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控股權到手1年後即騰挪,大東方或成東瑞保險代理孵化跳板

近日,A股上市公司大東方(600327.SH)接連披露兩封關於全資子公司上海東瑞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瑞保險代理”)的公告。一封為東瑞保險代理2018年審計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東瑞保險代理在營收大幅上行的同時,轉盈為虧;另一封則表明,大東方控股股東將對東瑞保險代理進行增資,增資後,大東方持股比例由100%降為44%,東瑞保險代理不再納入大東方的財務報表。

表面來看,東瑞保險代理控股權的轉移,有利於大東方財務結構與表現的優化,但回溯來看,大東方攬下東瑞保險代理100%股權的時間僅有1年。專家向藍鯨保險分析稱,控股權注入上市平台,或是基於提高估值,利用上市平台資源進行項目孵化的目的,當下,以增資方式進行控股權調整,能夠避免受到利益輸送方面的問詢。

此外,專家認為,對於扎根於無錫地區的大東方而言,此前對於東瑞保險代理進行全國性業務鋪陳的想法,或也只是“噱頭”。

大東方汽車銷量增幅走低,發力“激活”保險代理全國性

據藍鯨保險了解,成立於2013年的東瑞保險代理,原名江蘇東沅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是由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東方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汽車”)出資組建的獨資企業。2018年6月,東方汽車將東瑞保險代理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大東方。

東瑞保險代理目前的全資股東大東方,成立於1998年,目前旗下主要有現代百貨零售、汽車銷售與服務連鎖、食品餐飲三大消費服務領域業務板塊。東瑞保險代理,即為大東方汽車銷售及服務板塊中的一塊拚圖。

公開資料顯示,大東方旗下東方汽車定位於區域型、規模化,目前正在由傳統的全車型4S店集群經營模式向全產業鏈覆蓋模式發展。分版塊來看,大東方將“汽車銷售及服務”細分為汽車銷售、汽車維修及培訓以及其他業務,在其他業務中,包括二手車經營業務,與保險代理業務。

從經營數據來看, 2018年汽車銷售業務仍然是大東方汽車板塊的主力,營收佔比達到88.7%,但毛利率僅有2.09%。大東方坦言稱,2018年汽車銷售市場整體比較低迷,進一步導致大東方汽車銷售增速放緩。

在此背景下,大東方開始將重點從汽車銷售向汽車服務偏移,其表示,“面對新車銷售疲軟但汽車保有量充分的特點,強化售後業務經營能力”,同時強化二手車業務,“穩步推進與二手車交易相配套的金融、保險等延伸業務”。

正是在強化汽車後服務板塊的過程中,2018年6月,大東方將原本歸於關聯方東方汽車的東瑞保險代理,攬入“麾下”。對於此舉,大東方解釋為,是為整合內部資源,激活所持有的全國性保險代理業務資質及價值,使東瑞保險代理由原本僅輔助汽車事業部經營,改為總部直屬,創造條件以開拓全國範圍內的保險代理業務。

在大東方受讓東瑞保險代理股權之時,後者業績明顯向好,2017年營業收入實現567.33萬元,2018年1季度營收達到292.98萬,超過上年的半數。淨利潤雖顯“單薄”,但仍保持盈利狀態,在2017年實現12.6萬元淨利潤後,2018年1季度盈利1.18萬元。

東瑞保險代理擬增資騰挪控股權,“脫離”大東方財務報表

注入上市平台後,東瑞保險代理進行業務拓展的意圖初現成效,截至2018年末,東瑞保險代理獲得14家省級分公司的執照,實現業務網絡拓展。營收也同步上行,2018年,東瑞保險代理實現營業收入3302.66萬元,同比增長482%。

但與此同時,營業支出也在大比例增加,其中,營業成本達到3297.06萬元,同比增幅高達592%,管理費用從2017年的30.44萬元,增至2018年的1908.78萬元,增長約61倍。

