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物飯前吃,飯後吃?依據是什麼?反過來有危害嗎?

我們去醫院看病,醫生開藥時,一般會囑託我們飯前服用或者飯後服用;或者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方法服用。

飯前服還是飯後服,一字之差的區別在哪裡?一句話可以概括——

飯前服,胃腸道裡面沒有食物;飯後服,胃腸道裡面有食物。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不同的服用方式,會使得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過程有不同之處。

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過程,從藥物代謝動力學上說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但如果只是涉及到飯前服還是飯後服,我們並不需要了解那麼多的參數,大致上可以將其理解為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過程。藥物,就是那些車;人體,就是錯綜複雜的公路網路。

口服藥物要進入這個公路網路,只有一個入口,那就是口腔。進入口腔後,會經過一條主乾道,那就是胃腸道。這條主乾道連介面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大多數藥物「行駛」到小腸,就會從這裡找到出口,離開主乾道。這是因為小腸內pH值接近中性,粘膜吸收面廣,是主要的吸收部位。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主乾道上有紅燈怎麼辦?

什麼是主乾道上的紅燈呢?那就是食物。

如果在飯前服藥,那麼藥物在經過胃腸道這條主乾道時,將會暢通無阻,一路直達小腸,在這裡被吸收,進而進入全身的體循環;而如果是在飯後服藥,那麼藥物在進入胃的時候,就會遭遇「紅燈」——食物的堵塞。從而和食物混雜在一起,慢慢地進入小腸被吸收。

因此,如果想要藥物快速地發揮作用,可以考慮飯前服用。

問題二:主乾道被損毀怎麼辦?

有些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單獨通過主乾道的時候,會對主乾道造成損毀。

這是指那些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布洛芬、抗生素等藥物,由於本身具有酸性,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引起炎症和潰瘍。

我們不放心這些藥物直接接觸胃壁,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在食物包裹中,乖乖地通過胃。

因此,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應在飯後服用。

問題三:主乾道需要維修怎麼辦?

當主乾道出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派車輛進行維修。

這包括胃藥、止瀉藥、驅蟲葯等。由於他們需要在胃腸道發揮作用,我們會更希望藥物能直接接觸患處,不要被埋沒在食物中。值得注意的是,利膽葯也在其列,因為膽汁的分泌與食物消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最好飯前服用。

有人可能會說,當以上三點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服?那就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來取捨了。

如果長期都有胃病,那就多照顧照顧胃,飯後服用為宜;

如果腸道吸收功能比較差,那就多照顧照顧藥物,飯前服用為宜。

最後,除了飯前服飯後服的講究以外,有些葯還要求睡前服,或者早晨服。這主要涉及人體在每天不同時刻的一些身體指征,比如血壓、激素水準等。這需要具體到葯,再細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