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懷孕7月招來「濕疹」大魔王,一根銀針巧「拆彈」

濕疹,又痛又癢,誰得誰知道

懷孕,又辛苦又累,誰懷誰知道

若是「濕疹+懷孕」

真是痛上加痛

播放GIF


懷孕7個月的黃女士突然就遇到了這個「大麻煩」,除了臉上「給面子」外全身上下長滿了大大小小的丘疹,還奇癢難比。對於孕婦而言懷孕本身就很不容易,還攤上這個「癢症」,黃女士病急開始亂投醫,但大部分醫院並不「買單」,孕婦治療有流產的風險,並不能打針吃藥,其他科室都委婉把黃女士拒之門外。知道中醫針灸可以免於打針吃藥,黃女士懷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針灸科。

左邊圖片為治療前,奇癢無比

右圖為治療1、2個療程後,濕疹開始攤平好轉

(濕疹都是從發病到逐漸散開的一個過程,變紅後就逐漸好轉了)

孕婦不吃藥不打針,一根銀針治好「瘙癢」

據祈福醫院針灸科寧飛主任介紹,黃女士當時是雙手摩擦著身體來到針灸科的,還頂著一個7月大的肚子,全身上下長滿了皮疹,真的很痛苦。黃女士說,在其他醫院看到她挺著個大肚子都不願意接收,因為治療大多需要打針吃藥,她這種情況並不合適。於是黃女士來到了針灸科,寧主任接診後,看到病人的情況很是心疼,並全力為黃女士施針。1、2個針灸療程後,黃女士的瘙癢症逐漸好轉,不負所托丘疹逐漸平攤不再惡化,隨後陸陸續續做了8、9個療程,她的癥狀終於緩解並得到治療,皮膚也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黃女士說:真的非常感謝針灸科,讓一個不能吃藥和打針的孕媽媽擺脫了「濕疹」的大麻煩。

隨著療程進展,黃女士手部濕疹逐漸好轉,恢復之前平滑的肌膚


濕疹原來是這麼回事!

看著紅腫一片的黃女士,不少看官又是心疼又是擔憂,究竟濕疹是怎麼回事?寧主任說,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可分為多形性皮疹,成片狀或瀰漫狀,傾向於濕潤部位,對稱性分布,易於複發和慢性化,自覺劇烈搔癢為主要臨床特徵。根據其發作情況,可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三類。

濕疹急性者可見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出結痂並存。初起為密集的點狀紅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很快變成小水皰,破潰後形成點狀糜爛面。瘙癢不能忍受,影響睡眠。亞急性濕疹為急性濕疹遷延而來,見有小丘疹兼少數皰疹和水皰,輕度糜爛,癢感較劇烈。病程可經數周而愈或轉為慢性。慢性濕疹由亞急性濕疹轉變而來,也可一發病即為慢性者,患部皮膚粗糙、增厚、觸之較硬、苔蘚化,常有色素沉著,抓痕,間有糜爛,滲出,血痂及鱗屑,病程較長,可延至數月或數年之久。

「針灸+中藥外洗」濕疹不見了!

寧主任說,黃女士的濕疹屬於急性濕疹中的濕熱證,起病急,丘疹紅腫、糜爛、浸淫成片,瘙癢不堪,或伴有身熱,大便秘結,小溲短赤,苔黃膩,脈弦數。在治療上,濕熱證以清泄濕熱為主,對濕重者,佐以健脾化濕。取手陽明、足太陰、督脈經穴為主,針用瀉法。針對黃女士的濕疹寧主任還開了一下清熱解毒的中藥用於外洗。雙管齊下,黃女士的濕疹也得到有效控制。

濕疹很難纏,但也有「針灸」這個天敵

據寧主任介紹,醫學按濕疹發病部位及其特點而有不同名稱,浸淫遍體,滋水極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稱「血風瘡」,發於嬰兒面部的稱「奶癬」,發於耳部稱「旋耳瘡」,發於手部的稱「瘸瘡」,發於陰囊部的稱「腎囊風」,發於下肢彎曲部的稱「四彎風」。其發病原因多為濕熱侵襲肌膚或血虛有熱,生風化燥,肌膚失於濡養所致。急性以濕熱為主,慢性多兼血虛。

濕疹由於發於肌表,部位多較局限,早在六十年代中,就已試用皮膚針治療,療效頗令人滿意。近十餘年來,應用穴位注射、針刺、電針等,不僅能治療各類急慢性濕疹,對一些頑固性的陰囊濕疹也有較好的效果。進一步的臨床觀察還證實,針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這可能是針針灸治療本病的機理之一。

寧主任說,在產科已確診為濕疹,並已經進入孕後期的孕婦,確定懷的胎兒健康,如有上述濕疹問題可前往祈福醫院針灸科了解,此外普通濕疹人群也可前來就診治療,試試這支不打針不吃藥的「小銀針」帶給您的驚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