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勵基金困境兒童救助資料

張宸浩,6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噶佐村,患有地中海貧血。

在他1歲時,父親車禍去世,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每月醫療費用高昂,生活困難。

因長期生病無法上學,家中的狗是他唯一的朋友。

吳承江,6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噶佐村,在新陽小學讀一年級。

吳承江的父母是重組家庭,他還有兩位同母異父的姐姐。

在教育意識落後的深山裡,父母卻堅持讓3個孩子上學。地裡每年的收入只有幾千元,家裡的房子都快塌了,也沒錢修整。

賀銀芳,9歲,出生於麗江市華坪縣的一個偏遠山村。銀芳有著一雙大眼睛,像極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

但與大眼睛女孩不同的是,銀芳的右眼意外失明了。

醫生說,銀芳換眼角膜才能重獲光明,然而鋼彈50萬元的手術費,一家人想都不敢想。

陳清萍,7歲,來自雲南省華坪縣噶佐村。剛出生不久,她就被檢查出先天性漏鬥胸、支氣管肺炎、缺鐵性貧血等多種疾病,父母花光了積蓄只能確保孩子出院。

前幾年,原本做礦工的父親患上痛風,只能在家種地,一家人的生活愈加艱苦。

吳雲平,9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噶佐村。

吳雲平患有嚴重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每月要花費5000多元醫藥費,父母早已負債累累。

目前,紫癜只有通過骨髓移植才能康復。

劉星,13歲,來自山東省樂陵市。在他小時候,母親因嫌棄家貧狠心出走,父親難以承受打擊,喝藥自殺,此後,奶奶患上精神疾病。

3年前,爺爺也確診為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

兩位老人身體不好,家裡失去經濟來源,因無錢交學費,劉星不得已輟學在家。

馬麗娟,16歲,來自山東省德州樂陵市,目前初二在讀。

馬麗娟的父親和奶奶因病相繼去世,母親離家出走,被爺爺撫養長大。

爺爺患有三高、糖尿病、腎病。而2013年,馬麗娟有被醫院確診為甲亢,又給困難的家庭重重一擊。

李芳,12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在鎮上讀初中。今年6月,李芳的父親因腦血栓不幸去世,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李芳邊上學邊照顧母親。

9月,好心人送給李芳400元資助款,她攢了倆月,捨不得花一分錢。李芳說,她想攢錢給媽媽買件過冬的衣服。

吳玉蘭,16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父母接連離家出走,留下她與14歲的妹妹吳金麗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爺爺奶奶已是80歲的高齡,無力照顧姐妹二人,只得把吳玉蘭寄養在臨沂叔叔家。而嬸嬸每日都讓玉蘭吃剩飯、餿飯,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年之久。

薑成輝,15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北張裡村。父親在他9歲時離世,母親改嫁,六年來,成輝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去年12月份,爺爺去世。奶奶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和冠心病,長期需要藥物維持生命,家中無其他親人可以依靠,奶奶最怕那天撐不住了,留下孫子孤苦無依。

郭子豪,7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白彥鎮。2017年9月,子豪的父親查出患有腫瘤,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的第三天,帶著家中所有積蓄離家出走。

2018年5月19日,父親去世,家中欠下巨額債務,懂事的子豪向奶奶提出把自己送去孤兒院。

王鎬澤,12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白旄鎮柳莊村。父親於2011年不幸車禍去世。此後,母親因無法忍受家中貧窮離家出走。由於爺爺奶奶年邁,鎬澤由姑姑撫養長大,而2017年11月5日,姑姑又因突發性心肌梗塞去世,隻留下年僅三歲的女兒,今年卻在一次意外中燙傷。

