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椎病如何才能治標更治本?

頸椎病多以肝、脾、腎的虛損為本,以風、濕、寒、痰、瘀等實邪阻滯經絡為標,所以臨床上治療多數以補肝腎、填精生髓、行氣活血為主。但即便這樣,針對不同的發病原因,我們在治療的時候也要有的放矢,才能治標更治本。

1)外邪痹阻

人到中年以後,肝腎不足,氣血漸虛,衛外不固,風寒濕邪乘虛侵,引起氣滯血瘀,頸項經脈不通,筋骨肌肉失去氣血的溫煦和濡養,導致發病

癥狀: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按壓會有痛點,上肢沉重無力或麻木。

治療:祛風散寒,舒經通絡。可以選用蠲痹東加減。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加製川烏、製草烏、附子、細辛、桂枝以驅寒止痛濕邪偏盛者,加海桐皮、稀薟草、路路通祛風濕、通經絡。

2)痰濕阻滯

中年以後腎氣漸虛,以使太陽膀胱氣化不利,氣不化律,水精不布,水液不能滋養經脈,而結為痰濕且體虛易招風邪侵風痰相搏,阻斷頸部經絡而發病

癥狀:頭項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同時還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等癥狀

治療:,理氣通絡。可選用指迷茯苓丸加味藥用茯苓、枳殼、薑半夏牛勞子僵蠶陳皮五味、桔梗、白芥子、膽南星、防風地龍)。伴有瘀經絡者,可酌加三、穿山甲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力;伴有風寒者,可酌情添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止痹痛;伴有眩暈,加天麻、白朮;伴有胸痹者,加丹參、瓜萎、鬱金。

3)氣滯血瘀

由於外傷或勞損,使椎體緣組織間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滯經絡而引發頸椎病

癥狀: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夜間疼痛加劇同時頭暈眼花,胸悶胸痛。

治療: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可選用血府逐瘀東加製草烏、磁石。偏寒者,加桂枝、製川烏、製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氣血瘀滯疼痛明顯,加乳香、沒藥、雞血藤、穿山甲、地龍若氣虛,加黃芪;伴有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

4)瘓瘀交阻

癥狀:除了有氣滯血瘀型癥狀外,還會有頭昏、眩暈、心煩、噁心、胸悶、納呆脘脹肢體麻木腫脹,沉重無力等痰濕表現。

治療:可以選用導痰湯合桃紅四物湯合玉真散加減痰重於瘀者,加石菖蒲、竹茹。

5)氣血虛弱

人到老年,通常體弱氣血衰少,氣虛則腠理不密,風寒濕邪乘虛侵襲,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血虛筋骨失去濡養,從而引發頸椎疼痛。

癥狀:頭頸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眩,心悸氣短,面色無光,女性患者月經後癥狀加重或者經期紊亂。

治療:益氣養血,通絡行痹。可以選用黃芪桂枝五物東加昧藥用黃芪、赤芍、白芍、桂枝、鹿角粉吞服、雞血肺、生薑、大棗伴有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伴有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活血化瘀;伴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菟絲、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等。

6)肝腎虧虛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老年人體弱氣虛,肝腎精血日漸虧,筋骨失去,從而導致頸椎病。

癥狀: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耳鳴,側身困難精神睏乏,健失眠,腰膝酸軟,四肢乏力。

治療:可以選用左歸丸加減。若兼陰虛內熱者,加黃柏、知母、龜甲、秦艽眩暈如果明顯,加葛根、天麻、潼白蒺藜;頸部僵痛,頭痛手麻,加川芎、天麻、葛根;高血壓者,加石決明、鉤藤兼有風濕者,加靈仙、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