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腳氣長在手上了!怎辦?用這種草一熏就好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串雅內外編》、《現代中醫皮膚性病診療大全》、《中華臨床中藥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對於真菌感染所引發的腳氣 ,我們現代人都很熟悉了。但是,如果因為腳氣瘙癢,而用手去抓撓,則很可能讓雙手也被傳染上。於是,就生成了手癬。說白了,就是通過傳染,腳氣長在了手上。

這個時候,可就尷尬了。患者表現多為三種類型。一種,就是出現在指端和腹側的小水泡。皮損不斷蔓延 ,甚至可能蔓延到手指甲部位,形成甲癬。第二種,就是患處出現潮紅色的斑片,境界清楚,局部糜爛濕潤,經常還會流水出來。第三種,就是患處皮膚肥厚粗糙,有鱗屑。局部還會皸裂疼痛,冬天裂口很深。這種手癬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則容易讓手指失去彈性,以至於屈伸不利。

這個情況怎麼辦啊?在這裡,本訂閱號給您說一個簡單的辦法。這個辦法,至少在清代,是在民間頗為盛行的。這就是用艾葉。

原文如下:新蘄艾四五兩,將水三四碗,煮五六沸,入大口瓶之內盛之,用麻布雙層縛瓶口,將手心放瓶上熏之,如葯冷再熏,如神。翻譯過來,就是取新鮮的艾葉四五兩(大約150克),水三四大碗,煮沸五六次,然後把藥液倒入較大的口瓶之中,用布綁覆瓶口,然後將手放在瓶口處熏。這樣就可以調治了。

這個辦法源於哪裡啊?源於《串雅內外編》。它是清代醫家趙學敏編著的。這裡面所記錄的,都是當時「走方醫」常用的單方。什麼是「走方醫」?它其實就是對江湖上沒有固定行醫地點,靠醫術糊口的江湖遊醫的蔑稱。這類人在更早的時候,一般都會帶著一副鈴鐺走街串巷,所以也被稱作「搖鈴醫」。雖然這類醫生在當時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們的醫術在有些時候,是值得肯定。尤其是他們的一些單方驗方,由於有著廣泛的實踐基礎,因此頗具科學性。相傳,李時珍的父親,就是一味「搖鈴」的遊醫。

那麼,這個艾草熏蒸患處的辦法,到底能不能治療手癬呢?答案是肯定的。

艾葉這味葯,源於《名醫別錄》,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如肝經、脾經和腎經。它固然可以溫經散寒、止血止痛,但是其枯燥殺蟲、辛溫除濕的作用,也很明確。所以說古代常用艾葉來除濕止癢,治療皮膚濕疹瘙癢、陰瘡疥癬等疾。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艾葉的水浸劑和煎劑在體外,對多種致病菌和真菌,都有抑製作用,其中煙熏之法抗菌效果尤為明顯。所以說,用艾葉水煎外治熏蒸患處,的確可以起到抑菌作用,除濕殺蟲,有利於患處恢復。

所以說,一些古老的民間土辦法,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它們是有著一定科學道理的,更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本訂閱號微信平台sywmz2014開放,歡迎您參與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