廉蚺,17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

廉蚺三歲時親眼目睹父親失手殺死母親後舉刀自殺,多年來她夜夜噩夢。自父母去世,廉蚺便與二伯相依為命,6年前,二伯遭遇車禍,致使左腿骨折,留下殘疾。

廉蚺馬上要升高中,家裡卻連學費也拿不出。

丁霞,13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白彥鎮,目前在讀六年級。

在她3個月大時,父母離家出走,由大伯將其撫養長大。5年前大伯在工地打工時從三米高的架子上摔下來,摔斷了腰椎,在醫院治療了6個月才保住性命,自此大伯脊椎神經受損,大小便失禁。

郇昌娟,9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店頭鎮,與姐姐郇昌霞是一個重組家庭。姐姐的母親10年前離家出走,此後父親再娶,並生下妹妹。而昌娟的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在她3歲時被人誘拐,至今未歸。為照顧年幼的妹妹,當時只有12歲的姐姐昌霞無奈輟學,現在在家疊紙盒供妹妹上學。

郇昌鳳,14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在縣裡讀初二。

郇昌鳳的母親5年前車禍去世,父親智力障礙。80多歲的爺爺奶奶,割草編掃帚供郇昌鳳上學。

郇昌鳳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哥哥孫濤,16歲,妹妹孫超 11歲妹妹孫超,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

因父親殺死母親後入獄導致家庭破裂,兄妹二人只好跟隨外公外婆居住。外公患有心髒病,外婆也年事已高,無法給予兩人正常生活。妹妹孫超還患有心肌炎,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陸欣茹,6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

欣茹自出生起雙腿就無法行走,家中為她治療雙腿已耗盡積蓄。父親因此外出打工,母親一人照顧連她在內的三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

李思宇,12歲,來自山東省德州樂陵市。

思宇從小父母離異,父親照顧癱瘓的奶奶10多年,無法外出打工掙錢,2畝地是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

郝笑,13歲,來自山東省德州樂陵市。

今年3月,父親腦溢血去世,隻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精神失常,一犯病就會打罵笑笑,在村子裡亂跑,笑笑都不敢回家,只能在外過夜。上學時,連飯也吃不上。

尚德斌,11歲,來自山東省德州樂陵市,在讀四年級。

8年前,父親因夫妻矛盾,喝農藥自殺,此後尚德斌被母親狠心拋棄,年邁的奶奶獨自撫養他長大。

老人曾患腦血栓,腿腳不好,但是為了供孫子上學,每天6點外出打零工,艱難維系生計。

顏克碩,8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白彥鎮。

2017年,爺爺與父親在回家途中發生車禍,父親當場死亡,爺爺經搶救保住了性命,但從此失去了左邊大腦的頭蓋骨。

為了生計,60歲高齡的爺爺奶奶外出打工,克碩獨自照顧82歲曾祖母,老人曾想自殺減輕家人負擔。如今,祖孫二人每天的飯食皆靠鄰裡接濟。

高漢清,12歲,小學五年級,父母雙雙去世,80多歲的奶奶照顧他和3個弟弟妹妹,衣食住行都需要親戚接濟。

奶奶年邁,最擔心哪天自己不在了,無人照顧四個孩子。

勵基金現為4個孩子每月救助1200元,資助他們生活和學習。由於媒體報導,更多人參與到四個孩子的救助中。

扎西揚毛,11歲,同仁縣民族寄宿製學校讀4年級學生,由於父母都有輕微智力殘疾且聽不懂漢語,難以找到工作,只能依靠2畝農田維持生活。

扎西揚毛的家位於山頂,騎摩托車要走半小時崎嶇不平的山路才能下山。為了女兒安全,智力殘疾的父親每周親自送她上學。

陳巨集梅,3歲,來自山東鄒城,巨集梅父親精神分裂,母親因車禍失去雙耳,無法外出工作14歲的姐姐還在上初中。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年近70的奶奶每月800塊錢的工資。雖然已經到了該上幼稚園的年級,家裡卻實在無力供她上學。

