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校園足球細思極恐的三大現象 食宿標準超過國腳

火熱的校園足球有“假惡醜”現象(資料圖)火熱的校園足球有“假惡醜”現象(資料圖)

  稿件來源:校園足球 公眾號

  校園足球的推廣為中國足球運動的普及貢獻良多,但記者在採訪中也看到個別校園足球推進過程中的“假惡醜”現象,令人細思極恐。

  [買競彩有盈利神器相助!贏錢!] [精選專家觀點足彩穩賺!]

  “我要實名舉報,校園足球存在弄虛作假!”一位打熱線電話到報社的家長說。“舉報誰呢?”記者問。“凡是搞足球操的學校,都可以讓警察、紀檢部門查查,一查就查出來。”

  有這樣一個網絡段子:中國乒乒球誰也贏不了,中國足球誰也贏不了。難怪中國球迷經常自我解嘲,世界上有一種運動,叫中國足球。

  作為促進中國足球發展的一項舉措,“校園足球”近幾年來一直是熱度極高的詞匯。不可否認,校園足球的推廣為中國足球運動的普及貢獻良多,但記者在採訪中也看到個別校園足球推進過程中的“假惡醜”現象,令人細思極恐。

  ✪ 現象一:一個足球7元進貨,100元報銷!

  一個足球,最便宜多少錢?一位體育器材經銷商前些時候問了記者這麽一個問題。記者本人也是體育用品收藏愛好者,從上千元的世界杯指定用球,到七八十元的中乙比賽用球都有珍藏,自認為對於這個市場的行情還算有所了解,但最終的“標準答案”仍令記者怎舌。“7塊錢,還有得賺!”提出問題的那位說。記者百思不得其解,7元人民幣甚至連材料都不夠,難不成這足球是紙糊的?人家笑答:“這球,沒內膽。”記者更陷雲裡霧裡,沒內膽的足球怎麽踢,那一腳不就一窟窿?人家再答:“校園足球,足球操表演用球,小朋友們用手拿著球做操,不用踢。7元進貨,100元報銷!”

  足球操,作為一項“與足球有關”的活動,一直以來都飽受詬病頗具爭議,更被認為是校園足球形式主義的集中體現。在今年2月1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的第三場教育新春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足球操的問題向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提問。5月16日,英國知名媒體《衛報》也用一張足球操的圖片報導“中國的校園足球”。

  詳見公眾號文章:兩張“校園足球照片”刷爆朋友圈!

  在答記者問時,王登峰表示,足球操起到讓孩子們活動、熱身的作用,其實就是體育鍛煉,和校園足球教學訓練比賽並不是一回事。大家之所以認為足球操是形式主義,“這就是媒體的威力”。同時,王登峰還強調,對於足球操,“不要有任何誤解”。足球操本身既不是足球課,也不是足球訓練,更不是足球競賽,與校園足球特色校裡的足球教學、訓練和比賽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大課間的功能來講,它是在短時間內通過讓所有的孩子做相同的動作、相同的運動,起到讓孩子們活動、熱身的作用,其實就是體育鍛煉。最後王登峰再次提醒,足球操就是足球操,可以用手,當然更多的是用腳。另外,它並不代表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普及足球的。

  確實如此,足球操對於培養孩子的足球興趣能起多大作用我們暫且不論,足球操為何能全國風靡,學校為何如此熱衷推廣足球操?學生人手一球,7元進貨,100元報銷!這也是一筆可觀的差價吧。這其中難免沒有人不是衝著利益和做表面文章去的。

  ✪ 現象二:“國培計劃”一年花掉4311.4456萬元,食宿標準超國腳

  5月27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主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培訓工作會議正式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45個培訓點承訓部門的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標誌著新一輪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拉開帷幕。本年度校園足球國家級專項培訓,計劃對2017年被教育部審核確認的6837所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體育教師進行首輪初級培訓,同時對2000名體育骨乾教師進行“卓越教師培訓”。

  詳見文章公眾號文章:新一輪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啟動!

