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假期薦讀】魯迅反對中醫的真相(吶喊)!

導讀:婁紹昆醫師以自己青年時代自學經方的經歷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古樸的仲景醫學在現代基層社會的生存狀況。這篇文章記述了婁老師初學針灸時的見解。

1965年秋的一天,何黃淼老師帶我去診治一個病人。病人住在鄰近的街區,是何師母同部門工友的母親,患腎炎多年,近幾個月病情加重,中西醫治療均無進展,已經臥床不起。經何黃淼老師半個月的針灸治療,已經明顯好轉。一路上,何黃淼老師興緻勃勃地向我介紹這個病人的情況。

「病人姓李,65歲。」何老師說:「初診的時候,水腫從下向上蔓延,一直到了頭面部,水腫的嚴重程度令人怎舌,用手指在腳踝附近一按就深深地凹陷進去,腹脹滿得厲害,躺在床上坐不起來。按切脈象,沉而無力。舌苔白厚,食慾差,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胸悶腰背畏寒。脾腎陽虛一目了然,然而中醫師開的溫腎健脾、化濕利水的方葯不見療效,我想和病人的體質狀態有關,有的病人可能不適應湯藥而適應針灸。我先給她針刺內關與公孫,入針後,病人胸悶減輕,就能夠慢慢地在床上坐了起來,全家大小驚訝不已,我也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何老師自信的敘說感染了我,意外的療效打動了我,使我萌生了學習針灸的願望。

「何老師,內關與公孫兩個穴位配合使用治療腎炎的水腫與胸悶的機理是什麼?」

「這是八脈交會穴中的兩個穴位,」何老師津津樂道,「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穴,公孫穴為足太陰脾經穴,內關通於陰維脈,公孫通沖脈,它們配對使用,能夠通利氣機,調整水液的代謝,治療胸腔和腹腔的病症。明代劉純《醫經小學》中有八穴的歌訣,其中說道『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何老師,八脈交會穴中的其他六個是什麼穴位?它們都有什麼作用?」

「八脈交會穴是我臨床常用的一種針灸取穴方法。」何老師說:「奇經八脈的八個特定穴,即公孫與內關、後溪與申脈、足臨泣與外關、列缺與照海。公孫配內關可以治療胸腔和腹腔部位的病症;列缺配照海可以治療腹腔和盆腔部位的病症;後溪配申脈可以治療頭面五官及四肢腰背部位的病症;臨泣配外關可以治療頭面五官及關節部位的病症。我國古代的醫典對八脈交會穴的記錄是經驗的總結,根據經脈氣血的交會相通關係,用以治療全身疾病,取穴操作方便,療效顯著。這一種取穴的方法,你可以稍微遲一步學習,因為它的臨床使用牽涉諸多中醫學的基本概念。」

在何黃淼老師隨心所欲的漫談中,我開始接觸到針灸學的理論。

「何老師,聽說你治療腎炎水腫的絕招就是指導病人家屬長期使用艾條熏灸,是這樣的嗎?」

「是的,我診治疾病的宗旨是:安全、有效、方便、價廉。」何黃淼老師神采飛揚地說:「天底下只有針灸能夠做到以上四點。這個病人也一樣,我在病人的腹部、背部與足部用筆畫了幾個穴位,然後就囑咐她的女兒每天用艾條熏灸,為了節約時間,可以兩條艾條同時點燃,每個穴位熏灸十五分鐘。她的女兒非常孝順,每天用艾條給她熏灸五次。」

「具體有哪幾個穴位?」

「就是背部的脾俞、腎俞,腹部的關元、水分、氣海,足部的陰陵泉、足三裡等穴位。」何老師毫無保守地回答。

「何老師,這樣重篤的疾病,用如此簡單的療法,能有效嗎?」

何老師笑著說:「這個病人熏灸三天以後,全身水腫就明顯減少,你說有效還是無效?就一直這樣堅持艾條熏灸,穴位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到了第十三天,全身水腫全部消退,各種癥狀也有所減輕,大家都看到了治癒的希望。今天早晨她女兒來說,病人不慎感冒了,有發熱頭痛,所以我們現在去看看她。」

到了病人的家裡,我看見病人在房間裡散步,精神還可以。何老師勸她先躺下,按脈望舌,詢問病情,然後在大椎、風門與合谷的穴位上針刺,並囑咐病人的女兒依然用艾條熏灸。在大椎、風門與合谷三個穴位上針刺,是何老師診治外感表證常用的一組穴位,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病人的病情,學著把何老師診察的各個環節一一地重複一次,因為何老師事先已經對病人打過招呼,病人也非常配合。我在「見習」的過程中,發現病人對何老師的治療效果極為肯定,跟何老師介紹的情況基本一致。

我對中醫與針灸的科學性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雖然接受了中醫學的一些理論,然而思想深處還是疑慮重重。所以在回來的路上,我向何老師提出了一連串的質難。

「何老師,為什麼現代著名的知識分子都反對中醫?在中學課本裡,我讀到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曾經寫到的文字:『我還記得先前的醫師的議論和方葯,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地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引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我尊重魯迅的人品與學問,所以他批判中醫的思想就這樣植入了腦海。」