韓佳寶,7歲,來自山東省泗水。2016年,父親被查出胰腺癌,韓貴彬生病以後,佳寶的母親也因為壓力過大和韓貴彬離婚。

沒過多久,父親韓貴彬去世,如今佳寶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兩位老人只能輪流出去做一些散工,一個月1000多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

唐芝霞,18歲,來自山東省壽光市。

3歲,母親因癲癇病去世,七年前,父親自殺。芝霞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三口相依為命。如今,爺爺奶奶已經年邁,芝霞在縣裡讀書時總是惦記著老人,每次回家都要幫爺爺奶奶乾完活才能安心回學校。家裡條件不好,芝霞很害怕自己的大學夢破碎。

馮小雨,13歲,來自山東省壽光市紀台鎮。

在她出生不久母親便離家出走,爺爺一直癱瘓在床,7年前,奶奶又因病導致半身不遂。老實的父親種地撐起一個家。

小雨像個小大人一樣幫著父親照顧爺爺奶奶,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家人們能早點好起來。

明明(化名),14歲,來自淄博張店。

15年前王玉梅的大兒子車禍身亡。當時已年過4旬的王玉梅與老伴再次生育了明明,從小對他疼愛有加。

然而三年前王玉梅突患腦中風,癱瘓在床。2016年,父親也因心梗突然離世,隻留下母子倆相依為命。

楊鑫,13歲,來自嘉祥縣萬張街道周莊村。

楊鑫剛出生,父親便突患腦溢血,從此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癱瘓在床,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媽媽在楊鑫一歲多時離家出走,年幼的楊鑫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如今,年邁的爺爺奶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家四口只能靠著低保勉強度日,生活十分困難。

宋冉冉,10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上小學五年級。小時候媽媽因嫌棄家貧離家出走,父親為了維持生計,隻身一人在外打工。大伯患有精神疾病,奶奶右腿因病截肢,哥哥姐姐都在上學,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年邁的奶奶照顧。

儘管冉冉學習成績優異,但家裡生活困難,孩子太多,冉冉即將面臨輟學。

王子健,9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的偏遠山村。

由於家庭貧困,父親只能拉石頭掙錢,4年前,父親因過度勞累,加之山路崎嶇難行,在路上翻車被砸,搶救無效身亡。此後母親改嫁,留子健一人跟7旬的奶奶相依為命。

堂弟王子夫,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常年不回家。奶奶一人拉扯兩個孫子長大,因實在無力撫養,現預將兩孤兒送人。

潘江源,12歲,來自山東省德州樂陵市。

多年前,因大女兒生病,家裡沒錢醫治去世,母親精神受到打擊從此患上精神障礙,在38歲時才冒著生命危險生下潘江源。

現在,江源的父親已經56歲,身體孱弱,患有多種肺部疾病,靠跑三輪掙點生活費用,每天只有20塊錢的收入。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有一天倒下,無人照顧妻兒。

吳元吉,17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嘎佐村,現上小學一年級。

元吉家庭嚴重貧困,父母不重視教育,直到近幾年政府采取措施,父母才勉強將17歲的元吉和9歲的弟弟送去讀書。元吉說自己想上大學,但不知道未來能否走出這座大山。

丁圓圓,8歲,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嘎佐村新陽小學二年級學生。

噶佐村是雲南省省級貧困村,村裡大都依靠種花椒為生,一家人年收入不過3000元。

但在如此貧困、教育觀念落後的大山裡,父親仍堅持讓圓圓上學。從圓圓家裡去學校,要走2小時山路。這條山路,是50歲的老父親為了送女兒上學,親自踩出來的,一走可能就是一生。