在此背景下,東瑞保險代理出現轉盈為虧的現象,淨利潤從2017年的12.6萬元,掉頭直下,在2018年虧損2054.48萬元。現金流方面,東瑞保險代理的資金流動性也明顯加劇,2018年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830.59萬元,較上年-502.46萬元的淨額增幅達到264%。

由此來看,東瑞保險代理同步推進的增資動作,略顯深意。近日,大東方披露公告稱,同意其控股股東江蘇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廈集團”)與上海諾均瑞企業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上海諾均瑞”)分別出資5795.45萬、568.18萬元,向東瑞保險代理進行增資,增資後東瑞保險代理總股本由5000萬元增至1.14億元,其中大廈集團、大東方以及上海諾均瑞持股比例分別為51%、44%、5%。

對於此次增資,大東方表示,有利於優化東瑞保險代理的資本結構,改善其資金壓力,有利於管理團隊的激勵,促進長遠發展。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大東方強調,增資後,東瑞保險代理不再納入大東方合並財務報表範圍,“有利於優化上市公司的財務結構和表現”。

“東瑞保險代理控股權的變更,存在大東方初期對於保險代理公司的經營業績預估不足的情況,是在為之前的經營戰略失誤埋單”,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藍鯨保險表述稱。

“2018年進行車險的第三次費改後,絕大部分主營車險的保險代理公司出現虧損,將出現虧損的保險代理公司在報表中剝離,也是對於當前車險中介市場的預判,上市公司需要保持報表相對好看,避免對股價以及主業產生影響”,對於東瑞保險代理控制權的變更,保險業內人士王立剛評價稱。

東瑞保險代理注入大東方1年後撤離,專家:上市平台或成“孵化器”

更進一步來看,通過此次增資,東瑞保險代理控股權不再歸於大東方,而東瑞保險代理控制權的兩度變更,也僅隔1年時間。在2018年將股權攬入上市平台,並立下“豪言”要進行全國性業務布局後,東瑞保險代理控股權的兩度調整,大東方及股東的意圖,值得深究。

首先,對於2018年東瑞保險代理股權注入大東方旗下的現象,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指出,是大東方股東大廈集團,希望上市公司投入資源以進行項目孵化的行為,“相當於將擴張投入的責任交給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負責對東瑞保險代理的業務網絡進行全國性的鋪陳,在項目培育後,再以增資的方式,將控制權收回。”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這種行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大股東操縱上市公司進行利益的轉移”,沈萌進一步分析指出,“此前保險代理的牌照估值相對較高,但現在有所回落,如果股東短期內對東瑞保險代理接連進行股權的關聯交易,基於估值變化,可能會引發關於利益輸送等問題的問詢。而通過增資方式,巧妙地實現了控股權的變更,同時也避免了被問詢的可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東方為東瑞保險代理制定的戰略,也略顯蹊蹺。在2018年年報中,大東方明確表示,其汽車銷售板塊的業務定位為“區域型”,門市主要集中於無錫及周邊城市。而對於汽車後服務中的一環,保險代理業務,卻立足於“開拓全國範圍內的保險代理業務”。

“進行全國性業務網絡的鋪設,或只是一種噱頭”,沈萌向藍鯨保險分析指出,“大東方的汽車銷售業務集中無錫等地,在全國範圍來看,缺乏相應的配套資源,也沒有進行保險代理業務全國性落地的能力,這只能是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的一個規劃,意在提高估值,實際情況還未可知”。

“汽車產業公司設立的保險中介公司,其本質是以自身銷售渠道的資源,去和保險公司進行置換,換取具有優勢的保費定價。車險屬於買方市場,在報行合一的要求下,保險中介在費用方面可調整的空間不大。從汽車產業公司來說,主要營收和利潤空間還是在於售後的保養、汽車裝潢等,因此對於保險投入的精力和資源也相對有限”,對於東瑞保險代理全國性鋪設的願景,王立剛也持保守態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