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享單車漲價:尋求盈利和掉粉的平衡點

導語:2018年共享單車從資本市場斷奶,結束了長達三年的燒錢競爭,開始收割戰果。在今年年初共享單車集體漲價讓各大企業信心滿滿,而八月份開始的二輪漲價似乎在尋找盈利和掉粉的平衡價位。用戶會對接二連三的調價買账嗎?

文| 朱柳香

來源|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頭部共享單車運營狀況及用戶規模現狀

據新京報報導:“託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出行,2018年呈現虧損。一份滴滴出行內部流傳的財務數據顯示,滴滴2018年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此外,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也沒有聯手創造奇跡,據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同期摩拜貢獻虧損45.5億元,佔據了美團整體淨虧損85.2億的一半還多。哈囉單車也表示:“目前仍處於微虧狀態”。

數據研究機構比達發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減少,2019年Q1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僅4050萬人,同比減少24.4%。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滑。

數據來源:比達數據中心,製圖:海豚智庫

2019年3月21日,小藍單車在北京實行新計費規則:起步價從每30分鐘1元上漲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收費0.5元,即騎行1小時需要2.5元。

4月8日,摩拜單車陸續在各城市實行新計費規則,收費標準同小藍單車。

4月9日,哈囉出行宣布: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15分鐘1元,即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4元,是原來的2倍。

統計數據表明,影響用戶騎行體驗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價格。

數據來源:比達數據中心,製圖:海豚智庫

新價格實行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摩拜單車各平台月活規模約4800萬,哈囉單車月活躍用戶規模超6300萬。共享單車的活躍用戶依舊有回暖趨勢。大多用戶使用共享單車時常在15分鐘以內,而長時間騎行用戶可以購買月卡,所以一輪調價並不會對用戶造成過大影響。相反地,漲價影響供需關係,可以篩選出一批願意支付相對高價格的用戶,而這批用戶的守法意識和素質也相對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範用戶騎行,減少運維成本。所以共享單車企業為了開源節流,尋求盈利和掉粉的平衡點才是關鍵。

利潤差異大,亟待尋求平衡點

收入組成

目前共享單車收入方式單一,僅靠騎行收費,主要取決於客單價,上限較低。共享單車被明令禁止在車身投放商業廣告,而且運營企業原則上不得收取用戶押金。新政頒布,共享單車企業無法挪用押金投資創收,共享單車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

成本組成

共享單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一輛車的成本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涉及搬運調配和後台運算、管理的成本,折舊等。更重要的是,共享單車的維修率和盜竊率一直不低。這些都決定了單車的周轉率。依據《共享自行車服務規範》共享單車連續使用3年強製報廢,一年平均至少損減33.33%。

共享單車的質量和通訊芯片的技術高低也決定了後期的運維投入,意識到這一點的哈囉單車,其運維人數僅是摩拜單車的四分之一。因為芯片的差異,讓摩拜等單車每日數以次計的數據反饋錯失時效性和準確性,而哈囉使用的能即時反饋數據的芯片,讓後台實時掌握單車狀況,提高運維效率,總部可以更精準的進行大數據計算,優化成本。其中,每台摩拜一天的運維成本約八毛錢,每台哈囉一天的運營成本只有三毛。

數據來源:東哥解讀電商公眾號

利潤差異

收入和成本造成了利潤的差異。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為160.4萬次,平均日周轉率僅為1.1次/輛。這意味著目前被投放的單車每天最多只被使用了1次,車輛投放量嚴重過剩。在這種情況下,哈囉單車在北京昌平、大興每日騎行周轉率可達6次/輛,在國內其它中小城市最高可達18次/輛。同樣的日單量下,哈囉用更少的車就做到了。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摩拜和小藍虧損嚴重,哈囉還能做到部分城市盈利。

燒錢競爭更像個無底洞,所以在資本叫停後,共享單車企業尋求盈利平衡點迫在眉睫。

開源節流,精細化運營

漲收入

漲價是普遍趨勢,合理的價格體系有利於共享單車行業的理性發展。經歷過跑馬圈地後,騎行需求等上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為用戶提供服務,漲價不僅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考量。

今年年初開始的第一輪漲價,將15分鐘作為起步計時,並沒有讓大多數用戶脫粉,也沒有阻礙活躍用戶隨季節變化回暖。因為出行痛點主要在“最後一公里”,而遠途用戶可以購買更優惠的月卡。而且,減少的多為薅羊毛用戶。

今年八月份開始各共享單車企業將迎來二次漲價。此次調價主要針對起步價和時長費,每階段均漲0.5元。如果說第一輪調價讓行業信心大增,那麽第二輪調價更像是在尋求盈利和掉粉的平衡點。

下圖為哈囉單車最新計費規則:

降成本

為了降低運維成本,企業們一方面通過提升產品品質以降低損耗速度,如哈囉單車使用實心胎、青桔單車只要超過18公里左右時速,基本就無法再加速了。

另一方面借助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管理能力、提高運維效率,例如為車輛加裝定位芯片實時采集。這樣一來,根據系統監測情況,企業在發現亂停亂放、破損廢棄等問題時,可在15分鐘內派運維人員到場處理,1小時內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減少運營成本。

與此同時,各共享單車企業今年推出的“調度費”規則,通過收費的方式規範用戶騎行,也可以降低運維難度,為管理單車節約成本。

不同階段策略不同,開源還是節流,都要順應市場。共享單車為了活下來,通過節流做減法是獲勝的原因。但如今局勢逆轉,資本歸於冷靜,開源則是最重要的。

用戶是核心

以哈囉單車融資情況為例,自2016年到2018年共經歷7輪融資的支持,換來了目前超6300萬規模的月活,哈囉用專注用戶體驗的精細化運營,俘獲了用戶的青睞,成為行業頭部玩家。

數據來源:桔子IT,製圖:海豚智庫

在多輪漲價之後,在給企業帶來不小利益的同時,也可能會流失大量用戶。因為這種商業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發展條件。摩拜,小藍等前期靠資本“買”來的用戶,因為提升獲利而流失用戶,這明顯是一單不劃算的生意。而前期燒錢最少的哈囉,將重心放在用戶體驗上,顯得更加明智。

最後一公里出行方式處於高度競爭、替代性強的態勢,直接製約了共享單車漲價的上限。如果價格上漲過快過高,而沒有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獨特的體驗,那麽漲價就是持續‘掉粉’、自掘墳墓的做法。

海豚智庫認為,開源的另一種方式可以通過提高周轉率。通過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用戶體驗感,合理規劃單車投放數量和地點,規範用戶習慣,讓單車在有限的折舊年限裡提供更高的周轉率。

結語

共享單車漲價一方面規範了用戶騎行,但也面臨了掉粉的風險。其調價“上限”決定了盈利和掉粉的平衡點,二輪調價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有待驗證。共享單車行業的開源節流還能跑出一條新的賽道嗎?歡迎留言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