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難過……海綿寶寶沒有爸爸了

早上聽到一個噩耗。

海綿寶寶的創造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於當地時間26日去世,享年57歲。

陪伴我們長大的海綿寶寶再也沒有爸爸了...

2018的冬天對於許多80後、90後來說都似乎有些殘忍。

他們剛剛為失去金庸的武俠江湖而慨歎,緊接著就被奪走了史丹·李的漫威宇宙。

而現在,童年裡那個永遠充滿陽光的比基尼海灘似乎也要說再見了。

永遠記得《海綿寶寶》亙古不變的那個開頭——

“Are you ready”,準備好了嗎,孩子們?

我們好像總在迫不及待地回答“Aye Aye Captain”,卻不知道這一天真的到來時,卻已經沒有機會再say no…

事實上,史蒂芬·海倫伯格從去年3月開始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漸凍人症”,在與病魔抗爭一年多以後,他還是沒能將它打敗。

年初,《海綿寶寶》曾經傳出即將在3月停播的消息,不知道與史蒂芬·海倫伯格的身體狀況是否有關。

當時海綿寶寶發了這樣一條推特:“不幸的是,我們的節目會在近期迎來最終結束,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非常感謝全世界這些年支持我們的人,沒有你們的話,這些都不可能實現。”

但隨後官方微博又澄清說並不會停播,2019年會再次歸來。

只是,這一次我們還能等得到第12季麽?

他和他的比基尼海灘

根據海綿寶寶的駕照顯示,他出生於1986年7月14日。

如今已經32歲了。

其實,史蒂芬會創造這樣一個豐富的海洋世界也是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還擔任過海洋生物學講師。

而且,和海綿寶寶一樣,他也曾經在海洋餐廳當過廚師。

海綿寶寶身上大概也有他自己的影子。

在形象上也跟史蒂芬小時候的照片幾乎一模一樣。

史蒂芬對海綿寶寶構思最初是產生於1984年的一本叫做《The Intertidal Zone》(潮間帶)的漫畫書,裡面展現了各種擬人化海洋生物,很多都是《海綿寶寶》中角色的原型。

漫畫的主角之一“Bob the Sponge”就是海綿寶寶的前身。

但在叫海綿寶寶之前,他最早的名字其實叫“SpongeBoy”,海綿男孩。

到了1997年,海綿寶寶終於誕生,1999年,動畫版正式播出。

而海綿寶寶最為特別的笑聲是這樣來的:海豚的聲音 + 海鷗的聲音 + 不斷用手擊打喉嚨。

這樣設定的初衷一是為了獨一無二,二是為了讓觀眾可以在聽到笑聲後可以聯想到海洋。

整個故事的腳本也不是一集一集規整寫好,而是由動畫師們討論的笑話得來。

編劇會把他們的笑話收集起來,這些零散的段子就成了《海綿寶寶》的創作大綱。

他們還會玩文字接龍,一個人寫下一兩行文字,下一個人接著將故事講下去,直到填滿整張紙。

史蒂芬認為:“對搞笑動畫來說,好玩的東西一旦寫成腳本,有趣的元素就不見了。”

而這樣的方式則能最大限度激發團隊的創作靈感。

故事編輯Williams說:“最後我們會讀這個故事,很多時候是沒邏輯的,但真的很有趣。”

就在去年史蒂芬被確診為ALS之後,他還發表過聲明說自己不會停止創作,“任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只要可以,我會繼續創作《海綿寶寶》以及追隨我其他的熱情”。

動畫中的現實意義

其實,《海綿寶寶》這部卡通片之所以會在成年世界也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它除了是一部輕鬆的喜劇動畫之外,還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

比如在第九季第二十二集關於留言板的故事,就映射了現實生活。

蟹堡王迎來了一位客人,她跟蟹老闆說想要告訴每一位客人蟹皇堡有多少吃

海綿寶寶提議可以在餐廳掛一塊留言板,讓比基尼海灘的所有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心聲

越來越多人來留言板自由表達

但與此同時,也慢慢有不同的聲音出現:“當我吃的時候,我有一種黑壓壓的感覺。”

