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股發年度紅包:分紅喜人 590萬股東領到3791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

  隨著A股上市銀行2017年度的分紅實施接近尾聲,在經歷了股價跌跌不休的陰雨連綿之後,銀行板塊的投資者們終於等來了真金白銀的夏季“紅包”。

  截至目前,A股上市銀行中,25家銀行合計完成派發稅前紅利3791億元,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10家年度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相對低估值加上高分紅,抬高了銀行業股息率,部分國有行股息率已逼近5%。但業內人士表示,分紅喜人形勢之下,不應忽視經濟增長預期對銀行資產品質及估值水準的影響。

  中央匯金獲得可觀分紅

  在上市公司分紅季,銀行股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除南京銀行尚未實施分紅方案外,A股25家銀行累計發放了3791億元的2017年度分紅款(稅前,下同),額度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工農建中交五大行派發2895億元,佔到總分紅金額的76.37%。當前,25家銀行共有股東戶數近590萬,由於銀行推出的分紅方案中,均採用了現金分紅,這也意味著,近590萬股東可以瓜分約3791億元紅包。

  而作為國有四大行工農建中的第一大股東,中央匯金(含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獲得的2017年度分紅可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累計持有工行1247.32億股、農行1312.61億股、建行1432.83億股、中行1902.72億股,按披露的分紅實施情況看,匯金公司將分別獲得工行約299億元、農行約236億元 、建行約416億元、中行約343億元——合計高達1294億元,佔到了A股銀行分紅總額逾三成。

  Wind數據顯示,共有17家銀行2017年度分紅總額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長,常熟、無錫、張家港行三家銀行基本持平。分紅增幅最大的是吳江銀行,增長超兩倍;另一家增長較快的是光大銀行,去年分紅95億元,同比增長107%。浦發、民生、平安銀行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浦發銀行分紅降幅達到32%。

  在股份製銀行中分紅金額居前的是招行、興業和中信銀行,分別是211.84億元、135.03億元和127.72億元;城商行中,北京銀行分紅較高,達56.45億元。

  “交農中”

  股息率逼近5%

  2017年度上市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繼續維持穩定,25家銀行中一共有10家銀行的現金分紅比例達到30%及以上;今年分紅比率最高的仍然是常熟銀行,從去年的38.5%降至今年的31.6%,其次還有交行、招行、北京、光大、中行、建行、農行、中信和工行。相比2016年,總計6家銀行的分紅比例有所提升,依次是光大、中信、上海、杭州和寧波。

  股息率是衡量企業投資價值、吸引市場投資者的重要指標。在銀行業整體估值偏低,加之現金分紅比例走高的雙重作用下,目前銀行板塊平均股息率在3%;目前,交行、農行、中行的股息率已逼近5%;其它還有光大、北京、上海、工行、興業、中信、建行7家的股息率在4%以上;而杭州、民生、常熟、招行4家的股息率在3%以上。

  申萬巨集源金融地產研究部馬鯤鵬團隊分析,資管新規落地之後,中長期來看,將推動真實的社會無風險收益率下行,銀行股股息率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凸顯。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儘管分紅喜人,但不應忽視銀行業2017年以來在金融監管更新、實體經濟去杠杆等多因素影響下的資產品質考驗。中信建投證券楊榮團隊認為,非標和經濟增長預期是壓製銀行股估值的最後兩根稻草,近期監管部門頒布的資管、理財新規,核心點均在“擴容非標”,非標擴容,消除融資方式不匹配矛盾,同時也降低了信用市場風險,但是經濟增長預期需要逐步改善, 最後一根稻草尚未消除。

  數據來源:Wind資訊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