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青蛙肚」的應對方法

關注微信公眾號: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如有關於寶寶問題,都可以給我們留言哦!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

常常看到寶寶胖胖的小肚子,像小熊維尼的肚子一樣圓滾滾,真得好可愛啊!不過有時候媽媽得注意了,寶寶是不是脹氣?究竟該如何判斷,如何預防呢?以下內容就需要各位爸爸媽媽們學習的哦。

1~2歲寶寶有青蛙肚很正常

對於一兩歲的幼兒來說,青蛙肚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孩子腹肌比較薄弱,所以吃完東西後,肚子好像青蛙肚似的圓鼓起來。

據兒科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孩子的「青蛙肚」是孩子成長中的特點。「嬰幼兒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臟器重量,因而下腹部會比較突出,所以寶寶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隨著年齡的增加,腹肌就會相應增強,青蛙肚也就會漸漸變得平坦。」但專家強調:嬰兒脹氣和其他病理性的腹脹也可能表現為「青蛙肚」,寶媽們不可忽視其隱藏危險的存在,需「對症下藥」。

寶寶「青蛙肚」有原因

寶寶常見的青蛙肚,其實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出現脹氣了!新生兒胃腸發育不成熟,各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很容易引起脹氣,這也讓他們的肚子看起來比大人更圓。寶寶容易脹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吞食過多的空氣:寶寶以奶瓶餵食時,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過多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或瓶身傾斜時,空氣也會經由奶嘴縫隙讓寶寶吸入肚內,以及寶寶過度哭鬧也容易導致脹氣。

2、消化不良:腸道因糞便堆積,使產氣的壞菌增生,或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腸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產生大量的氣體。

3、腸胃蠕動障礙:分為單純功能性的稱為「假性腸阻塞」,和腸胃道真正缺乏神經節的「先天性巨腸症」。這類問題的嚴重程度不同,可從慢性便秘和腹脹到嚴重嘔吐觀察,可以是暫時或終身的。

寶寶「青蛙肚」7個應對措施

措施1: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寶寶餓的時間太長,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並且在餵奶之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措施2: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遇到這種情況,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或是擁抱他,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措施3: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可順時針按摩5分鐘。或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這些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措施4: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糖分在寶寶的肚子裡過度發酵,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此外,如果懷疑自己的進食可能引起寶寶腹脹,那麼,母乳餵養的媽媽就應該將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類、玉米、蕃薯、白花椰菜以及辛辣食物從飲食中剔除掉。

措施5:人工餵養的寶寶,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寶寶的嘴與母親乳房的位置擺放不適當的話,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吸進過多的空氣,以至於嗝氣或腹脹。正確的姿勢是最好讓寶寶的臉正對媽媽的乳房以保證他的嘴將乳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措施6:某些固體食物也可能導致嗝氣、腹脹。比如穀物粗糧,有些蔬菜如豌豆泥、黃豆泥等都含有可導致大腸脹氣的纖維。而奇異果、梨、菠蘿、果汁等含有高濃度糖分也是導致嬰兒腹脹的誘因,應少吃。

措施7:寶寶若出現腹脹合併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便排氣不暢,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或肚子有壓痛感,或合併呼吸急促,或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應特別注意並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