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業板暴跌早有先兆? 創業板ETF兩大龍頭均遭百億級贖回

一切均有先兆。

3月13日,創業板暴跌4.49%,重失1700點關口。

這背後,溫氏股份(300498.SZ)和科技股的大跌是拖累創業板指劇烈調整的原因。

在此之前,兩大創業板龍頭ETF曾頻遭贖回,年內合計淨贖回量已達百億份,資金離場的動作似乎傳遞出某種信號。

創業板ETF成遭贖“重災區”

創業板ETF遭明顯贖回的消息節後以來曾多次刷屏。

3月13日,龍頭創業板ETF之一華安創業板50ETF再遭贖回4.89億份,最新份額降至142.98億份。而去年末其份額為209.95億份,與之相比,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該基金份額減少了66.98億份,縮水逾三成。若以0.5125元的區間成交均價測算,今年以來流出華安創業板50ETF的資金多達34.32億元。

另一創業板龍頭ETF——易方達創業板ETF——情況同樣不妙。截至3月13日,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最新份額為117.31億份,較去年末的155億份減少了37.69億份,縮水比例為24.32%。以1.3938元的區間成交均價測算,今年來流出該基金的資金更是達到52.53億元。

合計而言,上述兩大龍頭創業板ETF今年以來共遭遇104.67億份淨贖回,流出資金86.85億元。

除此之外,場內創業板ETF中,建信創業板ETF、嘉實創業板ETF、工銀瑞信創業板ETF年內均遭千萬份左右的淨贖回。

大規模贖回的背後,獲利了結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月13日,華南一位ETF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指出,“創業板ETF規模壯大主要是在去年下半年,尤其不少資金是在去年四季度才申購進去的,彼時基本是在市場階段底部的時候,經歷了今年幾十個點的上漲之後,獲利了結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最近市場波動明顯加劇,落袋為安的需求也會更強烈。”

從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創業板ETF去年的規模變化來看,下半年規模確實增長迅猛,僅去年四季度,這兩隻基金份額就分別增長了60.53億份和27.34億份。今年以來,這兩隻基金的業績漲幅分別為34.86%和35.51%,與同期創業板指35.45%的漲幅相當。

機構稱創業板指仍有吸引力

創業板ETF遭遇大規模贖回是否傳遞出資金不看好後市的信號?

對於上述疑問,部分受訪者表示不能輕易以此作為判斷後市的標準。

3月13日,滬上一位ETF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分析稱,“創業板ETF遭大量贖回,確實表明部分資金認為短期內創業板指風險升高,但我認為短期的申贖更多還是應視為正常的交易行為,不能以此判斷資金看空創業板。當然,如果短期贖回加劇,創業板面臨的波動可能也會上升。”

另一位受訪基金經理亦認為,“前一輪潛伏進創業板的資金集體獲利了結,可能意味著該輪創業板行情進入魚尾階段,但並不代表之後創業板不會有下一輪上升的機會,市場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判斷。”

3月13日創業板大跌,一個值得注意的跡象是,易方達創業板ETF獲得2.86億份淨申購,這一贖回大潮中“逆向操作”,亦表明創業板指對部分資金吸引力猶在。

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經理蔡志偉向記者表達了其對創業板的看好態度。

其分析稱,分析創業板指虧損個股發現,商譽減值是主因,同時經營虧損以及大規模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等因素共同促使2018年業績大幅下滑。雖然商譽減值以及經營虧損本身是壞事,但從投資的角度看,市場已對創業板指商譽問題有充分的預期,而商譽減值的擔憂也已在2018年股價持續下跌過程中充分的反映,歷史欠账的持續出清,創業板指的盈利底可能已經出現。

從增量資金的角度看,3月1日MSCI宣布首次納入創業板27隻股票,相關個股均為創業板指成分股,海外資金將加速配置創業板龍頭企業。同時伴隨1月天量信貸發放,寬貨幣正在向寬信用轉化,市場流動性轉捩點已現,成長股將顯著受益。

從創業板指權重股來看,養殖股佔比相對較高,受益豬周期反轉,以及非洲豬瘟的持續發酵,本輪豬價可能超預期上漲,龍頭養殖企業或將受益。

從市場面的角度看,本輪行情已站上年線,交易量達兆,市場情緒已被有效激活。若投資者判斷後續為牛市行情,則具備高Beta屬性的創業板指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蔡志偉表示,“總體而言,創業板指雖然近期漲幅較大,但仍處相對低位,泡沫的充分出清,盈利轉捩點的到來,使得創業板指當前或仍具備較高的吸引力。從投資的角度看,繼續堅持定投,適當提高定投頻率,並設定合理的止盈目標,相信創業板的黎明已初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