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新能源車將如何發展?看2018全球電動車白皮書發布

地球人都知道,現在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已經成為整個汽車工業的未來發展必然方向。但很多人,包括我們在內對目前的電動車還是有著很多疑問和質疑。到底現在電動車發展到底怎樣?電動車真的就是未來嗎?我們真的有必要放棄燃油車去買純電動嗎?

等等一系列問題,實話說,沒有哪家媒體能給出一個足夠有信服力的結論。但最近,由國際能源署(IEA)發表的一份《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白皮書,則為以上所有這些問題,給出了一個權威的答案。

那麽這份白皮書都說了什麽?我們搞到了這份白皮書的中文翻譯件。經過整理,就有了以下內容。

全球電動車總數達310萬輛,中國是絕對主力

在這份白皮書裡,國際能源署指出,2017年全球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10萬輛,其中中國、歐洲和美國是保有量最大的國家(或地區)。而在這三個經濟體當中,中國的純電動車保有量最大,明顯高於歐洲(歐洲指代歐盟,國際能源署把它看作是一個經濟體,包含英國在內)和美國。

而且縱觀2013-2017的純電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中國同樣增長最快,遠超歐洲和美國。同樣地,無論是插電混動還是純電動車,中國的保有量、增長量和增長速度都遠高於全世界所有其他經濟體。毫無疑問,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能源車發展橋頭堡。以往我們認為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只是在追著國外,但IEA這份報告明確指出,現在中國才是火車頭,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跟著中國的新能源車政策走。

而且數據進一步指出,全球所有電動車保有量中,中國獨佔40%,美國和歐洲都隻佔剩餘份額的四分之一。而人均電動車保有量最高的挪威,全國電動車總量不到挪威全國汽車總量的6.4%,而中國的電動車總量,甚至遠未到1%,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燃料電池車美國佔世界一半份額,但仍然稀有

在我國極少被提及的燃料電池車,是另一種形式的電動車,它不依靠電池組提供動力,而依靠非常複雜的結構,把氫氣轉化為電能,再排出純淨的水,再被二次利用分解為氫和氧氣,最終實現完全利用。

燃料電池技術理論上是電動車的終極技術,這種技術沒有“電瓶車”那樣的廢舊電池回收處理汙染問題。但由於中國不推廣這種技術,這種技術在美國取得了極大成功。目前美國的氫燃料電池車佔據全球一半份額,日本緊隨其後排名第二。

但是,全世界所有燃料電池車的總數,只有7200輛而已。是的你沒看錯,7200輛,這是全世界所有燃料電池車的總數。

充電樁標準仍然不統一,中美標準競爭白熱化

在充電樁採用的接口、充電各種數據方面,目前世界上可以說是各自為政。每個主要經濟體都有自己的標準而且相互不能通用。這意味著在中國銷售的電動車去了美國有可能沒法充電,反之亦然。

在慢充方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解決辦法都是相同的:利用自己國家的家用電網供電。這點沒啥可說的。關鍵在於快充標準上。目前中國使用的是GB/T20234 DC標準,而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美國、韓國使用的都是美國IEC 62196-3標準。而印度誰都不想得罪,同時支持中美兩大陣營的充電標準。

GB/T和IEC標準是相互不兼容的,中國憑借自身巨大的體量一直不放開對IEC標準的支持。而幾個西方發達國家也抱團起來不兼容中國的GB/T標準。因此現在基本上處於兩大陣營較勁的狀態。但隨著中國純電動車市場越來越大,目前各大車廠已經開始有傾向GB/T標準的苗頭。

說到這裡紅牛君多嘴說一句,國家近幾年都在大力推純電動車,其實有一個很根源的原因就在這,中國要贏得充電標準的勝利,就跟5G通訊標準之爭一樣,這都是中美兩個經濟體爭奪世界話語權的重要一環。

電池技術發展:停滯不前

在電池技術發展方面,白皮書明確指出,目前純電動車電池技術發展處於停滯期,沒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各方面性能提升也非常有限。而且預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石墨烯電池等新技術可以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之前,電動車的電池技術不會出現什麽新變化。

後記:電動車之爭已經成為中美角力的下一個戰場

通過這份近十萬字的白皮書,紅牛君深深感覺到,目前的世界新能源車格局,就是中美纏鬥。在充電標準、電池技術等等幾乎任何一個方面,中美都在鬥得厲害。目前來看,中國取得了新型電池技術上的優勢(我國研發的量產石墨烯電池已經有眉目)。但美國仍然在快充標準上佔有優勢(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使用的都是IEC標準)。

因此雙方在新能源車上,下一步將會在充電標準和電池技術上繼續惡鬥,直到有一方完全佔據主動為止。就像現在的5G之爭一樣,這是一個還沒看到勝負的戰場,到底我們能不能贏?拭目以待吧!

(文章影片圖片來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