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校園安全難題:校園控槍與種族矛盾

文 | 陳陽 編輯 | 齊琰

圖|Google、unsplash

這裡需要交待一下背景,我訪學的大學城治安非常好。安全系數排名列本州第一,在美國全國也能居於前列,我租住的公寓在校園附近,不誇張地說,可以夜不閉戶。各級學校校園對槍支零容忍,禁止槍支進入校園建築物內,學生持槍進校園,絕對是被禁止的行為。

去年9月的某一周裡,我所在的大學城裡發生了兩起槍擊案,並且都涉及了高中生。根據新聞報導,第一起案件純粹是熊孩子搗亂,偷了家裡的槍帶到學校,結果在公車上擦槍走火,誤傷另外兩名高中生。第二起案件發生在一所高中附近,午飯時間,一名高中生在離學校幾個街區的地方受傷,警方逮捕了三名嫌疑人,其中一名也是同校同級高中生。

當槍擊案發生時,新聞濃墨重彩,該校家長們蜂擁趕到學校,希望提前接自己孩子回家。然而,這件槍擊案的後續報導不了了之,什麽原因引起了槍擊案?三名嫌疑人是否被判罪?為什麽媒體揭示了第一起槍擊案的原因、卻不肯繼續報導第二起槍擊案呢?

原因就是“政治正確”。第一起槍擊案是一場意外,歸結於父母管教不力,熊孩子誤操作傷害了朋友。要杜絕這種現象以後再出現,端賴父母自己的修行。受害者固然值得同情,但說到底是運氣不好,嫌疑人並沒有主觀作惡意圖。這個世界上,意外防不勝防,根本無解,所以媒體公布了整件新聞的來龍去脈,讀者也許對嫌疑人會產生反感,但不會產生仇視。

第二起槍擊案原因複雜,警方公布的三名嫌疑人照片顯示,他們都是黑人,受害者種族身份未公布,只知道是15歲的高中生。照常理推斷,在學校吃過午飯後,一名高中生走到離學校幾個街區的地方,被三名嫌疑人槍擊(其中一名還是同校同年級高中生),整個事件裡只有這一名學生受傷。這件事情,怎麽看也不大可能是意外,很可能是過往認識的熟人來尋仇。

如果媒體公布這起槍擊案的前因後果,很可能引起種族間的仇恨與不滿。“你看看,又是黑人搞的事!”“黑人父母怎麽管教孩子的?高中生一言不合就開槍?還帶著校外的人來尋仇?”類似言論很容易造成社區撕裂,因此,媒體放棄了後續報導,相關事實石沉大海。

這就是今天美國媒體奉行“政治正確”路線的反面案例。意外值得大書特書,有預謀的犯罪卻因為顧及可能引起的種族矛盾而被放棄了。

第二起槍擊案裡,相關新聞報導並沒有用文字描述過三名嫌疑人的種族特徵,比如,“他是一名15歲的黑人高一學生”這種話絕對不能出現在新聞稿裡,雖然“黑人”是從這個學生出生那一刻就伴隨他終身的生理特徵,也是他最重要的外貌特徵,但是,新聞稿可以提他的年齡(15歲)、年級(高一)、社會身份(學生),卻要直接刪掉“黑人”二字。

媒體公布了三名嫌疑人的照片,讀者只能憑照片自行判斷他們是黑人,這個結論是讀者自己得出來的,可不是媒體總結的。至於,第二起槍擊案的受害者是不是黑人?第一起槍擊案的嫌疑人和受害者都是不是黑人?那要靠讀者自己想辦法了,媒體不能說。在“政治正確”路線之下,美國媒體遣詞用句相當謹慎小心。

也許有讀者會問,你為什麽要提第一起槍擊案涉案人可能是黑人?難道你歧視黑人?我知道,美式“政治正確”的寫法是把凡涉及種族的詞語能刪就刪,不能隨便提人家的種族。這種“政治正確”有虛偽的一面。作為美國社會的觀察者,我沒必要把自己也偽裝得跟當地人一樣虛偽。事實上,到了關鍵時刻,這種虛偽的面紗會被撕下,不同種族間的矛盾衝突浮上台面。

兩起槍擊案過了五個月之後,我們學區召開學監跟家長與學生的溝通會。這種溝通會的時間地點事先公開,誰都能參加,本意就是增強雙方溝通了解,共同促進學區發展。

本周一的溝通會上,學監公布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在今年6月份之前,學區內6所高中將隨機採用可移式金屬探測器檢查學生,力爭把槍支拒絕於校門之外。金屬探測器並沒有固定安裝在學校裡。6所高中的學生們,每天上學時,有可能碰到隨機抽查,學生們通過金屬探測器才可以進入校園,拒絕被檢查的學生將被視為違反學校規定而受到懲罰。

