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石一句話“惹怒”年輕人:富人的傲慢,與窮人的辛酸

01

最近,王石在一檔採訪中說的話突然火了,只是這次的火卻燒到了他自己。

王石教育年輕人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太急躁了,整天只想著賺錢,勸年輕人應該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公益或者探險上去。

他舉例說他朋友的女兒在高考前突然不想上大學,要和父親去登山,後面又想讀書了,考上了杜克大學,而就是這個登山的經驗,讓她被麥肯錫錄取了。

所以他得出了上面的那個結論。

王石的這個言論,看起來邏輯好像是沒錯的,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中國的普通家庭,又有幾個人能夠有條件不去考慮賺錢,而是先去探險或做公益呢?

又有個幾個家庭的孩子,能夠不去考慮上大學,而是先去登山呢?

然而就是這個言論,讓王石引發出巨大的爭議,網友們一片罵聲:

鳳凰網財經發動了一個投票,絕大部分網友都投了反對票。

如何評價王石的這個觀點?

很簡單,我們先看看王石自己年輕的時候是怎麽做的。

王石初中畢業之後,他沒有忙著去做公益,也沒有先去完成他的爬山愛好,反而是先去了部隊當兵;

等他退伍回來,他也沒去爬山做公益,而是去了鄭州鐵路局修鍋爐;

部門推薦他上了大學,但他大學畢業之後,依舊沒有選擇爬山做公益,反而又去了廣州鐵路局做技術員;

後來技術員不做了,他又跑去從事招商引資的工作,此時爬山做公益依然不在他的計劃之內;

接著工作不做了,他想到倒賣玉米創業,賺到一筆錢之後,王石成立了萬科,這時候他還是沒去爬山做公益;

很快,萬科完成股份製改造,成功掛牌上市,王石成了身價不菲的富豪…

名也有了,利也有了,王石終於想到了年輕時的夢想,他開始爬山做公益了。

這時候他站出來勸那些還在溫飽線上奮鬥的年輕人:你們不要太急著賺錢,趁著年輕多做點公益,到處爬爬山才算對得起人生,你看我一個朋友就…

年輕人倒是想爬山做公益啊,可是錢從哪兒來呢?王總您給嗎?

其實,就在今年上半年,王石也曾經勸過年輕人40歲之前別買房,他說因為買房會把自己限定住。

但是以目前大多數年輕人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工資漲幅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要是不早點買房,辛辛苦苦奮鬥多年,可能最後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

如果這些年輕人再放棄賺錢去爬山,到了那個時候,租不起房子,房東可不見得會被他們的爬山精神打動。

王石什麽都有了,他當然可以說自己熱衷於公益還是爬山,然而他的這套觀點,卻無法照搬到大多數年輕人的身上。

還記得那個小故事嗎?

在飛機上,鸚鵡罵空姐,然後豬也學著鸚鵡一樣去罵空姐,最後空姐發怒,把豬和鸚鵡都趕下飛機。

然後鸚鵡可以揮動翅膀,而豬卻摔死了。

有錢人和沒錢人所掌握的資本是不一樣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王石的經驗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對於一個連溫飽都成問題的人來說,他所想的,是怎麽才能把更多的錢揣進自己的口袋裡,怎麽增加安全感,而不是追尋所謂的詩和遠方。

在生活面前,普通人不得不低頭。

02

夢想和現實,往往隔著一條驚人的鴻溝。

看過一部十分扎心的短片——《出路》,簡而言之就是跟蹤孩子的成長軌跡,然後再看多年之後她們變成了什麽樣子。

她叫馬百娟,甘肅一個山村裡的小姑娘,家中一貧如洗,全家每年的開銷不到50元。

她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和父親趕著羊群上山。

她的夢想,是能夠去北京上大學,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然後找一份月薪1000的工作,買很多很多的麵粉,因為家裡的面總是不夠吃。

她叫袁晗寒,出生在北京,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她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住著房前有竹子,屋後有泳池的別墅。

她所擁有的,正是馬百娟所夢寐以求的,但是她不想讀書,她的夢想是想要擁有自由,自己做點小生意,或者去歐洲旅行。

那麽後來這兩個小姑娘變成了什麽樣子呢?有沒有實現自己的想法?

7年之後,紀錄片的攝影組再次找到他們。

在馬百娟家裡,她父親覺得女孩子讀書沒什麽用,後來讓她輟學去縣城打工。

因為年紀太小,兜兜轉轉,並沒有找到什麽好的工作,最後她只能又回到村裡面。

再後來,16歲的她嫁給了村裡面的人,早早地結婚生子。

夢想走出大山的馬百娟,最後還是困在了農村裡面,才18歲的她,嬉笑著和同村的女孩比誰的孕肚更大,曾經的夢想也早已煙消雲散。

那袁晗寒後來變成什麽樣呢?