吳曉龍,11歲;吳曉蕊,6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的偏遠山村——噶佐村。

由於家庭貧困,一家四口依然過著忍饑挨餓的生活。由於長期吃不飽飯,母親患有嚴重胃病,為維持生計只能帶病去外地摘花椒掙錢,父親在家邊種地邊照顧兩兄妹。

當談到夢想時,兄妹倆說:“我想成為一名廚師,不再讓爸爸媽媽餓肚子”。

賀福瓊,13歲,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陽小學學生。

她患有先天性尿失禁,父親嗜酒成性,不僅整日酗酒,酒後還有暴力傾向,甚至會在賀福瓊姐妹倆睡覺時拿著刀出現。每到這時,賀福瓊的媽媽只好帶著姐妹倆躲到山裡過夜。

福瓊也因為自己的病常常遭受到同學異樣的眼光,還曾輟學4年。孩子的病還是有希望的,只是家庭貧困,實在支付不起醫療費用。

賀午東,3歲,來自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噶佐村。

1歲時,東東被發現腿部殘疾,從此身體停止發育,至今身高仍停留在80cm。隨著年齡長大,孩子的殘疾也越來越嚴重,如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東東一家四口居住在半山腰,全家人靠天吃飯,收入微薄,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即使父親渴望給兒子治病,卻也無力承擔高昂的檢查費用。

趙峰康,11歲,來自濟南市商河縣尹巷路廟村,1歲半時在齊魯兒童醫院查出患有腦癱。3歲做了第一次手術,5歲時做了兩年的康復訓練,後因家庭貧困沒能再堅持康復。

現在趙峰康在鎮上的中心小學讀3年級,因為行動不便,每次上體育課的時候,他只能待在教室裡。趙峰康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跟同學們一樣,一起去上體育課。

李依冉,11歲,來自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

依冉出生時就診斷為脊柱裂,1歲時曾做過手術,右腿卻因此失去知覺。

由於身體殘疾,依冉在學校飽受同學議論,但她十分用功,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醫生說依冉的病情還有治療希望,現在最迫切的就是為依冉安裝矯正儀器,以免脊椎側彎嚴重。

李嘉航,7歲,出生於商河縣孫集鄉北李家村,出生時因為缺氧導致腦癱。

治療第一年吸高壓氧就花費14萬,因為花費高昂,之後便轉到私立的康復機構治療。

劉霞每年都會帶著小佳航在濟南做康復,一待就要9個月。堅持康復7年,好在現在小佳航走路已經與正常孩子無異。只是左手還是卷縮狀,拿東西相對困難。

黃舜朝,7歲,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陽小學學生。

1歲,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貧血;2歲,父親不堪重壓,自己狠心離家出走;5年間,他3次與別人配型成功卻均殘遭悔捐;7年來,只能靠不斷輸血維持生命。今年,小舜朝與台灣一名小夥再次配型成功,卻因家庭貧困無力支付治療費而放棄。在勵基金的幫助下,小舜朝已經入院接受治療,1月份將進行手術。

李迎祥,10歲,來自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2018年8月,被確診為嗜血細胞綜合征。

2歲,母親因病去世,2017年父親出車禍,腦部受傷,左腿粉碎性骨折,為治病家裡已經傾家蕩產,全家人只能依靠60多歲的奶奶照顧。

由於嗜血細胞綜合症發病快,11月,在醫生的建議下,迎祥與父親做了配型,目前正在等待結果,但面對50多萬的手術費用,一家人不知何去何從。

李長鵬,1歲半,來自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常莊鎮,2018年春節被確診為白血病。

父親李棟是家具廠的一名噴漆工,每天都在髒亂的環境中工作。兒子確診白血病之後,他認定是自己的工作害了兒子,每天陷入痛苦自責中。鵬鵬目前正在進行第3次化療,後續還面臨著8個療程化療以及2年維持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有80%的康復幾率,但是面對高昂的醫療費,一家人陷入絕境。

張聖江,2歲,來自濟南歷城區彩石鎮南泉村,2017年9月,被確診為尤文肉瘤。

孩子父親今年44歲,年輕時曾被騙婚3次,還因此欠了外債。2014年,結識了患有精神障礙的現任妻子,兩人結婚。然而去年孩子爺爺腦血栓,花費十一萬後仍撒手人寰,如今孩子治病已經花費20萬。醫生說這個病手術後的成活率很高,但這個四口之家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再無力支付高昂的手術費用。

