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不好,會出現「3黑」「1疼」,每天做好「五個字」,腎好你更好

腎是一個「超級器官」,是我們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它的辛勤付出,讓我們血液中的垃圾一掃而凈,保證了身體的健康。

但是,有時候腎臟也會出毛病,如果,我們可以更早的發現這些變化,那麼就可以及時的預防治療,保護腎臟健康!

腎不好,會出現「3黑」「1疼」,切莫忽視

1、眼圈變黑。早上起來如果發現自己的眼圈發黑、臉色晦暗,說明腎臟負擔太重了,因為身體內多餘的水分排不出,所以才會有"熊貓眼"。

2、鼻子脫皮變黑。如果鼻頭髮暗、枯燥脫皮,則是縱慾過度,身體已經消耗過多津液和正氣,應該好好養腎了。

3、耳朵變黑。耳朵與腎臟有很大關係。如果,耳朵變黑則是腎氣衰敗的跡象,這類人群多半還有怕冷。如果耳朵發紅則多半體內循環不好。

《黃帝內經》認為「黑屬腎」,「腎色黑」。凡是鼻頭變黑、眼圈變黑、耳朵變黑都是腎不好的表現。

腎不好,身體這1處會「變疼」

即:經常腰疼。

腎不好的人,很多都會出現腰部酸痛的情況,男性還可能會引起生殖系統方面的病變;女性則會出現腰部不能夠用力的癥狀。

每天坐好「五個字」,腎好你更好

第一個:吃

——吃點黑,更強壯。

中醫講,黑色入腎,所以,經常吃點黑色食物,有助於腎臟健康。

其中,黑豆,黑芝麻、桑葚,是不錯的選擇。

黑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不僅形狀像腎,還可補腎強身、活血利水,特別適合腎虛者。

黑豆煮茶飲、煮粥、煲湯,都是不錯的食用方法。

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經常吃一點,有益腎臟健康。

黑芝麻,可以直接嚼食,或者做黑芝麻糊、煮黑芝麻粥、涼拌菜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桑葚,營養價值極高,中醫藥典籍記載,桑葚可滋肝、補腎、滋陰、養血、黑髮、延緩衰老。

桑葚可直接食用,亦可泡水喝,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個:喝

——少喝酒,常飲茶。

想要保護腎臟,一定要少喝酒,常飲茶。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傷肝,其實,喝酒同樣對腎臟不利。

酒精,會影響機體中氮的平衡,增加蛋白質的分解,增加血液中尿氮素的含量,便會增加腎臟負擔。

如果,本來就有腎臟疾病,或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人,喝酒更容易導致癥狀加重。

所以,保護腎臟,要少喝酒,莫貪杯。

腎臟,害怕喝水少,所以,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在喝水的時候,加點草藥茶,護腎排毒,效果更佳。

用「葯食兩用」的小植物,龍鬚,蒲公英根,尾參,玫瑰花,碾碎後,做成龍鬚尾參茶,每日泡水代茶飲,比白水好喝,比飲料健康,還能護腎排毒

龍鬚,俗稱玉米須,入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等作用,可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可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於改善慢性腎炎,促進腎臟排毒。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可以促進排毒,減輕腎臟負擔!

尾參,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裡面記載:「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玫瑰花中和調節之用。

這樣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促進腎臟排毒,有利於保護腎臟健康

第三個:泡

——熱水泡腳,促循環

用熱水泡泡腳,溫熱腳部,有助於腎臟健康。

腳底,有人體幾十種穴位,對應著人的內臟和器官,用熱水泡腳,可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腳底的穴位,有助於促進腎臟健康。

腳底上,具有腎經上的要穴,泡腳,可以對腎起到一定的好處,堅持泡腳可以補腎。

泡腳水,溫度38℃-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還可以用生薑水泡腳,可驅寒,溫腎助陽,只需把生薑洗凈後拍碎,然後,煮成生薑水後,和熱水混合即可。

亦可用肉桂花椒水泡腳具,溫腎助陽,對於因腎虛所致的四肢浮腫,具有緩解作用。

泡腳後,按揉足心,對腎臟亦有好處。

第四個:搓

——搓腰眼,強腎氣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經常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腰肌耐力。

腰眼,居「帶脈」,是腎所在部位。

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腰眼,可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中醫普遍認為,用掌來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疏通帶脈,強壯腰脊,亦可固精益腎,延年益壽。

位置:位於腰部第三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方法1: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再向上摩擦,上下來回揉搓,至皮膚微紅,有熱感為宜。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方法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

每次3~5分鐘左右。

第五個:

——抖動身體,激發腎氣

「一日抖三抖,能活九十九」!

抖動身體,可活絡身體的微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器官組織的保健功效。

其中,通過身體抖動,按摩腎俞穴,可激發腎氣,起到養腎的作用。

站立,挺胸,兩眼微閉,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雙手握拳,拳心虛空,拳背輕貼腎俞穴,以腳跟和膝蓋為軸,利用抖動按摩穴位

雙拳不要故意動,只是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來帶動雙拳進行反覆摩擦穴位。

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可激發腎氣,起到補腎的作用。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