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行業井噴卻糾紛不斷 健身房為啥屢變“空房”?

  科華北路全日健身關門,房租、會員餘額欠上百萬

  行業井噴卻糾紛不斷 健身房為啥屢變“空房”?

  2018年7月30日 成都商報電子版

7月29日下午,部分全日健身房的會員來到健身房維權7月29日下午,部分全日健身房的會員來到健身房維權

  張先生的周末時間全用在了一件事上:維權!連續兩天,他都和一群有著同樣遭遇的夥伴待在一起,希望合力追回在健身房預存的會費。但他們甚至都沒有見到老闆其人。

  7月19日,張先生在位於科華北路65號世外桃源廣場的一家名為“全日健身”的健身館辦理了會員卡,並充值1500元。然而僅僅過去3天,健身房便人去樓空,大門也被一塊厚厚的木板封上。“這裡的會員有好幾百,涉及金額至少幾十萬。”

  前有麓山國際社區的“樂健匯”健身房跑路,後有天府新谷潤博健身房易址引發消費者擔憂……近年來,成都的健身房處於井噴狀態,但成都休閑健身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秦大川告訴記者,“每年關的店不亞於每年開的店。”盲目投資、用會員預存費維持經營等“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是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案例

  科華北路全日健身關門 房租、會員餘額欠了上百萬

  這個周末,張先生和他的維權夥伴們連續兩天來到健身房前,希望要回自己還未使用的會費,但均無結果,期間甚至連老闆的人影都沒有見到。

  交了錢才3天

  健身房就關門了

  “太氣憤了,交了錢才3天,鍛煉了3次,就不見人了,大門也被封了起來。”張先生介紹,本月19日,見該健身房正在做促銷活動,便辦理了一張會員卡,加上部分私教課程,總共1500元。但23日,當他再次到健身房時,卻發現大門已經被厚厚的木板封了起來。

  與張先生同樣遭遇的還有小劉。“我是今年5月份辦的卡,因為已到學期末尾,就想等過完暑假9月份再正式開卡鍛煉,結果一次都沒有鍛煉人就不見了。”小劉是川大的學生,因距離不遠,價錢相對實惠,就在健身房辦了卡。他稱,身邊不少學生也在這裡辦了卡。

  見大門被封,老闆及工作人員也不知去向,張先生等建立了一個維權群,並將號碼寫在健身房前的木板上。“現在已經有170多人了,實實在在要維權退錢的有140人,涉及會員卡餘額和私教餘額差不多近30萬元。”張先生說。

  “另一個問題是,明明健身房要關門了,還在搞活動促銷,只要999元,這就是故意來圈錢的。”張先生質疑。

  房租欠了八九十萬

  物業稱“我們也是受害者”

  29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找到了這家位於世外桃源廣場的全日健身房。記者在現場看到,健身房的大門被一層木板封上,原本在門口一側的吧台也被挪動了位置,堵在大門前,另有多名會員和廣場物業人員聚集在此。

  “健身房是我們封的,欠了至少8個月的房租,有八九十萬,我們也要找他。”現場物業人員說,該健身房2016年開業,但從2017年到目前有多個月的房租和物業費沒有繳納。去年底就通知了全日健身房老闆馬先生,但一直拖欠。

  “這幾個月,健身房也不是完全不交費用,因為一停水停電,他就會交一兩千應付著。”該物業人員表示,一開始出於支持園區的創業,一直寬限著,但是現在已經欠了90多萬,公司已無法再繼續提供支持。“現在這種情況,我們也是受害者。”

  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早已經提前通知,健身房老闆也已簽字,如果不給清欠款,就只能封門,健身房裡的器械等則用來填補一部分房租費。

  不止一家 前有“樂健匯”跑路,後有“潤博”換址

  當下,人們對於健身的需求增大,健身房也多了起來。與此同時,糾紛也從未斷過。單今年以來,成都商報記者就已接到多起“健身房跑路”的投訴,以及多起退款難的糾紛。

  不久前,成都商報就曾報導位於成都麓山國際社區的“樂健匯”健身房跑路一事,眾多會員幾千上萬的會費被“打水漂”。而健身房老闆始終處於“失聯”狀態。記者調查發現,健身房不僅欠下巨額的房租物業費用,還陷入多起訴訟,就連當初的裝修款也一直沒有結算完畢。

  除了張先生遭遇“交完錢難健身”的尷尬外,天府新谷潤博健身房的會員劉女士也一度遭遇退款難。據劉女士介紹,2017年年底,她在這家健身房辦理了會員卡,買了24節私教課,240元/節,今年6月正式上課,按照合約約定,9月15日前上完課程即可。

  “我只上了8節課,還余16節課。”劉女士介紹,“但健身房突然說要停業了,要搬走,沒有給個說法,又不退錢給我,只是說要凍結課程,等到他們選到新地址了可以過去。至於新地址選哪裡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繼續營業也不知道。”為此,劉女士還曾找到工商部門投訴。按照課程計算,目前,劉女士還剩下3840元的健身費用。

  昨日,記者來到潤博健身房。吧台前已經張貼出了公告,稱由於天府新谷2、3號樓將拆除,7月29日起暫停營業。在此期間,會員剩餘有效期將作凍結處理,待新地址選定裝修完畢後進行時間返還。

  對於劉女士的情況,一名工作人員介紹,29日上午已經為劉女士辦理了部分退款。“現在對劉女士這樣情況的會員,我們都會按余款60%進行退款,但按合約其實是不能退的。”記者從物業處了解到,近期確實將對2、3號樓進行拆除。

  究因

  投資200萬的健身房 如何一步步“負債”?

