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影視法治四十年”專題沙龍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

10月19日下午,國家電影智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專題系列沙龍之“中國影視法治四十年:歷史邏輯與使命未來”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本期沙龍由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貓眼研究院主辦。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電視台原台長趙化勇,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秘書長明振江,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國家電影局辦公室副主任黃治,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中心主任、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會長易繼明,國家電影智庫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正山等嘉賓出席沙龍。北京電影學院老師程麒台主持活動。


與會嘉賓圍繞“中國影視法治建設的歷史”、“中國影視法治的經典案例和關鍵事件”、“中國影視法治的困境和難題”、“中國影視法治化的未來路線”等主題,從不同領域和維度發表了見解。


圖片 1.jpg

(沙龍現場)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是電影法治建設的裡程碑,標誌著國家電影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中國電影在過去四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票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這值得慶賀的。與此同時,電影領域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國家電影智庫,就是要做決策的支撐,企業的前驅,人才的搖籃。我們組織沙龍,也是希望凝聚學界和政界有識之士的智慧,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共同為中國電影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為中國電影的未來多做貢獻。


圖片 2.jpg

(侯光明)

   

    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從製片的角度回顧了中國電影法治建設的歷程,認為《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一年多來,中國電影繼續保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同時也還存在配套措施和細則的缺乏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影網融合給電影產業帶來新天氣的同時也出現了新問題,比如對網絡電影的審查管理,網絡售票的管理等等,需要抓緊研究完善法治和加強依法治理。


圖片 3.jpg

(明振江)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充分肯定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電影法治化的成績。他重點談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市場化與法治化的關係。他認為,中國電影產業繁榮發展,離不開老一輩電影人奠定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及法治化等三個因素;第二,產業發展與法治建設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化的路線呈現出產業政策與法治建設齊頭並進的發展邏輯;第三,行業自律規範管理。一是強化行業自律,推動會員部門依法經營、規範經營、誠信經營。二是建設信用制度,比如依據主管部門的規範性檔案建立曝光通報製裁制度。三是聯合片方和有關部門依據合約法等有關規定,對嚴重違法違規部門進行約談、罰款、停供影片等處罰。他強調,要盡快頒布《電影產業促進法》配套政策和細則,建立和完善監管體系和執法體系,同時加強普法宣傳和法治宣傳教育。


圖片 4.jpg

(韓曉黎)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電視台原台長趙化勇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得益於國家的良好政策,中國電影和電視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影視行業的法律法規建設相對滯後,行業審查尺度不一。雖然電影有了《電影產業促進法》,但配套的政策法規實施辦法還未完善。為此,他呼籲有關部門盡快為電影電視制定相對完善又較易執行的法律法規,在政治方面、藝術方面、技術方面和經濟方面都確立規範和標準。


圖片 5.jpg

(趙化勇)

 

國家電影局辦公室副主任黃治以“法治·改革·電影夢”為題,從三個維度展開發言。第一,回望與思考。他從國家巨集觀層面對電影發展的影響出發,把中國影視法治四十年劃分為1978-1996年、1997-2012年、2013年至今三個階段,伴隨著整個國家的改革和法治進程,電影法治不斷取得成果和進步,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通過和施行具有裡程碑意義。第二,感受與認識。他認為《電影產業促進法》是電影改革的內在要求和必然結果,完成了從計劃向市場的轉變,從事業主導向產業主導的轉變,看待電影、電影法、電影法治和電影問題需更加長遠的目光。第三,問題與機遇。徒法不能以自行,還有大量建章立製、普法執法的工作要做。他談到社會經濟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發展也給中國影視法治帶來了變數和挑戰,電影人需心懷電影夢砥礪前行。


圖片 6.jpg

(黃治)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在發言中談到,僅有《電影產業促進法》是不夠的,電影產業從投資到創作再到知識產權都存在規範的缺失。她以影視劇中的音樂、道具等使用不當為例,分析了創作者法律意識缺失造成的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結合現實司法案例,張平從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方面提出了專業的意見,闡述了影視從業人員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的重要性。