由於成績太差,17歲的袁晗寒從美院附中退了學,完全擁有自由的她,想做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最開始是開了一家奶茶店,錢砸進去以後,不到三個月,店就倒閉了。

之後袁晗寒又開了一家酒吧,同樣以失敗告終。

這時,她覺得國內沒什麽意思,想去歐洲,於是說走就走,在歐洲各國周遊了一圈,覺得德國還不錯,便留在那裡的一家藝術學院進修。

回國後,袁晗寒覺得自己的所學需要施展的空間,便開了一家藝術投資公司。

她的各種想法都實現了,即使早早地輟學,袁晗寒依然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你不得不承認,富人比窮人擁有更多的試錯機會,而窮人一旦走錯了,可能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馬百娟一個小到卑微的夢想,卻遙遠如同天邊的月亮,窮盡畢生力氣也無法實現。

而夢想對袁晗寒來說,仿佛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一切的背後,都有她父母強大財力的支持。

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

先不說馬百娟沒有考上大學,即使她考上大學,如果她聽了王石的話,不去上大學先去爬山,不去賺錢先去做公益、冒險,那麽等待她的也會是一個爬也爬不出來的泥沼。

對於馬百娟這樣的一類人來說,教育她們不要老想著賺錢,不要老想著去改變命運,未免也太過殘忍。

富人的世界,窮人想象不到,而窮人的辛酸,富人不去體會,永遠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窮富翁大作戰》這個節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田北辰是一個十足的富二代,畢業於哈佛大學,他家裡有700多家服裝店。

在參加節目之前,他認為:如果你有鬥志、有想法,即使是弱者,亦可以變成強者。

也就是說,他覺得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格局太狹窄,沒有理想,而富人是靠雙手,靠智慧改變命運的,和社會資源分布不均沒有太多關係。

後來參加節目後,他被安排做一份時薪只有25港幣的清潔工的工作,每天的生活費只有50港幣,住在只有15平方尺的“籠屋”裡面。

這個“籠屋”就是只能放下一個小小的床,在裡面轉身都很困難了,沒有熱水,沒有衛生間,分為上下鋪,上面睡一個人,下面睡一個人,像籠子一樣的屋子。

到了住宿的地方,他感慨不已,說這根本不是給人住的地方。

第一天上班,別人一般一個小時可以清理4個垃圾桶,而他只能清理2個,而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去吃難以下咽的便當,他說這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這樣。

夜幕降臨,辛辛苦苦工作一天之後,他早已累得不行。

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想要回籠屋休息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和他一起掃街的同事,為了生計,竟然還要趕著去做別的地方的清潔工作。

他頓時崩潰了,他說:沒有學識或低技術的人,過著非人的生活,這個世界在極其嚴厲地懲罰不讀書的人。

他終於肯承認: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靠的是資源,是能夠心無旁騖地去讀書,以及好的教育條件,而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是因為每天要考慮的是吃飯、穿衣、出行,沒有好的學習環境。

你看,像王石或田北辰一樣的富人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久了,習慣了前呼後擁,就容易產生錯覺,繼而有何不食肉糜的想法,但只要把他推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就會分分鐘被打臉。

03

美國學者穆來納森在《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裡面講述了一個故事:

印度有一個很繁華的克延比都蔬菜市場,那裡的小販靠每天向富人借1000盧比去進貨,賣完之後基本能收回1100盧比,但是他們需要再付給富人50盧比的利息。

實際一天下來,窮人只能賺到50盧比。

有人說,這些小販只需要每天省下5盧比,根據複利效應,只需要50天,他們就可以不用再向富人借錢了。

長此以往,必然也會一天天富裕起來,這些人之所以窮,是因為缺少了“富人思維”。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小販到手的50盧比,僅僅相當於人民幣5元錢,連養活一家人都嫌不夠。

這5盧比,說來輕鬆,可小販卻不知道應該從兒子的奶粉裡省,還是從必須的米糧裡省。

還記得那個嘲笑“窮人思維”的故事嗎?

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期待牛可以生出小牛。

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過得很艱難。

於是,窮人決定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變得艱難了。

窮人又把羊賣了,換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依舊沒有改變,最後窮人只好把雞也殺了,他還是淪為一個窮人。

於是,他們嘲笑說,你看,這就是窮人思維,窮人就活該窮一輩子。

可是他們忘了,那些饑餓難耐的日子,那些吃不飽飯的日子,如果要一直等到牛生出小牛,恐怕他們早就餓死了。

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不斷把牛換成羊,把羊換成雞,這就好像富人和你說未來可以賺大錢,但是窮人眼前要面對的是明天吃什麽,怎麽活下去。

這就是“管窺效應”,人們會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眼前狹窄範圍內最緊急的事情,從而集中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去解決當下對他們來說最緊急的事情。

在溫飽和遠方之間,他們更在乎的是溫飽;比起遙不可及的希望,他們更想眼下先吃飽飯。

所以,他們之所以擺脫不了貧窮,不僅僅是思維觀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根本沒有足夠多的社會資源。

窮人每天睜開眼睛要考慮的是吃飯、住宿、出行,所以不得不被迫謀生、沒有時間去思考其他的。

因為沒有時間去提升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們只能做一些最低廉的工作,被迫謀生。

所以,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如果他們像富人一樣有條件,有資本,也可以很快脫離這個循環。

王石那個朋友的女兒,之所以想輟學就輟學,想登山就登山,說到底,是因為她擁有任性的資本。

即使不去上學,即使不去工作,她的家庭也能負擔得起她的開銷,她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但這種行為放在身後沒有背景的普通年輕人身上,可能就會被生活狠狠教育一通。

畢竟,誰能保證你登完山回來還能進名校,順便再遇上個同樣愛好登山的領導的呢?

窮人身份要強行套用富人思維,結局往往不會太好看。

手裡只有一張籌碼的人,是不敢輕易上賭桌的。

各個階層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而每個方式都有著它存在的道理。

談錢並不是庸俗,愛錢並不是拜金,你在考慮選擇不同的時候,也請多考慮一下彼此的生活環境。

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

身在羅馬的人,卻勸那些還在路上的人,別急著來羅馬,你先看看路上的風光,可不可笑?

如果你不能對別人的人生感同身受,那麽閉口不言,也是一種仁慈。

最後用《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一句話結尾吧:

每當你忍不住想要評價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