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攝專業攝影師解密極端條件下的曝光技巧

面對極暗的現場光線,攝影愛好者選擇的應對手段順序通常是:提高相機感光度、使用三腳架、考慮購買大光圈定焦鏡頭;而專業人文攝影師的順序則是:選擇大光圈定焦鏡頭、使用三腳架,最後才是提高相機的感光度。

拍攝資料:Canon EOS 70D 相機 EF16-35mm f/2.8 鏡頭 f5.6 1/25s ISO400 寧心 攝

儘管相機廠家在每款新機型推出時,都會格外宣傳高感光度成像質量有了“極大的改進”,但在極端光線下,仍然不要太相信它們。與實驗室裡拍攝標版的測試不同,弱光下往往會同時伴隨著極高的反差,此時像質的惡化往往要比在正常光線下得出的測試結果嚴重得多。

“極端”的光線條件

任何時候,三腳架都是低照度下拍攝的最佳工具。不過,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三腳架永遠放在手邊,也總有一些場合是不適合甚至禁止使用三腳架的。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如何拍出可用的照片呢?

Canon EOS 5D EF 50mm f/1.4 鏡頭f4 1/4s ISO400 鄭瑋剛 攝

首先,換上手邊光圈最大的廣角或標準鏡頭,並把光圈開到最大,以提升通光量和降低手持拍攝容許的速度下限;然後,盡可能尋找可以支撐相機或身體的依靠;最後才是把感光度提高到你可以確信手持穩定的速度下限——尤其是在極端的光線條件下,想保證畫質,千萬不要過於相信相機的高感光度。

大光圈定焦鏡頭

器材發燒友很可能出於對高端器材的鍾愛而購買大光圈定焦鏡頭。而對職業人文攝影師來說,大光圈定焦鏡頭過分威猛的外形和不輕的重量,都可能會成為猶豫的理由;拍攝人文題材,攝影師保持低調是必須的,拍攝時的負重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Canon EOS-1Ds Mark II EF 24mmF1.4L f1.4 1/4s ISO1600 鄭瑋剛 攝

儘管如此,人文攝影師還是會在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焦距段上,選擇大光圈的定焦。在同等情況下,如果用f2.8的光圈可以獲得1/4s 的快門速度,那麽使用f1.4 的鏡頭速度就能達到1/15s——何況大光圈鏡頭只要縮小1 級光圈,就能獲得遠比變焦鏡頭出色的光學質量。

在不得不使用更高的感光度設置之後,對於曝光,也必須更精心地加以控制。

拍攝資料:Nikon D300 相機 Nikon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鏡頭 f3.8 1/6s ISO800 王國梁 攝

有些時候,現場的照度雖然比較低,但光線的質量並不差——光比、反差、色彩傾向等都不存在明顯的問題。這時,只要仔細地控制好曝光,完全能夠拍出質量很高的影像。

高感光度帶來的問題

感光度提高之後,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更粗糙的像質和噪點;感光度越高,曝光寬容度就變得越小。通常使用ISO100 的感光度拍攝時,過曝1.5 級和欠曝2.5 級之內的曝光誤差,很容易在Photoshop 解開RAW 文件時加以修正;而使用ISO1000 以上的感光度時,任何超過1 級的曝光失誤,都難免會給影像層次帶來後期無法彌補的損失。

拍攝資料:Nikon D700 相機 Sigma 24-70mm f/2.8 IF EX HSM 鏡頭 f2.8 1/80s 王國梁 攝

如果只是按照人物臉部的測光值來曝光,那麽整個環境尤其是舞台地面的高光部分,細節肯定損失得一塌糊塗了。拍攝時在人物面部測光的基礎上降低了1.5 級曝光,人物保留了可分辨的細節,場景的整體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再現。

TIPS 測光與測光點

畫面中有人物出現時,人物面部的曝光值肯定是首選的測光參照。

與純粹的人像攝影不同,拍攝人文類的圖片時必須始終把環境和人物放在幾乎同等的位置上加以考慮。

使用高感光度拍攝時,因為曝光寬容度範圍更小,所以常常不能按照我們拍人像的習慣那樣——以將人面部的膚色表現為“粉白色”作為合適曝光的標準。在人文類拍攝中,讓人物和環境的細節層次都能得到“剛剛好”的表現,比單純強調人物的膚色要高明得多。