李逸萱,1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18年4月21日,出生僅40天就被確診為先天性心髒病。

父親李祥平,在2006年確診為尿毒症,其母親義無反顧捐腎救子。卻隻維持了李祥平10年健康,最終還是尿毒症複發。

現在李祥平為救女兒傾其所有,每天往返兩個醫院,邊透析邊照顧孩子。如今逸萱已經花費25萬,第二次手術還需要10萬元,但這位尿毒症父親已無力拿出更多的錢為女兒治療。

趙書樊,5歲,來自山東省菏澤市曹縣。2018年1月在菏澤市曹縣人民醫院被確診為白血病。

如今,已經化療3個療程,孩子病情卻由標危轉到中危,又轉到高危。短短數月,花費30多萬,化療劑量也逐漸增大,仍然沒有控制住癌細胞。

醫生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骨髓移植。然而面對高昂的移植費用,一家人陷入絕境。

魏一邢,5歲,來自來自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2018年5月21日,5歲的兒子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如今一邢化療1個療程,就已經花費6萬元。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至少要治療兩年半,本就貧困特殊的家庭陷入絕望。

而出院後,一邢也只能在醫院附近租房觀察病情,母親在家日思夜想盼兒回家。

李梓豪,7歲,來自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的山區。2018年4月19日,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如今梓豪正在進行第二個療程化療,也是容易感染的的一個療程。生病兩個月來,已經花費12萬,本就貧困的家庭早已負債累累。

然而後續還有9個療程化療和兩年維持化療,讓一家人陷入絕境。

王澤彬,9歲,來自山西晉城。2017年6月,王澤彬查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每天依靠輸血和血小板維持生命。

2018年2月,只有80斤的孫高麗給兒子捐獻了骨髓,捐獻後的孫高麗因為身體虛弱住進了醫院。

移植後的王澤彬與爸爸媽媽住在醫院附近的出租屋裡,每周要去醫院做檢查,孫高麗每次都會背著兒子步行到醫院檢查。

付梓豪,3歲,來自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2017年11月在臨沂市人民醫院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梓豪的父母是一對90後夫妻,為救孩子,當初投資40萬的店鋪,最終以10幾萬出手,但這些錢仍是杯水車薪。如今,梓豪已經歷了8個療程化療,一上藥就會發燒、嘔吐,頭髮也掉光了。後續還有4個療程化療和2年維持治療,已經壓得父母喘不過氣。

周廣澤,5歲,來自來自山東濟寧泗水縣鮑東莊村。2017年8月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不幸的是,其父親也在同月被診斷為室管膜瘤。父子倆同時住進醫院,家裡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身上,媽媽不在時,小廣澤便主動起承擔起照顧爸爸的責任。

但父子倆的手術費、醫藥費已經花費了40多萬,面對後續治療的30多萬缺口,一家人不知所措。

李子豪,12歲,來自湖北省京山縣。

子豪從小患有遺傳性腎炎,去年又被診斷出再生障礙性貧血。

父親李志祥賣了房,借了60多萬外債,用自己的骨髓給兒子做了移植手術。不幸的是,移植後出現腸道排異,術後子豪已經便血120余次,讓他生不如死。這讓一直堅強的孩子有了放棄的念頭,對爸爸說:“讓我去外面看看,能活幾天是幾天吧”。

姚雨菲,4歲,來自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新開鄉寺底村,2017年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第一個療程化療時,雨菲體內的白細胞得不到控制,情況危急,醫生說只能祈求老天保佑。

病魔折磨著小雨菲,每天哭著說疼。高昂的醫療費用又壓得夫妻二人喘不過氣,前段時間因為沒錢繳費,父親姚志強無奈之下借了高利貸。

如果你想幫助他們,可以掃描上方二維碼,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勵媒體”,後續報導請持續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