邊緣化對待,從目前的外賣市場格局來看,已然是餓了麽與美團外賣對抗,百度外賣已經退場,這個信號已經非常明顯了。

  而從後續的發展來看,餓了麽與百度外賣的整合也並未一帆風順。此後,不斷有全國各地的代理商向北京百度大廈集結。這些代理商曾在百度外賣上投入巨資,但隨著百度外賣與餓了麽合並,預期的盈利成為泡影,反而承受損失,最多以千萬元計。

  餓了麽與百度外賣合並之後,供應商發現百度外賣的訂單量驟減,從平台得到的支持越來越少,當初承諾的“平等對待”也成空談。在他們看來,花費資金、時間、精力等種種投入拓展起來的市場,被原來的對手輕易收割。

  從目前事件的進度來看,張旭豪帶領下的百度外賣與其代理商的這場糾紛問題還並未解決。

  人事架空傳聞

  如果說,張旭豪跑到百度外賣當起了法人和執行董事,還不能說明被架空的問題,那麽,這一次似乎找到了鐵證。

  8月2日,餓了麽(上海拉扎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變更了其股權資訊,餓了麽原股東鄧高潮、張旭豪、汪淵和康嘉退出,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新的股東。法定代表人也由原創始人張旭豪變更為王磊。

  餓了麽當時對媒體回應,張旭豪目前仍擔任餓了麽董事長,並兼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

  “這個不是理所當然、很自然的事情嗎,沒必要大驚小怪。”有資深互聯網圈內人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阿里巴巴全面接管餓了麽,第一步就體現在人事上的調整架空,“一個可以佐證的消息是,原餓了麽員工開始陸續離職。”

  不過,餓了麽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卻表示,至少從目前來看,餓了麽方面留存的20名高管還並未離職,“仍正常向王磊匯報工作”。

  否認與口碑網合並

  在王磊看來,阿里收購餓了麽是基於三個理由,第一是本地生活對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從實物電商到數字電商(大娛樂),再到本地服務電商,是一脈相承的事。阿里所有都圍繞消費者和商戶的商業互聯網化,只是場景不停在變;第二是即時配送對阿里新零售來說是核心基礎設施;第三是高頻的支付場景,對阿里金融業務是支撐。

  從上述表述來看,本地生活入口是排在第一位的,而阿里旗下已經擁有的本地生活入口平台是口碑網,口碑網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美團,從口碑與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的認可度來看,差距還不是一點點。

  有分析認為,餓了麽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因此,在阿里的新零售整合中,口碑網、盒馬鮮生以及餓了麽都是作為整體來提及,“此次餓了麽原創始人張旭豪退出,以及餓了麽法定代表人變更,似乎都在表明阿里巴巴的強勢接手,與口碑網的整合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不過,餓了麽方面似乎並不認同此觀點,其有關負責人在回應《證券日報》記者時,明確否認了餓了麽與口碑網合作的傳聞。

責任編輯:魏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