不論技巧功底多麽深厚,總有一些光線讓資深攝影師應付起來也有“捉襟見肘”的感覺,此時考驗的,就不僅僅是拍攝的技術了……

拍攝資料:Nikon D300 相機 Nikon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鏡頭 f4 1/60s ISO720 王國梁 攝

現場的光線效果很動人,也比畫面上看起來要暗得多。為了得到足夠穩定的快門速度,我把光圈開到最大,感光度設定為ISO720。雖然基本表達了現場的感受,但此時暗部的噪點和很難進一步調整的反差,已經超出我的心理承受力了。看來,我所能接受的D300 的最高感光度設置,應該在ISO400 以下。

在同時拍攝的JPG 文件上,門外已經變成了完全沒有層次的一片“死白”,目前能看到的層次完全是在解RAW 文件時“找”回來的。如此大的反差,已經很考驗Nikon D300 的極限了。

Nikon D300 Nikon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鏡頭 f3.5 1/60s ISO140 王國梁 攝

TIPS:了解手中數位相機的極限

在光線條件非常好的時候,價廉物美的入門級單反與昂貴的專業相機像質的差距,可能遠沒有它們之間價格的差距那麽懸殊。不過,到了極端的光線下,這種差距就絕不能小視了。

把握現場光——抓住轉瞬即逝的一刻

初學者看成熟攝影師的作品,常常會感到奇怪:為什麽我就沒有那麽好的運氣?

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

捕捉瞬間的能力靠的當然不是運氣,甚至也不取決於手快手慢。

每個拍攝者都會有許多失敗的嘗試,想一想上次面對突然閃過的畫面抓起相機時,是什麽毀了拍攝的效果:是否在按下快門時才發現相機設在手動曝光模式或者光圈放在了f22 上?是否過暗的光線或前景的玻璃讓相機無法正確地對焦?是否因一時興奮而手震、畫面虛得一塌糊塗?

拍攝的技術,每一個環節單獨看都不是很難,但要在一瞬間把每個環節都把握好,卻不是幾周或幾個月就能辦到的。

數位後期調整對相機的極限能力是一種考驗。調整得幅度越大,就會越接近數位相機所能提供的技術極限。此時,不同檔次相機之間的差距就會明白無誤地顯現出來了。

了解和測試一下手中相機的極限,比多添一支不常用的鏡頭還要重要。

拍攝資料:Nikon D700 相機 70-210mm f/2.8 ED 鏡頭 f5.6 1/25s ISO1600 王國梁 攝

很多時候,瞬間閃過的畫面可能遠勝於那些精心擺布出的效果。

在乘車旅行時,隨著天色變暗,我習慣了不斷調整相機的感光度,並且會提前把曝光補償設置到-2/3——這個設置適合拍攝大多數黑暗環境中的人或物。

畫面上唯一的光源是一閃而過的車燈,拍攝時我坐的車並沒有停下。我舉起相機,在5 秒之內拍下了這光線動人的一刻。

TIPS:蓄勢待發

即使沒有特定的拍攝目標,如果環境發生變化,也應該隨時根據環境光線條件設置好手中的相機,這樣才能做到需要時舉手便拍。

例如,從戶外進入室內時,應該將感光度提高到與室內光照配合的設置;在較弱的光線下應該將光圈開到最大或是縮小1 擋;將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的曝光模式並根據現場照明提前估計設置一下曝光補償值。如果是在商場一類現場光線複雜的環境,應將測光模式設置為評估(矩陣)測光;隨身帶著大光圈定焦鏡頭此時最好提前換上——定焦鏡頭不僅有更大的光圈,在弱光下的自動對焦能力也比變焦鏡頭強得多。另外要記住:在較暗或是複雜的環境中,手動對焦往往比自動對焦更快也更可靠。

以上圖文摘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光線決定一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