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城區的生命力在哪? 世界環境日探尋老街區的新綠

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這樣一個節日的設定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美好環境的表現大到一個國家的森林覆蓋率高,生態自然保護好;也具體體現在一個城市的園林綠化、街道綠化等做得好。更具體的是每個城鎮區域,每個家庭的綠化區域是否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老街區

世界環境日當天,小編去探尋了武漢的老城區—青山區,去尋找潛藏在老街區的綠色生命力,從這裡展望城市綠化發展的巨大太空。

一碗熱乾面,開啟了武漢人嶄新的一天,是老武漢人留下的傳統飲食習慣,也是武漢的根。小編的尋綠之旅也是從一碗熱乾面開始的。老城老味道,舊貌換新顏,因為有了一直生活在這裡愛綠植綠的他們。

花園 家庭

冶金街109街坊的居民胡智生老人,今年70歲。他在這裡住了將近二十年,他的屋頂盆景園也有了近二十年的歷史。老人曾榮獲2-13年武漢市花園家庭,平靜的說“盆景園上過報紙”。他的盆景即使做得再好,也榮獲過一些獎項,但是對老人而言,這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自己樂在其中,玩兒高興就好。老伴兒說他:“癡迷於盆景這些年,不斷地摸索,從未間斷。像這樣清風吹拂的陰天他能在屋頂玩兒一天。”

不打麻將,沒有其他愛好,就愛盆景,愛了幾十年。如此執愛源於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經歷。胡先生兒時生活在湖北省山水城市宜昌城區,在長江邊長大,經常跟石頭、樹木“打交道”。對自然山水有感情。他原先養盆景以大型附石盆景為主,慢慢的越玩越小,自己扡插繁殖,玩起了微盆。

盆景園

園子裡大大小小近百盆微盆都是他從扡插小苗慢慢培育起來的。得有四五年時間才能從扡插苗長成小苗,期間盤根、剪枝、每一天都得花心思,觀察、思考、動手盤,都是功夫,也是時間打磨的藝術。外面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時間在流失,周邊的環境在變化,而老人對盆景的熱愛之情一直沒變,默默的堅守,用心的盤枝造型,有了好些拿得出手的作品。這個屋頂也一直保有生機。

老房子

在冶金街106街坊,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綠,住在一樓的,維護一下公共綠地,地栽幾種花裝點一下,路過的街坊看了點讚,自己住在這裡也舒服。住在樓上的,陽台上也放幾盆花。小編在這裡認識了花友周先生,他在家庭的陽台上養了十多盆綠植,有的盆栽都是從外地帶回來的,年輕的時候因為工作經歷,在外接觸了園林,後來就逐漸的將一些景觀搬回來家裡,家庭環境打造的也很乾淨舒適。

盆景

在老城區,像胡老先生家如此有規模的園子可能不多,但是如周先生一般的家庭園藝者卻不少,他們喜歡綠色,向往自然。雖然沒有庭院,沒有大花園,但是他們一樣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植綠護綠,盡可能的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誰說老城區沒有生命力?尋綠,在每一個不經意的角落。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找到了老中新綠,看到了很多潛力花園家庭,希望更多的人愛護環境,從美好的家庭環境著手。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