何老師一點也不生氣,自信地笑著說:「魯迅對於中醫的態度,需要了解當時的社會氛圍,以及魯迅父親的病與他自己醫治牙病的親身經歷等方面的情況,你才會明白魯迅為什麼會這樣說的。多年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最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現代好多中國人都從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講的「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這一句話來認識中醫藥。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以陳獨秀、胡適為精神領袖的中國知識界,否定與批判中國傳統文化蔚然成風。」何老師說:「在魯迅等人的眼裡,什麼傳統文化,什麼中國國粹,通通『等於放屁』。魯迅主張『中國書一本也不必讀,要讀便讀外國書』,他甚至提出來要消滅漢字。中醫學屬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舊醫學,所以也需要反對與打倒。當時社會上反對中醫的頭領是余雲岫,他在1916年撰寫了《靈素商兌》向中醫理論宣戰。余雲岫是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同學,其中醫觀對魯迅先生是否有影響還很難說,不過他們兩人都是章太炎的弟子也是事實。這就是當時的時代思潮,在這個大環境裡,每一個熱血青年與年輕的知識分子都會受到影響,魯迅也不可能例外。」

是啊,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科學與玄學論戰正酣,中西醫之爭也硝煙瀰漫。所以當時的文化、政治精英們都毫無例外地反對中醫。梁啟超右腎遭受了錯誤的手術,身體受到很大戕害,他不但不去追究協和醫院的責任,還公開為對方開脫。但是,對於自己多次經中醫治療好轉的事實,他卻絕口不向社會公開,甚至在聲明中還批評中醫治病為「瞎猜」。胡適曾患水腫病,西醫屢治不效,後來由中醫陸仲安治癒。當時報刊報導胡適患的是糖尿病和腎炎,但後來胡適一直否認他的病曾被確診,其用意很明白就是不承認中醫能治好這兩種病。再如孫中山先生重病也不服中藥,還說:「中醫是一艘不帶羅盤的船,西醫是一艘有羅盤的船;中醫也有可能找到目的地,西醫有的時候也找不到目的地。但我寧願乘有羅盤的船,儘管找不到目的地。」這不就是公然宣揚中醫不科學嗎?

「魯迅祖父周福清因賄賂案發入獄之後,」何老師繼續說:「其子周伯宜,也就是魯迅的父親也與其案有涉,故被拘捕審訊,後又被革去秀才,精神情志上蒙受了沉重打擊,便借酒澆愁。長期的過度飲酒加重了原有肝病的進展,腹部出現鼓脹,後來下肢也出現浮腫。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也就是說,男人下肢浮腫,女人頭面浮腫,預後大都不佳,由此可見魯迅父親的病便是絕症。儘管為魯迅父親治病的醫師,由姚芝仙換成了何廉臣,也沒有能夠挽救其性命。現在看來,魯迅父親長達兩年中醫藥的診治以及最後的亡故,都給魯迅先生的身心帶來極大的打擊,也造成了他對中醫學極為惡劣的印象。魯迅說過:『即使有人說中醫怎樣可靠,單方怎樣靈,我還都不信。自然,其中大半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我父親的病的緣故罷,但怕也有挾帶些切膚之痛的自己的私怨。』切膚之痛的私怨蒙蔽了他的眼睛,當他學習西醫以後一定也知道西醫並非無所不能,也不能包治百病,像他父親這樣的肝硬化所導致的腹水,西醫也無能為力。即使這樣,也改變不了他對中醫的偏見。我認為魯迅後來棄醫從文除了思想方面的原因之外,不能不考慮他發現了自己留學日本的初衷——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說的,『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原來是一個烏托邦的美夢。但是即使這樣,魯迅還是堅持自己反對中醫的立場,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魯迅父親的疾病屬於中醫所說的「風勞鼓瘕」四大難證中的「鼓脹」病,相當於西醫的肝硬化或肝癌所致的腹水,在現代也難以治癒,更何況在晚清時代。

「魯迅在《墳·從鬍鬚說到牙齒》一文中,通過自己牙病的診療始末,對比中西醫兩種醫學的優劣,結果是褒揚了西醫,譏笑、挖苦了中醫。」何老師語氣沉重地說,「魯迅從小就牙痛,經常牙齦出血,試盡了《驗方新編》中的諸多驗方都不靈驗,遇見一個善士傳給他一個秘方也不見效果。後來正式去看中醫,服湯藥,可惜也無效果。最後中醫師告訴他,他的病是『牙損』 『難治得很』。有一個長輩斥責他,說他是因為不自愛所造成的。在族人的印象裡少年魯迅的這個牙病是他人格的恥辱。魯迅到了日本長崎後就去尋牙醫診治,牙醫診斷為『牙石』,颳去了牙後面的所謂『齒袱』,牙齒就不再出血了,花去的醫費是兩元,時間還不到一小時。他從中醫藥的書中知道了關於牙齒屬於腎,牙損的原因是陰虧的理論。這一發現使他感到觸目驚心,頓然悟出了先前之所以得到申斥的原因。所以魯迅認為中醫不僅僅是治不好他的牙病,反而誣陷了他的人格。」

少年魯迅的親身經歷活靈活現,這些例子太刻骨銘心了。

「以上的幾個原因,有的是誤解,有的是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的缺陷。」何老師坦然地說,「中醫與西醫一樣,總是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把髒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看來何黃淼老師對這個問題已經有過深入的思考,所以他的論據很翔實,他的見解很平實,也很辯證。他的一番話,對我起了糾錯校正的作用。

目前庫房僅剩少量庫存。

目前庫房僅剩少量庫存。

……以下是廣告時間……

給大家推薦《中醫人生——一個老中醫的經方奇緣(增訂版)》,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編輯推薦

這次精裝增訂版更是詳細講述了婁先生通過自學從一無所知的中醫小白到成為正式中醫執業醫師的整個過程,對於每一個自學中醫的人都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同時,所有關心自己身體健康的人也可以從輕鬆的閱讀中發現一種為家人或自己排憂解難的療法。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封面圖片來源於網路。推薦書:《中醫人生——一個老中醫的經方奇緣(增訂版)》。

投稿及顧問郵箱[email protected]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