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我們感覺“害怕”的時候,我們在怕些什麽?

玩極限運動的人從來不會害怕嗎?

坦白講,阿杠活了二十來歲,嘗試過的極限運動一共有…0種。我這人運動細胞有限又實在膽小,屬於那種蕩個秋千都不敢太高的菜雞。

所以在看到《極限青春》這檔節目的時候,阿杠隔著螢幕都在瑟瑟發抖。

《極限青春》,看名字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是一檔關於極限運動的綜藝節目。60位國內頂尖級滑手匯聚一堂,滑板圈內大咖擔當節目顧問,這樣的配置聽起來就很厲害,但跟我這個菜雞少女實在沒什麽關係。

阿杠最開始看節目,完全是衝著王珞丹、王一博、程瀟這三位明星領隊去的。(滑手們看到這裡可能要氣死了,dbq

可是就在阿杠看完第一期節目以後,我就完全入坑了!比王一博的臉、程瀟的腿、王珞丹的颯更好看的,是這群滑手們的酷啊!

雖然滑手們的花式摔跤讓阿杠隔著螢幕都覺得疼吧...

經過第一期荷爾蒙爆棚的選手初秀之後,晉級的33位滑板手們要在這一期中挑選各自心儀的領隊,組建成三支明星戰隊。

按照正常情況,一個戰隊的核心就是領隊。別的競技類節目都是領隊挑選手,但這裡一上來,反倒是隊員選領隊,而且領隊還要做自我介紹…

其實也不難理解節目組這樣設置的原因啦,來參加節目的滑手都是國內頂尖的滑板大神,而三位導師,卻是剛接觸滑板沒多久的小白。

領隊要做的,不是靠滑板技巧讓隊友信服,而是靠自己的團隊觀念、對滑板精神的理解博得滑手們的青睞。

一博是大男孩,本身就對具有冒險精神的東西很感興趣,所以他對滑手們說的是:“我想加入你們,成為你們,為這個世界上最酷的運動拚搏。”

而程瀟的心態,跟很多包括阿杠在內的普通女孩無二。

“來參加這檔節目,我害怕了,甚至有些後悔,”程瀟對選手毫無保留,“因為我對滑板幾乎一無所知。”

一個坦誠自己害怕的領隊,能召集到隊員嗎?但也許滑手們看中的也就是她的坦誠。

王珞丹一上場就目的非常明確,顯然是做過功課的。她直接報了幾個名字出來,說:“我非常希望這些隊員能到我的戰隊來。”

一聽名字,底下有選手直接說:“她想要把所有滑得最好的人湊在一起。”

隊長介紹完了,該選手錶明態度了。玩極限運動的人果然性格坦蕩直率,不畏手畏腳的,一個個都很敢說。

比如選手謝汶凱上來就對王一博說:不是說穿了品牌(的衣服),就成為玩滑板的人了。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希望能夠教你一些真正的滑板精神。

哈?阿杠沒聽錯吧??隊員教領隊???…這節目有點意思啊。

還有這種個人風格突出,希望被領隊記住,直接送綠帽子的……

而每個戰隊最終能選多少人,居然還要看導師的滑板水準(?)