在看到這條留言之後,突然像洪水打開了閘門,各種謠言,甚至是對海綿寶寶、章魚哥的惡意中傷也洶湧而來。

直到抓到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派大星,大家才發現,原來整件事從一開始就是個誤會。

派大星說吃了蟹皇堡覺得黑壓壓,實際上是指肚子裡面飽飽的,所以黑壓壓。

而後面跟著這條洶湧而來的負面留言,只不過是借著這個由頭把自己的黑暗情緒發泄出來。

僅僅是幾分鐘的故事內容,卻傳遞出了十分豐富的隱喻,比如網絡暴力:有時候網絡暴力就起源於這些被無限誇大和誤讀的細節;而網絡在為大家提供自由表達空間的同時,也因為它的匿名性而有可能成為暴力滋生的溫床,“施暴者”自以為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所以才愈演愈烈。

《海綿寶寶》雖不進行任何說教,但它卻將現實生活影射在了誇張的喜劇動畫當中,孩子從中獲得快樂,成年人也同樣能夠汲取力量。

海綿寶寶,深海裡的一道光

不過,除了社會意義之外,《海綿寶寶》受歡迎的最重要原因其實是它所傳遞出的正能量。

動畫大電影的導演、編劇保羅·蒂貝特在接受採訪時說:“有時候我特別不想上班,但當我到了工作室看見海綿寶寶,心情就會振作起來,寫起段子來愛意滿滿,看吧,這又是美好的一天。”

其實,海綿寶寶就是生活當中的一面鏡子,照射出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雖然逃不過被蟹老闆剝削的命運,但他依然努力工作

甚至是上班打卡率鋼彈99.99%,獲得過數百個月“優秀”的好員工。

每天早上從菠蘿屋裡出來,他都會深吸一口氣,然後精神抖擻地說:“多美的一天呐,陽光普照,波光粼粼,貝殼快樂地叫著,真安寧。”

他有一個整天對他說嫌棄的朋友章魚哥。

但即便每天被嫌棄,海綿寶寶也從不會感到頹唐。

因為他知道,這位嘴上說嫌棄的朋友,實際也最離不開他。

他還有另一位看起來傻傻的朋友派大星。

但派大星卻在所有人都放棄海綿寶寶的時候,選擇留在他身邊。

這些難道不也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嗎?

你看,海綿寶寶和我們一樣,過的也是一樣兩點一線、庸庸碌碌的重複生活。

但他卻仿佛永遠感受不到循環往複當中的枯燥,反而總能通過自己的態度讓生活變得沒那麽相同。

因為史蒂芬在創造他時,就希望他可以是一個永遠的樂觀主義者,一個孩子般的角色,所以海綿寶寶在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一面。

就連比基尼海灘都是快樂的。

明明現實中進行過23次核試驗,但在卡通片中,這篇海灘卻只有笑聲。

或許,這也正意味著,即使生活不斷以挫折和苦難去磨礪我們,但只要我們心中有光,就可以建造一座隻屬於自己的心靈烏托邦。

所以,雖然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了另一個世界,但《海綿寶寶》教會我們的生活態度卻並不會因此而消失。

-------------------------------------

派大星:他去哪兒了?海綿寶寶

海綿寶寶:老夥計告訴我,他要去另一個地方。

派大星:他為什麽要走?

海綿寶寶:他說那個地方,還缺一個給孩子帶來快樂的人,他可以帶著孩子們抓水母,做蟹黃堡給他們吃。

派大星:嘿,我現在就開始想念他了。

海綿寶寶:我也是。

嘿,海綿寶寶。

嘿,派大星。

我們也和你們一樣想念...

最後一句

希望《海綿寶寶》第十二季也會如約而至。

(部分資料來自@海綿寶寶SBSP@WeLens,其余來自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與橘子君聯繫)

關注/星標橘子娛樂你會看到:

"錦鯉出沒"

人間不值得 但「星標橘子」很值得

做人嘛 最重要就是開心啦~

來!請你跟我這樣做!

... ...

現在可以掃描關注了 !!!

(看在錦鯉的份上,點個讚再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