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古戲台:戲曲與古建築,演繹歷史滄桑

戲台,又叫戲樓,專供演戲使用的建築。中國戲曲文化歷史悠久,古戲台也隨之發展。

大大小小的戲台,一部部經典的呈現,就如當地人民的生活縮影,台上台下的人不斷變化,劇目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古戲台卻巍然屹立,經千年風雨、歷百年滄桑。

中國古戲台的歷史與發展

戲台是戲曲表演藝術與古代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不僅是一種建築形製,更是一方文化展台。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場地,種類繁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樣式、特點、建造規模。

中國戲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鬼神和宗祖祭祀、《詩經》、《漢樂府》時的民間小調。秦漢時期,戲曲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在比較重要的祭祀典禮上出現的一種元素。

最早的戲台是以廣場、廳堂、露台的形式呈現,進而才有廟宇樂樓、瓦市勾欄、宅第舞台、酒樓茶樓、戲園及近代劇場和眾多的流動戲台,從側面展示出了我國戲曲的發展。

宋金時期,雜劇、院本、諸宮調出現後,演出形式由平地登上戲台,但戲曲真正趨於興盛以至成熟,是在元雜劇和明清話本小說競相登台之後。

元代,雜劇大為發展,戲台遍及晉南各地,保存至今的還有八座,大都有確切年代可考為研究中國戲曲史的發展和表演形式、戲台的建築形製提供了重要佐證。這在全國各地還是極為少見的。

戲台創建的初期,沿襲著宋、金時代的獻亭三面圍觀之形製,後期則發展成為一面觀的樂樓。

元代戲台多為一間,基本是正方形,其結構粗獷質樸,嚴謹規整,無前後場地之分。元代後期至明代的戲台擴大為三間,戲台開始有了前後台之分,增大了表演區。

前後台之間有立柱隔板。簷板裝飾講究,多以雕刻花鳥、人物為主,式戲台。台口由方形變為長方形,山牆前設左右八字牆,為台口音量外泄創造了便利條件。

結構多為四角立柱,上施大額枋結成井架,枋上設鬥拱稱托屋簷,梁架多為角梁、平和藻井組成,既有承載能力,又有裝飾作用,穩固而富麗。

清朝初期,由於社會的相對穩定,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激增,文化活動的需要和戲曲的高度繁榮,戲台的建設堪稱空前絕後,其數量和規格也是絕無僅有。

清代的戲台多為三間,左右鄰建相連的耳房,也有五間的,還出現二連台、三連台、品字台、雙層台、過道台等,還出現雙幢疊加戲台。其最大的特點是精雕細刻,宏大華麗,有的戲台兩側還建有看樓。

戲台上的戲曲壁畫、彩繪、木雕、石刻等,具體形象地描繪出劇目、人物、腳色、臉譜、服裝、道具、舞台調度場面諸方面的狀況。

台柱上的戲曲楹聯,顯示了人們對戲曲藝術各方面的審美意識、道德倫理、藝術情趣及社會功能的認識和理解。

戲台上的藝人題壁,留下了班社(名稱及組織機構)、劇種、劇目、演員、腳色行當、臉譜、服飾、樂器、道具、紀年(演出時間)、戲詩等墨跡,提供了藝人演出生活和心理活動的情況。

戲台碑記記錄了當地戲台的修建過程、規模和戲曲活動的一些常規和特性。同時,也記述了各種鄉社組織活動等更加廣泛的社會背景。

明清時,村村有戲台,戲台佔據著村裡的中心位置。就其分布來看,極為廣泛,從城市到農村,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幾乎都設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簡的戲台。

八面曲風戲台

戲台文化比一般古建築的內涵更豐富,應深入挖掘。近年來,各地保存下來的古戲台,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則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許多傳統的生活方式及習俗已被逐漸遺棄,古戲台面臨“曲終人散”的尷尬。

如何保護、複原、重修這些古戲台,讓古戲台重獲得新生,從而更好地推動古戲台的創新應用和工藝傳承,成為了當代木雕與建築匠人不可推脫的使命。

八面曲風戲台原址位於江西省婺源縣,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時任徽州知府為馬步蟾,字漁山,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功臣館提調、貴州道監察禦史。

道光四年(1824)來任徽州府知府,漁山自幼素愛越劇,亦對徽劇喜愛非常,為振興徽劇文化,舉全縣之力,聚集四方工匠,興建八面曲風戲台。

戲台前後雙面,相傳是為了讓兩班戲班同時演出,孰面觀眾多孰面戲班獲勝,以此決出魁首戲班。

戲台通面闊17.6m,通進深12.5m,建築高度16余米,柱中佔地面積220平方米,其雕花工藝十分精美,做工極致講究,結構極為精巧,並設有多處藻井,堪稱極品戲台。

期待古戲台“活”起來、“唱”起來,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幾尺方台,經久流傳,唱念做打,演繹說不盡的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