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國同追夢 青春接力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的代代傳承之路,總是迴響著青春的腳步聲。

40年前的今天,《中國青年報》頭版發表評論《掃除血統論,攜手向前行》,認為摘掉以地主等血統劃分身份的「成分」帽子,不僅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對團結青年一代攜手向前走,提出了一個新課題。

40年一晃而過,今天的年輕人或許難以理解這意味著什麼——

幾千萬生活在「灰暗」中的青年,突然平等地和同齡人一起,站在了高考的起跑線上;億萬普通家庭,與這個國家一起,點燃起希望和夢想的光芒。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就專門提到,2018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大多已經退休,大批『00後』進入高校校園」。從恢復高考的「改革開放一代」,到今天學習成長中的「強國一代」,時代從不辜負青春,它只是不斷磨鍊我們,磨鍊著每一個試圖改變自己命運的普通青年。

與40年前相比,今天的年輕人雖然不再為「成分」的差別苦惱,不再有溫飽和上學的生存焦慮,但依然懷有改變自己命運的需求與渴望,保持著對美好生活和生命價值的嚮往和追求。

40年,一代代青年一次又一次面對「身份」的苦惱。從舊的「身份」差異問題,演變成了消除新的「身份」不平等所帶來的考驗與挑戰;與此同時,當代青年還面臨就業、創業、維權、心理、婚戀等種種問題和困惑。

本報年前刊發一篇題為《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引發了各界熱議,教育公平問題再一次擺在人們面前。去年年初,國家確定了11項攻堅行動,其中有一項就是要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儘管教育的資訊化、公平化已取得巨大成就,但還需要繼續下更大的力氣,我們依然在路上。

40年,我們一次又一次叩問自己的內心:衣食一旦有了著落,除了謀好職業爭取更多物質條件外,我們還有沒有為更高事業不懈奮鬥的乾勁和擔當?

家國同追夢,青春接力跑,是歷史,也是現實的必然選擇。

無論是百年前振臂一呼的新青年,還是七八十年前浴血奮戰的英雄兒女;無論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還是上世紀90年代下海創業的追夢者;無論是海外留學歸來的「洄遊一代」,還是剛剛步入成年的「00後」,青年個體的命運和前途,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100位被表彰的改革開放40年功臣,哪一位沒經歷過奮鬥的青春?哪一位不是富有家國情懷的貢獻者?

系列微影片《40年,來自56個民族的家國故事》中,哪一個不是以精彩小故事的普通「小家」,集中展示中華民族這個不斷變化的「大家」?

正如中青報的《中國面壁者》所言:人有脊椎可以挺直腰板,基石穩固才能建起高樓大廈,但真正的脊樑和基石原本就是看不見的。

奮鬥的青春最幸福——

有人嘆息青春散場,有人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太追求「自我」,但更多的人開始吟唱新的序曲,一切尚未命名,我們仍在路上。今天的年輕人,正在用他們知行合一的傳承和接力,定義什麼叫「強國一代」。

有這樣一位一直堅守在科研第一線的「女漢子」——藍可,多次放棄下海出國的機會,把青春獻給了熱愛的航天事業。在她身後,還有「悟空」「墨子」「蛟龍」「天眼」等團隊中一個個年輕的身影。中國航天科研團隊,平均年齡在而立之年。

有這樣一位外賣小哥,在凌晨昏暗的燈光裡,主動給救護車帶路,指明方向。一句「救人要緊,我來帶路」,讓我們在熙熙攘攘的路上,記住了他瘦弱卻堅毅的身影。

在他的身側,我們也看見了穿著桔衣的環衛工人、戴著白手套的計程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辛勤勞動者的身影。他們自信篤定,讓人潮湧動變得井然有序;他們接力奔跑,讓所有起點與終點的距離,不再遙不可及。

在我國西藏邊境最危險的一條邊防線上,30多年來已有14名官兵犧牲在巡邏途中。官兵們的冒險則是出於一種職責——戰士必須用血肉之軀守護祖國的每一寸疆土,向世界宣示我們的主權。中青報刊發的報導《我站立的地方》裡這些可愛可敬的年輕戰士,和入伍遠赴亞丁灣護航的北大女生一樣,表達著堅守崗位的那一種平凡的英雄主義。

……

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

作為其中默默奉獻的新聞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堅持用腳採訪、用眼觀察、用心思考、用筆還原,同樣在書寫著與新時代同行、為青春喝彩的奮鬥華章。

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新年評論——《最溫暖的終端是人心》《「我」期待有這樣一種獲得感》《文化的光芒無「微」不至》《新時代,我的舞台我的國》,也從一個側面記錄中青報人艱難跋涉的心路歷程。

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一起拚搏、一起奮鬥。

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讓企業輕裝上陣。要真誠尊重各種人才,充分激發他們創新創造的活力。要傾聽基層乾部心聲,讓敢擔當有作為的乾部有乾勁、有奔頭……

是的,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就要以改革開放的精神,處理和解決深化改革開放中的種種問題,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發,青春建功有作為。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我們期待這種更強的活力,讓更多年輕人能夠向上尋找成長的通道和力量,向內發現回歸初心的信仰和信念。我們都在追逐夢想的路線上努力奔跑著,微笑著,相信著。

一位年輕人新年寄給自己的祝福引起人們呼應:更加精益求精地專註做好當下每件事,正如看似傻傻奔跑的一個人,是一個逐漸剔除雜念而自我成熟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2018年進入中青報的新同事,主創了融媒「新年獻辭」——「和你在一起」影片節目,同樣引發很多共鳴:原來簡單和純粹是一種成熟的力量,也是一種青春的能量,只有在尊重和喚醒中,才能更好地陪伴、引領成長之路越走越寬。

歷史是昨天的新聞,新聞是明天的歷史。

正在融合改革轉型中的中青報,今年也進行了相應的版面、訂價調整,這是順應新聞傳播方式新變化、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作出的重要調整,是中青報奮進新時代、實現高品質發展、聚焦內容和版面精品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我們不會在意各種評頭論足和追求眼前一時的流量,而是在用心用情用力地向改革者致敬,立足崗位,紮根基層,關注青年,關注未來,為奮鬥、創新、擔當者鼓與呼;

我們不必嘲笑只顧小家的燕雀之志,更要理直氣壯地拒絕平庸,為鴻鵠之志鳴鑼開道,把書寫青春華章,落在一個個具體的故事、體驗、實踐中,相信無論何時何地,最溫暖的終端是人心;

我們不僅會繼續弘揚真善美,也不會放棄對假醜惡的監督與鞭撻,把尊重人性、尊重常識、尊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有機地融入尊重規律中,包括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規律。

如何書寫「強國一代」的奮鬥?

接好歷史的接力棒,是當代青年的機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

如何書寫新聞人的奮鬥?

同樣在傳承和發揚中接好前輩的接力棒,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是我們沉甸甸的使命。

2019年,以青春之名,我們正在一一作出回答。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