來到戶外場地之後,每個領隊抽到一張任務卡,卡上寫著他們各自的選人規則。每隊最多選8人,空缺的位置之後再通過別的方式來選人填補。

王一博的卡上規定他要做Ollie(豚跳,滑板動作),做到幾個就可以選幾個人,8個封頂。

一博街舞厲害,肢體協調性不錯,加上隊內高手的指點,最終完成了7個Ollie,選到了7名隊員,是三位領隊中成績最好的。

程瀟則需要在一個斜坡上滑下,滑過幾個人,就可以選幾名隊員。

她跟一博一樣,有舞蹈基礎,而且還練過藝術體操,所以最終成績也不錯,選到了6名隊員。

而王珞丹這邊的情況,相對來說就有點不容樂觀了。

她的主要任務是繞樁,繞過5個樁可選8名隊員,4個樁6名,3個樁4名,再依次遞減。王珞丹最終隻繞過了3個樁,收獲了4名隊員。也就是說,還有一半是空缺的。

領隊們已經盡力,但還有這麽滑手沒能歸隊,怎麽辦?接下來的比拚就交給了已經組隊的滑手們。

一個2米高的高台,每隊已被選中的選手從上面依次起跳,每輪增加0.2米的高度,3米封頂,平穩落地即算通過。比拚循環進行、不斷有滑手在高度升高後淘汰。最終成績最好的那支隊伍獲得優先選擇權,可選擇剩餘的隊員填補戰隊剩餘的位置。

作為一個重度恐高患者,光是看到那個“跳水台”搬出來,阿杠就已經嚇得想關掉節目了55555…

80厘米高台起跳,前面兩輪每隊的選手基本都能全員通過,但從1.6米開始,分水嶺就逐漸出現了。

基礎稍弱的、不習慣做大跳動作的、有傷在身的、體能跟不上的…但無論成敗與否,每一個隊員都有用盡全力去拚、去闖,那種無所畏懼的眼神和為了團隊死磕到底的勁兒。阿杠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

當然也有這種從1.8米高台輕鬆躍下,嘴裡還叼個檸檬茶的高手…

等到再上升1米,高度到達2.8米,三個戰隊均只剩下一人。

程瀟戰隊所剩的陳俊安,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他在第一期中的表現並不十分出挑,但今天發揮奇佳,自告奮勇作為程瀟隊的首發隊員,每一次起跳都穩扎穩打,落地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看這個動圖,我懷疑他是飛下來的

但遺憾的是,在2.8的高台上,他第一次起跳失敗了,到第二次才成功。

王一博那邊,留到最後的是劉佳明(就是個剛剛喝檸檬茶的那位哥)。他一直都是備受看好的種子選手,早在比賽開始前就有別的隊員預料,劉佳明會在這個高台上站到最後。

不過2.8米這關,他試了兩次落地時都摔了,王一博戰隊也因此失去了優先選擇權。

而這一輪的最大贏家,是王珞丹戰隊的潘家傑。他年紀非常輕,和陳俊安差了十歲,但發揮得比在場所有滑板老手都要穩。

潘家傑非常擅長做大跳類的動作,錄製節目前,網上就有他“大亂15級台階”的視頻流傳,這次參賽,也算是讓所有網友信服了那個“奇跡”。

在2.8的高台上,他是三隊中唯一一個一次成功完成動作的。且在這個環節的最大高度,3米高台上,他仍舊一次成功!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輕功的話,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這些能笑到最後的滑手,或者說能站上《極限青春》舞台的人,當然都是滑板圈內的贏家。無論是膽量、天賦、技能、穩定性、全能度、勤奮程度等等,他們都是這個領域內最拔尖的一批人。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默認他們是“不會害怕”的。3米高的高牆,沒有護欄,普通人光是站在邊緣上都怕,可滑手們卻可以駕馭一塊滑板並且跳下來。

不光是玩滑板,提起玩極限運動的人,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那群“膽子賊大的”、“不要命的”。

坦白講,阿杠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但看了這期節目之後,阿杠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面對這些極限運動也會腳軟、發汗、不敢上台、甚至大叫著“我有恐高”。

他們其實也會害怕。

隊員裡為數不多的女選手西瓜,其實很不擅長做大跳類動作。她登上高台的時候,一旁有選手在說:西瓜也跳啊,那真的是敢。

她怕嗎?當然怕。走到跳台邊緣的時候,所有人都能從她小心翼翼的試探中看出恐懼。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但就是硬著頭皮上了,因為“氣勢要在”。

