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細數《知否》爛尾“三宗罪”,劇迷恨到要給編劇寄刀片

2月13日,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但最後一集很難讓人滿意,原因很簡單,由於湖南衛視胡亂剪輯,最後一集只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長,實在是太短了,觀眾還沒看過癮,就感覺草草結束。

於是,和以往的熱播劇不同,《知否》大結局沒有引起太多的討論,有不少網友表示,朋友圈沒有熱議,不過身邊看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都沒有什麽討論的動力和興趣。還有網友直接說,想給編劇寄刀片,想給剪輯寄加特林。從大結局的最後兩集來看,,至少有以下三點足以表明《知否》爛尾。

1、太后和皇帝之爭草草收場

《知否》為了營造出較大的格局,除了圍繞盛家、顧家兩個大家族的家長裡短,也一直在嘗試和朝堂、禮治等元素相聯繫,當時小公爺堅持要迎娶明蘭,結果因為父親被邕王軟禁,一家人都危在旦夕,母親去求當朝皇后都沒有辦法,最後只好就范,娶了邕王的女兒。

結果搞政變時,小公爺的母親眼看邕王一家被殺,只能裝瘋逃過一劫,加上之後顧廷燁救駕,解除政變危機,這一系列的劇情跌宕起伏,非常過癮,可以說是《知否》的一個高潮了。

按理來說,新帝繼位,皇后變太后,雙方奪權你來我往,到了最後太后心生讓皇帝退位之心,兩個人本來在朝廷裡就實力相當,二者的權力鬥爭應該掀起全劇最大的高潮,結果皇帝利用顧廷燁這顆妻子,隨隨便便就破了計謀,讓太后徹底退位,把一個可以營造高潮的好機會就這樣浪費掉了,真的是很失敗了。

2、小秦氏死的太隨便

《知否》最看重、一直在強調的是什麽?尊卑、禮法、明確的階級劃分,嫡出和庶出有雲泥之別(明蘭就在這一點上一直吃虧),孝敬長輩是對人最大的約束(天不怕地不怕的顧廷燁也束手無策),有頭有臉的人最怕鬧家醜,所有有事兒往往忍氣吞聲,比如墨蘭和梁六郎私通,盛老爺子只能同意兩家親事;朝堂上顧廷燁被小秦氏、白家、曼娘連番誣告,還是堅持不把祖母被下毒的事說出來,為的就是不讓家族蒙羞。

在這樣的環境下,顧廷燁很小秦氏恨的咬牙切齒,也還是要生活在一塊,任憑對方使毒計一次次害自己,也不能殺之而後快。所以,當小秦氏知道顧廷燁沒死,為什麽要那麽絕望選擇放火自盡?以她的為人,肯定是要再搏一下的,和顧廷燁在家打嘴仗也好,鬧上朝堂也罷,她不會輕易服輸。作為顧廷燁和盛明蘭的最大對手,就這樣草草結束,不過癮。

3、墨蘭和其他配角都沒有交代

除了太后和小秦氏兩個大反派,向顧廷燁和盛明蘭下過毒手的還有不少,按理說前面有害人的戲份,後面就應該有相應的收尾,這樣才算完整,也才算圓滿。然而《知否》可以說是虎頭蛇尾了。

最典型的是墨蘭,和明蘭鬥了這麽多年,但關於她的結局基本沒怎麽交代,她到底是被梁六郎休了還是怎麽回事?作為娘家,多少應該表個態把?最後一場戲,就這樣變乖乖女,並且明蘭和祖母還原諒了她?狗改不了吃屎,壞人肯定是要壞到最後,給墨蘭草草洗白,說服力在哪?

當時在朝堂上陷害顧廷燁的,白家人已經死了,那個構陷顧廷燁、孩子兒子的曼娘呢?她去哪了?完全沒有表示。小秦氏是死了,但另外幾房的人呢?也完全沒有任何表示。不少最後應該交代的人物,就這樣草草略過了,這不是爛尾是什麽?

不過,平心而論,結尾的大方向是對的,在當時的社會體制和風氣下,很多人都要無奈的接受既定的現實,高層的政治鬥爭,吃虧的永遠是下面的棋子,皇帝不可能真的把太后賜死,那樣他就要擔上不忠不孝的罪名,所以讓太后出宮頤養天年是對的;明蘭也不能把墨蘭怎麽樣,畢竟是自己的妹妹,她也要顧及自己的形象。但是這樣一個不過癮的結尾,確實有點敗了電視劇的好感,對於這樣的結局你滿意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