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佛教授賣掉280㎡大豪宅,搬進3.4㎡垃圾箱,竟爆紅全球

一個畢業於哈佛的大學教授,竟從280㎡的獨棟別墅,搬到3.4㎡的垃圾箱裡居住?任誰聽到這件事,都會立刻腦補一個心酸唏噓的故事吧?

但事情的發展總是這麽出其不意。

因為這位教授,不僅十分樂意,甚至還可以說住進垃圾箱,是他的一個願望!

來源:居裡生活筆記(ID:ktmakeup)

01

想住進垃圾箱的大學教授

今天的主人公Jeff Wilson,曾在哈佛大學獲得過環境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全球知名IT公司IBM工作過,之後又到了Huston-Tillotson(休斯頓·特羅森)大學,擔任一名環境科學教授

平時給學生上課的Jeff,衣著得體,溫文儒雅;

但下了課回到家,畫風卻變成了這樣!突然覺得有點可愛是怎麽回事?

其實在搬進垃圾箱之前,Jeff和家人就住在大別墅裡,有家庭有事業,令人豔羨。但好景不長,不久後Jeff和妻子就離婚了

為了逃離這個傷心地,Jeff立刻把280㎡的別墅出售。反正房子已經沒了,東西似乎也沒什麽必要留著,於是他以1美金的價格,也將自己的隨身物品全部賣了

空無一物的他,最終搬進了學校的辦公室裡。

在辦公室住了7個月之後,Jeff意識到:對於自己來說,住別墅和住辦公室其實沒多大區別嘛!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多大的居住空間。

與此同時,他也在思考,人們對居住環境需求的極限在哪裡?

於是,Jeff冒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我要造一所世界上最小的房子,目標是隻佔美國平均住房面積的1%,隻消耗1%的水和能源,產生1%的生活垃圾。”

Jeff迫不及待想要實驗他的想法,所以經常四處轉悠,尋找建築靈感。

誰能想到,路邊的垃圾箱,就這樣被當時在校園散步的Jeff盯上了呢......

垃圾箱的尺寸和外形完全符合Jeff的預想,驚喜之餘,也立刻向學校申請:“我想把校園草坪上的垃圾箱變成一個微小的可持續的家,並到裡面去住。”

校方雖然很意外,但還是同意了。

02

垃圾箱變形記

於是,Jeff興衝衝地把垃圾箱拉到校外清洗,進行全面消毒。

畢竟,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臭氣熏天的垃圾箱啊!

Jeff很清楚,要想在這個狹小的垃圾箱裡長期居住,必須要對自己的小屋,有一個清晰合理的規劃。

你看,這設計圖可一點也不隨便~

除此之外,他還想出了“三步走”的戰略,分階段逐步改造垃圾箱,讓它成為一個真正適合自己居住的家~

住進垃圾箱的第一晚,Jeff只在地上鋪了薄薄的紙板,一個睡袋,簡單的幾件行李,連最基礎的電源問題,還沒來得及解決。

不住不知道,一住嚇一跳。當天晚上,Jeff就凍得直哆嗦,差點懷疑人生。

雖然第一晚很狼狽,但Jeff一點也沒有放棄的意思,而是結合體驗過後的感受,把需要改良的地方,拿小本本認真記錄下來~

溫度、睡覺、吃飯、穿衣、洗漱......甚至連女朋友,都考慮進去了!

之後,Jeff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改造~

這次得保證基礎的生活需求才行。

首先,他將垃圾箱的內牆刷成了白色,瞬間增加了小屋的空間感。

雖然空間看起來大了不少,可是物品的儲存問題,該怎麽解決呢?Jeff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將地板改造成榻榻米!

這樣的設計,大大增加了儲物空間,這下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不愁沒位置放了,真是太有創造力了!

鋪上地毯之後,完美隱藏~

垃圾箱本身是非密封設計的,一旦遇到雨雪氣象,那可是要命的大問題!

剛開始的時候,Jeff給房頂蓋上一層防水布,可是一點兒也不透氣,別提多難受了。

而且每次下完雨之後,清理積水十分麻煩。

經過幾次雨水的洗禮,Jeff找到了房頂的最優設計!一個可移動的三角形屋頂

下雨的時候完全密封,而且排水又特別快;平時想要通風透氣,則可以借助橫杆移動房頂,一舉兩得~

就連電源問題,Jeff也通過在設計房頂時,在上面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板得以完美解決,而且還超節能!

電線通過房子底部拉伸至房頂的橫梁上,這下可以點亮燈啦~

關於水的問題,Jeff采取了就近解決的方法,到學校的湖裡裝水取用~

有水又有電,連Jeff都要被自己的機智折服了!

益美君一直覺得,軟裝是提升家裡氛圍的一個重要構成,也是生活品質的體現。顯然Jeff也是這樣想的~

軟乎乎的床鋪,鋪上地毯、貼上裝飾畫,再擺上幾盆綠植,瞬間變身溫馨小屋!

最後裝上空調,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就都不成問題啦~

如果再有一個花園,豈不是更好?

於是Jeff還在房子旁邊建了個小院子,種種花種種菜什麽的,還有露天小木椅休息一下,小日子越過越滋潤。

誰能想到,原來鏽跡滿滿,漏風滴水的垃圾箱,也可以變成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因為家就在校園裡,所以節省了不少上下班的時間,Jeff也有更多的時間看看書,過簡單的生活。

平時,也會將湖裡的水過濾淨化之後,給自己泡一杯咖啡。

那生理需求怎麽解決?那還不簡單,上廁所去學校的洗手間,洗浴去體育館,合理利用各種現有資源~

很快,Jeff的垃圾箱小屋成為校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天來“探險”的人群一波接一波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妥妥就是一個網紅打卡點!

就連各大媒體也要搶著來報導:

也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到這個項目裡來:

03

逆襲成人生贏家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Jeff有一個更大的目標:設計一個人人都願意住的小房子!

現在的他,多了一個新的身份——Kasita公司創始人。這家公司主要銷售的是能快速組裝的30㎡智能微型公寓。

很顯然,這樣的設計靈感來自於Jeff在垃圾箱裡生活了一年後的經驗。

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卻塞下了完整齊全的基本設施:客廳、廚房、臥室、書房、洗手間等一一俱全。

還將高效的空間利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除此之外,還給房子配備了可以連接手機App的智能家居,輕鬆Handle整個家~

Kasita可以被建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比如公司旁的空地裡、屋頂,甚至是野外~

在未來,Jeff還希望將這些積木式模塊化的建築組合起來,變成一個適合多樣化的生活的小型社區。

現在,Jeff依然為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理念奔波著,慶幸的是,他遇上了同樣推崇極簡主義的Clara。

倆人動不動就開啟一段極簡旅行,一起走過春夏秋冬,看遍大千世界。

Jeff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走的竟然是“逆襲為人生贏家”的勵志人設。

從住進垃圾箱到開公司,從離婚到遇上靈魂伴侶,而這一切,都是踐行極簡生活收獲來的。

就像他垃圾箱房子前的門墊說的那樣:“It's bigger on the inside.”

房子雖小,但生活卻很大。

再小的空間,也能營造出溫馨的小家。即使,它曾經就是個垃圾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