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春“葫蘆王”傳承技藝有方:變農民致富“金葫蘆”

蔡蘭亭爺爺和父親製作紙葫蘆用的老式工具 柴家權 攝

中新網長春6月10日電 (柴家權)選紙、印染、晾曬、軋型、裁繩、做穗……經過這些複雜的工序後,蔡蘭亭才能做出一個色澤豔麗的紙葫蘆。通過40多年的努力,蔡蘭亭在讓紙葫蘆傳統技藝傳承下來的同時,也使得紙葫蘆搖身變成推動身邊農民致富的“金葫蘆”。

當地村民進行紙葫蘆加工 柴家權 攝

“葫蘆”諧音“福祿”,是民間百姓的一個吉祥口彩,具有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民俗價值。

65歲的蔡蘭亭現居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新合村,是“蔡氏紙葫蘆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目前,“蔡氏紙葫蘆製作技藝”已成為長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記者近日來到蔡蘭亭成立的“蔡氏紙品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到,當地每年可以生產200萬隻以上的紙葫蘆,這些產品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熱銷。

在製作紙葫蘆的手工作坊裡記者看到,30多名工人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科技的助力使得他們每人每天能生產1500多個紙葫蘆。

蔡蘭亭製作的各式精美紙葫蘆 柴家權 攝

蔡蘭亭介紹,過去製作紙葫蘆受溫度影響很大,冬天無法制作,後來經過多年實踐,他搭起了烘乾室,解決了冬季不能製作紙葫蘆的瓶頸。

“傳承不是故步自封,無論是剪裁、加工還是染色,我們都引入了很多機械化的手段,科技與傳統的融合讓以往製作紙葫蘆時遇到的難題得以克服。”蔡蘭亭說。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紙葫蘆銷售的高峰期。紙葫蘆製作需要十餘道工序,每年端午節過後就得抓緊為下一年的端午節做準備。蔡蘭亭表示,每一道工序都很費時,大概需要近一年的時間籌備。

蔡蘭亭祖輩都靠做紙製品謀生,他從小跟隨父親和爺爺學習紙葫蘆、紙花籃製作技藝。

蔡蘭亭告訴記者,紙葫蘆製作技藝是老輩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傳承這種工藝,也是傳承一種文化。

在蔡蘭亭家中的一個櫃子裡,擺放著很多“老物件”,如半臂長的刷子、手指粗細的空心鐵管、半弧形的模具等。蔡蘭亭介紹,這都是當年爺爺和父親製作紙葫蘆時用的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工具已經逐漸被新式工藝淘汰,成為歷史。

隨著紙葫蘆的銷量越來越好,當地很多農民都加入到了“蔡氏紙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跟他共同生產紙葫蘆。“我們正在積極參加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會,平時我也會去高校給大學生們演講和展示,就是希望傳承傳統工藝和文化。”蔡蘭亭說。(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