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花錢不存錢才是中美貿易失衡症結所在

騰訊證券訊 美國先是要對鋼鐵和鋁徵收可觀的關稅,繼而又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商品的關稅,讓人們越來越擔心大規模貿易戰爆發的可能性。然而,前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魏尚進卻在報業辛迪加刊文提醒大家,美中貿易的最大威脅其實不在這些地方,而在於美國不久前的減稅,後者預計將使得美中貿易赤字年均增加1000億美元之巨。以下即魏尚進的文章:

川普政府宣布,美國將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對中國進行製裁,在兩國的深度貿易糾紛中上演了新一輪的炮轟。早些時候的3月8日,川普曾經宣布要對中國的鋼鐵和鋁課以重稅,一些觀察家斷言,這樣的做法將給全球貿易系統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不必說,川普政府的這些做法,以及媒體對這一切的高調報導,已經嚇壞了投資者,但實際上,就加劇中美貿易緊張而言,美國國會日前通過的減稅法案其實才擁有大得多的影響。在大家都充分認識到這種影響的重要性之前,雙邊貿易關係只能進一步惡化,而非好轉。

新的稅法將使得美國政府的赤字在未來十年內增加1兆到2兆美元,這一國民儲蓄的缺口是難以由私營部門的儲蓄增加或者投資減少抵消掉的。

這一點對於貿易,尤其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有著怎樣的影響,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美國的所謂經常账赤字等於總投資減去私營部門與政府的總儲蓄,而新稅法顯然意味著經常账赤字將會再度猛增,未來十年可能增加2兆美元之多。相應地,美國貿易赤字也將猛增,預計對華雙邊貿易逆差每年將增加5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

當這樣的局面發生,美國的政客們總歸要找個指責的對象,而中國便成為了最可能的替罪羊。若真是這樣,則被川普吹噓為“美國人民的勝利”的新稅法便將徹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而其體現形式便是貿易關係愈加緊張。儘管迄今為止,對於新稅法和美國貿易赤字增加兩者之間的關係,大家尚未有深刻了解,但是其影響卻將綿延到未來許多年。

誠然,考慮到那麽多侵犯專利和商標的實例,川普要求中國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自有其合理的一面。與此同時,在包括能源和電信等領域,中國也要求外國企業與自己的中國夥伴共享專利,以此作為市場準入的前提。可是,要中國政府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全可以通過雙邊談判或者在世界貿易組織內部的訴訟來解決,這才是更穩妥的方法,而且也是有希望的。

近年來,中國在創新領域不斷取得進步,也是讓人對這種穩妥解決方案的前景做出樂觀判斷的理由。簡而言之,中國企業一樣將成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獲益者。在過去,外國企業創新而中國企業模仿,所謂知識產權保護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單向度的行為,獲益者只能是外國企業。

可是,現在局面早已發生了變化。許多中國企業也在創新,他們不但在本國,也在美國獲取專利。諸如大疆和華為等中國公司,就創新而言並不輸給美國同行,事實上,中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們也正在國內大力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事實上,中國迫使跨國企業進行技術轉移的需求正在不斷削弱,而中國企業正在日益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受益者,與以往相比,美中兩國在這方面正在變得越來越容易達成共識。

當然,這並不是說談判就是一樁輕鬆的任務。首先,中國可能會將他們的政策視作是應對本土勞動力成本提升的必需,以及針對美國高科技出口限制的對衝措施。伴隨工資的不斷上漲,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現在已經高於印度、孟加拉和越南,因此向著技術上更加複雜的生產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如果中國企業不能從美國買到高科技產品,他們自然也就有了更強烈的理由去開發自己的技術。

談判的第二個挑戰——如果出現的話,則來自於美國企業界支持力度的削弱。在過去,諸如波音、卡特彼勒、通用電氣和思科系統等都在以溫和派的語調發聲,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成為了中國巨大市場和廉價勞動力的受益者。不過現在,生意場上的局面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們更多會將中國企業視作了競爭對手,不但與他們在中國國內市場上競爭,還與他們在全球市場上競爭。

如果不能妥當處置,這些因素就可能造成一個惡性循環。美國對華科技出口受到的限制越多,中國就只能越發推動國內科技發展。反過來,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越強大,美國企業就越不會樂於幫助這些競爭對手進入美國市場。

不過即便如此,如果這個貿易謎題的要點能夠得到充分的揭示,雙方就知識產權問題達成重大妥協的可能性就不會消失。對於中國而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絕不是零和遊戲,相反,兩國都將成為更有力保護的獲益者。

問題是,那個最大的謎題,卻幾乎沒有人提及。如果中美無法就解決美國持續膨脹的貿易逆差的有效方法達成共識,那麽,哪怕今天在若乾重大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到了明天,一切就又可能變成徒勞。

中國貿易盈余和美國貿易赤字最終反映的是兩國分別的儲蓄與投資失衡。兩國政府正在考慮的諸多非市場的“貿易措施”或許會讓雙邊貿易失衡下降,但同時也會使它們與世界其它國家的失衡加大。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解決方法將令兩國及世界其它國家的消費者甚至企業蒙受損失。中國提高居民消費、美國提高國內儲蓄才是更可持續、更有益的方向。

歸根結底,中國的貿易盈余也好,美國的貿易赤字也吧,其實是體現了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失衡。兩國政府目前所考慮的,其實屬於非市場手段的“貿易救濟政策”或許會一時讓兩個經濟體間的貿易失衡得到緩解,但代價卻是在全球層面上造成更嚴重的失衡。這只能讓兩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和企業的處境惡化下去。(費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