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報告:深圳不吃不喝35年才能買一套房,鞍山最容易需要4年

處於一座城市中平均收入水準的居民家庭,不吃不喝幾年可以買一套該城市的普通房子?根據諸葛找房監測的100個城市房價收入比,深圳的房價收入比達到35.90,雄踞榜首,成為購房難度最高的城市。廈門以33.21的“高分”緊隨其後。剩下排在前五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三亞和上海,房價收入比均高達25倍以上。延安、株洲、鄂爾多斯、和鞍山的房價收入比皆小於7。鞍山以4.20的房價收入比墊底,為購房“最容易”的城市,主要原因是當地房地產市場較為冷淡,房價較低。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簡單來說,指的是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作衡量房價是否處於居民收入能夠支撐的合理水準。諸葛找房以一個家庭約2.8人計算,公式為,房價收入比=(城市二手住宅掛牌平均單價*城市房屋平均面積)/(城鎮居民個人收入*2.8)。

三線城市三亞排名第四

除去北京、上海、深圳三個房價居高的一線城市外,廈門作為二線城市的一匹黑馬直衝第二。報告認為,作為一個氣候、環境宜居,幸福指數高的旅遊城市,廈門吸引了大量人口置業,而且廈門城市規模不大,面積不到廣州的1/3,而島內土地基本開發殆盡,這導致了廈門房價的提高。同時,2018年廈門的城鎮平均收入為54401元/年,低於一線城市的工資水準。

三線城市三亞,以29.62的房價收入比趕超上海,位居排行榜第四。三亞是國內最熱點的濱海旅遊城市,受到候鳥人群和投資者的青睞。多年來,三亞購房人群大多來自島外。外來購房需求比較強烈,三亞的高房價也受到外來高收入者的影響。而三亞本地人的收入水準維持三線城市的水準,城鎮居民收入為36617元/平方米,三亞的房價已經與本地居民收入相脫離。

分區間來看,100個城市中,房價收入比在9-12的城市數量最多,為38個城市,其中大部分為三四線城市。房價收入比在20以上的城市數量為6個,為深圳、廈門、三亞、上海、福州。房價收入比在6以下僅有鞍山一個城市。

分城市等級來看,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為31.07,換句話說,這三個城市中處於平均收入的城鎮居民家庭,不吃不喝31年才可以買一套普通房子。

一線城市無論是城市發展還是經濟發達程度都位於全國之首,較好的生活條件和較高的收入水準令人們想安居落戶,但是超高的房價也成為了阻擋的門檻。

三個一線城市中,上海的城鎮居民居首,為68034元/年,其次為北京67990元/平方米,深圳的收入在一線城市中墊底。

33個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7,相比一線城市情況大有好轉。主要原因是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城鎮居民收入較高,如蘇州、寧波等城市,而房價又不及一線城市。64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0.49,和二線城市差距較小。

GDP過兆城市中重慶、長沙購房壓力較小

2018年城市GDP過兆的城市達到16個,除一線城市外主要是省會及熱點二線城市。GDP超兆城市房價收入比在8~36之間不等,城市間差異較大。其中北上深一線城市中,GDP均超24兆元,房價收入比均超26。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也處於較高水準。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經濟發展較快、產業配套完善,不斷吸引外地人口流入,需求不斷釋放,加之城市主城區土地資源稀缺,新增供應有限,多種因素下催動房價高速增長,使得房價收入比維持在較高水準。

長沙作為中部省會城市,GDP規模早已過兆,位居全國第14位。但其房價收入比卻在GDP過兆城市中位居末位,長沙房價比僅為8.52。長沙不僅打擊捂盤惜售,而且限購政策全年升級,嚴控房價上漲,使得長沙成為購房壓力最小的城市。重慶作為直轄市GDP位居第5,掛牌價不超1.5萬元/平方米,房價收入比以12.72位居第13,可見GDP過兆城市中重慶是購房壓力較小的城市。

海峽經濟圈房價收入比是東北區域城市的2.48

分不同區域來看,各區域間房價收入比差異性較大。其中海峽經濟圈雖然只有4個城市,但其房價收入比高居區域榜首,海峽經濟圈房價收入比為20.10;其次為珠三角經濟圈,100個城市有13個位於珠三角經濟圈,房價收入比以15.78位居第二;長三角經濟圈城市數量最多為22個,房價收入比為13.11;四大經濟圈中環渤海經濟圈房價收入比最小為12.72,有18個城市。

中部、西南、西北、東北四大區域城市房價收入比較低,房價收入比均低於11。中部區域有17個城市,房價收入比為10.19;西南區域有8個城市,房價收入比為10.13,與中部地區相近,房價收入比僅差0.07;西北區域有10個城市,房價收入比為9.37;東北區域有8個城市,房價收入比是區域中最低的區域,為8.11。值得注意的是,海峽經濟圈房價收入比是東北區域城市的2.48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