圖片 7.jpg

(張平)

 

愛奇藝副總裁、CEO特別助理李岩松結合愛奇藝成立以來與好萊塢打交道中涉及的法律問題的經驗,以及由愛奇藝等網站發起的中國網絡影片反盜版聯合行動相關情況,講述了愛奇藝在數字版權管理系統構建中的努力。他還談到愛奇藝今年關閉了前端流量的考慮,認為其目的在於遏製收視率造假事件,推動健康純粹的影視行業環境的形成等等。


圖片 8.jpg

(李岩松)

 

博納影業集團法務總監劉瓊結合博納運轉與發展的相關情況發表了對於影視行業法治化的看法。她認為,法律法規對電影的發展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也促使電影行業在產品結構和行銷模式方面發生變革。同時,她提到影視行業的法律還存在改善太空:一是要改善電影行業規範檔案較多、配套法規相對不足的現狀;二是要改善行業政策規範落地困難的狀態;三是要重點圍繞互聯網盜版加強法規制度建設。


圖片 9.jpg

(劉瓊)

 

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中心主任、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會長易繼明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行業出現了三個方面的轉型:一是大環境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變;二是內容上從樣板戲轉向多元化表達;三是創作上從藝術作品到大眾娛樂的轉變。與此相對應,我國的電影法治建設也應加快步伐,除了電影法以外,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民法裡關於電影從業人員肖像的立法等,應該有一個綜合性配套性的法律。再者,電影行政管理體制有待理順,管理模式仍需調整。他還談到鼓勵影視行業創新應配備相應的發展太空,以便與國際交流接軌。


圖片 10.jpg

(易繼明)

 

中國政法大學中美法學所所長、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承韙從法理角度梳理,總結了中國電影法治三個維度的重大突破:一是從事業到產業;二是從管理到促進;三是從條例到法律。他認為,中國電影法治的發展,要從形式上,有助於未來電影法按照產業的邏輯或行業的規律安排體系;從法源上,則可以將行業習慣和慣例在更大程度成為整個電影領域有約束力的檔案。


圖片 11.jpg

(劉承韙

 

北京理工大學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毅從電影法的內容、電影產業相關法律、電影娛樂法學教育和規劃以及電影法治主體等幾個維度進行了發言。他強調,電影法治推進的主體不應局限於一般的電影從業者或者立法司法機構,而應是以全社會為部門的一個多元化、全局性的主體。在互聯網時代,行業內部各個主體應該規劃與完善自身內部機制,學術界應該為整個行業發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推動整個電影行業跨入更高的台階。


圖片 12.jpg

(劉毅)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林天強以“網生代電影未來與幸福數字經濟學”為題做了發言。他認為《電影產業促進法》頒布後,中國電影蓬勃發展與製片業在法治規範下的良治新風,增加了投資人的信心。規範的法治,有助於中國電影類型與境內外合作製片模式的形成,將產生更多優秀的作品。他還結合對科幻電影類型的發展梳理,建議行業以全球治理的觀念講好中國故事。


圖片 13.jpg

(林天強)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學所副研究員吳峻結合國外電影法展開話題。他認為,第一,法國、德國等國家促進本土電影的基本手段依托內部反哺機制,我國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可以在從播映環節到製片環節的回哺方面進行設計。第二,電影行業公共道德門檻低的現象亟需改變。第三,應提供與電影投資豐富相匹配的專業投資機制。第四,行業自律機制亟需加強。他建議更好地發揮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的作用,利用好專資辦的數據和資訊,推動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


圖片 14.jpg

(吳峻)

 

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教授做了總結發言。貓眼電影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鵬、歌華集團影視總監李豔、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副會長武玉輝、博納影業集團法務經理徐海松和王娟萍、國家電影智庫研究員慕玲,以及北京電影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沙龍。


圖片 15.jpg

(與會嘉賓合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