而另一位選手Johnny Tang,王珞丹隊的隊長、資深滑板手,他突破的不單單是自己內心的恐懼,更有身體極限。

當他完成2.4米高台的動作時,連裁判都說了:Johnny Tang,我沒想到你能完成這次動作。(這位裁判講話也是rio直接

Johnny Tang資歷高、技術好、經驗豐富,理應衝在最前線。但現實情況是,他的身體跟不上了。在場不少年輕的選手都被Johnny Tang這一跳感動到起立鼓掌,因為他已經“上了年紀”,而且膝蓋也承受不了這樣高強度的跳落。

他害怕嗎?除了怕失敗,他應該更怕這一跳帶來身體上的受傷。但他不能逃避,也不能退縮,因為他是王珞丹隊的核心隊長,必須在自己隊目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盡己所能地力挽狂瀾。

為了自己的團隊,一起戰鬥,奮力拚搏,乃至突破極限。Johnny Tang這種團隊精神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還有另一位隊員張子揚,他在節目裡直說自己也害怕,但他倒不是怕失敗,而是怕自己的失敗會給隊內最後一位成員潘家傑更多壓力。

自己失敗當然難過,但他們更害怕的是讓隊長失望、害怕連累同組的隊員。

哪怕害怕也要嘗試,比起自己更重視團隊,一次次地挑戰自己技術和身體的極限...滑手們身上的這種拚勁兒,真的相當感染人。

就連對滑板一竅不通的程瀟都被感動到落淚,“場上的隊員們都在為自己拚命,很感動,也很意外”。

是的,這就是極限運動的魅力。

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敬畏,而是比起恐懼,有更多要在意的東西。這就是滑板精神,去挑戰自己、突破自己,one more try,一次又一次。

這期節目看完了,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有答案了嗎?

其實玩極限運動的那些人,都會害怕。只是他們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機會來考慮清楚,自己害怕的不是速度、高度、潛在的危險等等,而是“害怕”本身。

3米高台輕鬆躍下的潘家傑說,他在起跳時很少去猶豫。不去想太多,就突破自己,拚一把,跳了就跳了,“因為猶豫了,就會不敢做”。

這一點,也是我們和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

普通人在面對內心的恐懼時,絕大多數會選擇退縮,還未嘗試就選擇放棄。然而滑手們卻用行動和滑板精神證明,勇於嘗試,就一切都可戰勝。

因為只要在改變,只要在前進,就不算失敗。

仔細想想,生活裡的我們到底在怕些什麽呢?眼下的工作疲憊無力,卻害怕新的環境更加糟糕。所處的城市死水無瀾,卻不敢走出去迎接新的挑戰。生活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卻恐懼改變帶來的風險...歸根結底,我們所害怕失去的,是現有的“安穩”。

如果你現在內心滿足,生活幸福,所有的理想和目標都已實現,阿杠無話可說。

但對於另外那些人,請你捫心自問:現在所有的一切,真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嗎?還是你為了掩蓋自己因不敢嘗試而鬱鬱平庸之後的說辭?你的人生真的就止步於此了嗎,還是說寧可屈服於現狀都不願意拚盡全力去試一試?這真的就是你能力的極限了嗎,還是說覺得得過且過混日子好過突破自我後 的所向披靡?

Johnny Tang說,如果比賽設置得太容易,那就沒意義了。是的,如果人生的一切都唾手可得,無需奮起追逐,那漫漫人生路,何來方向?

人生旅程就像滑板賽道,有起有落,有坦途有陡坡。你可以選擇一直在在平穩的賽道上徐徐前進,一生波瀾不驚,也可選擇拚盡全力衝上陡坡登頂人生巔峰後,再感受一躍而下時那種放鬆的快感。

我們也許終其一生都不會在滑板的賽道上飛馳,但人生的賽道,我們卻可以選擇更勇敢的方式。

滑板精神就是“挑戰無極限,超越不可能”。很顯然,滑手們已經做出選擇了,那麽你的選擇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