  “健身房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每個月房租過高,不是卷款逃跑。”全日健身老闆、成都全日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馬先生對成都商報記者說,“一個月房租12萬元,而公司一個月總經營額最高才20萬左右,碰到淡季才10多萬,有時候連房租都不夠。”

  據了解,成都全日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於2016年9月創辦,總投資200萬元,每月需向物業交納房租費12萬元。

  “前期開業時,我們健身房運營還好。但到後面為了發展,需要進行市場宣傳、積累會員等活動,在運作管理等方面漸漸就出了一些問題。尤其到了12月後進入淡季,公司運營狀況漸漸不佳。”馬先生表示,“每月12萬的房租成了壓倒健身房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先生向記者算了一筆账,上個月開給員工工資8萬多,這個月共賣了60多張卡,一張卡999元,加上一些私教課程的費用,總共收入14萬多。“除去員工工資,連剩下的房租都給不起。”

  累積下來,欠物業的房租費總共高達80多萬元。馬先生表示,在這期間,他把名下的兩套房和車子都已售出,來盡一個公司法人的義務,填補公司經營不善。“我的工資也一直沒有拿。”

  關於被質疑明知健身房可能被封,仍大力促銷會員卡“想卷款潛逃”,馬先生稱,這是一種正常的經營行為,不存在促銷。7月只賣了60多張卡,實際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用資金彌補房租。

  雖然的確提前得知物業可能會封門,但抱著“盡力一試、起死回生”的想法,一直正常運營。“最後確實是跟物業協商不下來,被強製封門。”他表示,不管什麽時候,臨時關門都會有一部分會員利益受損。後面只能走司法程式,法院怎樣判就怎樣判,該資產變現就資產變現。

  有人空手套白狼 “每年關的店不亞於開的店”

  近年來,成都的健身房發展處於井噴狀態,儘管具體的數量尚無準確統計,但每年增加的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的數量驚人。與此同時,健身房突然倒閉、會員不知如何維護權益、老闆消失的現象也頻頻見諸報端。行業井噴,為何卻率曝跑路?

  兩大原因:盲目投資+競爭激烈

  “每年關的店不亞於每年開的店。”具有多年健身房經營經歷的成都休閑健身服務行業協會會長秦大川介紹,近年來,健身房的數量的確在增加,但在增加的同時,由於部分健身房抗風險能力弱,最終導致其關門倒閉。

  秦大川介紹,總的來看,健身房倒閉跑路頻發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有一些健身俱樂部存在盲目投資的情況,投資時對於回報期望值太高,但最初資金準備又不足,抗風險能力弱,最終在大開支和小回報之間出現資金斷裂,難以維持;二是,在同行的競爭上,一個老店旁突然開一個新店,可能對方設備好、環境好,會產生一些混亂,出現惡性循環。“這兩種情況是最為普遍的。”

  一個頑疾:用會員預存費維持經營

  “不少健身房的經營還是相對傳統的長期卡預付消費,半年、一年、兩年。因為健身房的投資較大,要進行運轉,都會採用會員卡的形式,進行預存費用,以此來維持經營。但如果經營環境不好,生意不好,本身資金準備不足,抗風險能力就會變差,在維持開支上就很容易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會員也就自然會受到影響。”秦大川說。

  成都商報記者曾了解到,健身行業正是由於採用預付消費的方式經營,一些店還未開張,就開始拉會員辦卡,而部分店可能在收完會員費後跑路。有業內人士稱,收到會員費用後會留下部分作為第一家店的運營,剩下部分再投資到別的店,如此往複,而一旦資金斷裂即無法繼續。對此,秦大川介紹,確實有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但不是多數店都能這樣操作,畢竟抗風險不行。”

  探路

  健身房消費年卡如何約束?

  有草案建議經營者應提前30天告示

  業內人士表示,全民健身成為一種潮流,在此背景下,健身人數增加帶來的健身行業井噴是必然。但是,健身房的開辦不能以跟風為前提,而應該對資金投入、盈利模式、抗風險能力有完整評估。

  健身房靠低價銷售會員卡、用預存費用無法長久支撐運營,必須在模式上創新,根據閱聽人不同需求提供課程,創造二次消費點創收才更可行。

  在最易引發糾紛的預付卡環節,也有國內城市在探索管理方式。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上海正在準備對單用途預付消費卡進行立法,並擬建立統一的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協同監管平台,歸集經營者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發行、兌付、預收資金等資訊,加強對該種類消費卡的管理。而健身房的消費年卡,正在此列。

  2017年12月2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了《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草案)》,草案規定,經營者決定停業、歇業,或者因經營場所遷移等原因影響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兌付的,應當提前30日發布告示,並以電話、簡訊、電子郵件等形式通知記名卡消費者。消費者有權要求退回卡內餘額。

  成都商報記者 杜玉全

  實習生 廖曉琴

責任編輯:謝長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