  根據《2017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乾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項目成交公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乾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項目費用達到4311.4456萬元。

  根據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練員國家級專項培訓的通知》附件1《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練員國家級專項培訓名額分配表》數據顯示培訓名額為2448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資訊宣稱:教育部委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等部門組織了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個年度的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共培訓教育行政幹部、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退役運動員、裁判員以及體育教研員近3萬人。實際數據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而據之前報導,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6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骨乾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的通知》中,第五條裡有關於“培訓費用”的明確表述,每位培訓學員每天450元的食宿標準。450元是什麽概念?根據中國足協的有關規定,中國國家隊國內集訓,每名國腳每天的食宿標準是350元。另外,教育部2015年在全國範圍內選派240名校園足球教練員於9月15日至12月10日赴法國集中培訓學習。但是,後來據法方教練表示,前來學習的培訓人員中有一部分人連足球都不會踢,不知道是來培訓什麽的。

  國培計劃以一年高達4000多萬元的經費投入,進行這種會議式培訓能否解決足球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滿足校園足球的訓練及教學需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足球訓練教學方面成果顯著?一年4000多萬的“國培計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和途徑可供選擇?

  ✪ 現象三:校園足球文化的形式主義

  2016年7月11日,人民網教育頻道上曾刊載一篇題為《北京市校園足球班級賽征集足球文化作品3266件》的報導。報導中稱,這3266件足球文化作品包括標語304件、徽標429件、舞蹈86件、繪畫1010件、詩文727件、攝影710件。什麽是足球文化?一般球迷的理解是:看球,踢球,愛球。但這篇報導給人的感覺是,校園足球的足球文化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作為成績匯報的“件”。

  兩年之後,2018年5月26日至27日,一場名為“2018年全國校園足球文化論壇暨‘一帶一路’國際足球研討會”對外表示,大會邀請了外國嘉賓7人,邀請國內主題報告專家5人,與會代表圍繞“一帶一路”青少年足球發展研討2場,專家主題報告5場;論壇共接受投稿276篇,錄用232篇,正式與會代表180餘人。主辦方表示,論壇將以專題研討和主題報告的形式對我國校園足球的歷史、現狀、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國際足球的相關問題進行研討,相信通過本次論壇的開展,通過在座的專家學者和同學們的交流探討,將對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承辦部門還專門為此次論壇組織了一台歡迎晚會。

  記者也曾專題採訪過校園足球,曾看到一種現象,教室內小朋友們的足球繪畫豐富多彩,對於歐洲五大聯賽的俱樂部倒背如流,但他們卻不會踢球。之前赴美國採訪,記者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美國的校園足球文化都在綠茵場上,踢球的女孩比男孩還多。

  所以,記者有時會想,那些匯報材料上多少所學校,踢了多少場比賽,多少球員參與的數字,究竟有多少值得推敲。5年前,記者在採訪中就發現,校園足球比賽中存在的一個現象:參賽球隊領完服裝後,就不再來參賽,而積分榜上的3比0很多都是參賽球隊棄權了。如此即便再過10年,也許中國的校園足球文化提高了,但誰敢拍胸脯說,中國足球青少年足球人口的數量和水準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計劃,“2025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到5萬所,足球人口5000萬。中國將是全世界足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比歐洲幾個國家的人口還多。世界冠軍德國人口也才8000萬,有600萬足球人口。”正是有“足球特色學校達到5萬所,足球人口5000萬”的指標,教育部加大了對校園體育中的足球投入,這對於促進中國足球普及和提高是前所未有的利好。

  但是,一片利好之中,難免有人鑽空子、假招子,“現象一”折射的是器材購置環節中的“毒人工草坪”現象;“現象二”反映的是我國足球教練員短缺,教練員培訓中的亂象;而“現象三”暴露的是,校園足球普及中的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當然這些都是個別現象,中央足改的經是好經,卻讓下面的一些人給念歪了。

  “校園足球”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時期的一種創新,希望這種創新最終結出豐碩成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