去年9月第二起槍擊案所在的高中,自槍擊案之後已經採用了金屬探測器隨機檢查學生,至今沒有再發生槍擊案。於是學區才決定把這項措施從一所高中推廣到全部六所高中。

面對學區的這項規定,作為一名外國人,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措施有效嗎?第二起槍擊案發生在校園之外,就算把槍支攔在校門外,也不能阻止第二起槍擊案裡有學生受傷啊。學區回應是,我們必須接受現實(暗指美國自由持槍的現實),沒有完美的方案,我們盡量把槍支攔在校園之外,最大程度保護在校學生的安全。

我的第二個疑問是:這項措施要花多少錢?學區經費能支付嗎?為了應付可能而來的檢查,學生要不要提早到校?新聞解答了我的疑惑,整個學區估計投入幾千美金就能購買所需設備。人力成本另算,但是檢查人員可以外包給專門的保安公司來做,或者由本校教師臨時充當,每天的檢測估計半個小時之內結束,學生無需提早到校,付給相關人員的費用不會高過設備費。

作為外國人,我質疑的都是這項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本地家長的反應呢?不得不說,外國人就是把握不了本地人的心思啊!學語言容易,掌握本地人的文化心理,難於上青天。

周一溝通會上,本地家長和學生最反對這項措施的理由,就是“它將不公正地傷害有色人種學生”。電視新聞小心翼翼地遣詞用句,“unfairly hurt students of color”,可是,電視鏡頭裡展示的憤怒的學生與家長,報紙新聞圖片裡的反對人物,無一例外清一色都是黑人,你看不到白人(大學城裡人口最多的種族)、拉丁裔(大學城裡人口第二多的種族)、亞裔或其他族群的身影,只有黑人家長和學生在抗議。

美國媒體報導“政治正確”的表現之一,就是平衡展現衝突雙方的觀點。電視新聞採訪了學監和校長,也要採訪反對的聲音,這時候,電視台找不到一個白人、拉丁裔、亞裔或其他族群發出反對的聲音,只能採訪到黑人抗議者。

一項針對所有學生的措施,怎麽就會隻傷害黑人學生而不傷害白人學生?那是因為,雙方心知肚明,只有黑人學生會帶槍去學校,去年9月兩起槍擊案的涉案人都是黑人。所以,黑人才會認為,這項措施針對自己族群的孩子,而不是針對其他族群的孩子。

於是,在激烈衝突的時刻,校園槍支安全問題背後的種族矛盾才浮現了出來,美國媒體不能刻意點明衝突雙方的種族背景,只能讓讀者自己看自己體會。

黑人家長的抗議聲音顯得有點站不住腳,學區一再強調,哪天檢查哪所學校,只有校長和老師們提前會得到通知,學生將毫無準備面對金屬探測器的檢查。所有學生不分種族,都必須通過檢查才可以進入校園。

我們學區不是本州第一個採用金屬探測器的學區,幾百英裡外的另一個學區早在幾年前就採用了這一措施。你沒有猜錯,黑人學生是那個學區裡人口最多的族群。從那個學區轉入我們學區的一個黑人學生對著電視鏡頭表示這種檢查令人不愉快:“每一天,我都要走過金屬檢測器,每一次,我都感覺自己像是罪犯。”

學監表示,經過去年9月兩次槍擊案,我們總要做點什麽,否則就是我們的失職。試點金屬探測器的那所高中所在的社區,普遍表示歡迎這項措施——是啊,黑人是那個社區以及我們整個學區的少數派,歡迎這項措施的家長們,肯定不包括黑人。

如果真按照學區裡每個家庭一票來表決,估計這項措施還是會被采納執行。所以,黑人家長的抗議歸抗議,他們也知道自己有權力表達反對聲音,卻沒有力量阻止這項政策被執行。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黑人家長都反對這項措施,也有黑人家長表示支持。另一面的事實是,其他族群的家長都跟我的反應一樣,在質疑這項政策的有效性,只有部分黑人家長在質疑這項政策會不會加劇種族分裂。

出於保證學生人身安全而推出的一項措施,卻引來了種族歧視的矛盾鬥爭,這個戲劇衝突,讓我首次感受到了美國控槍的艱巨與複雜性。

如果周一溝通會的爭執再深入一下,估計就應該討論,在本州,為什麽只有黑人學生帶槍去校園?這是偶然個案,還是黑人家長對自己孩子過分縱容缺乏管教的表現?這是美國社會體制的問題,還是社區文化、家庭培養、校園教育的疏忽?

美國很多出色的社會學者人類學學者,經過艱苦研究都認為,黑人的問題(比如貧困、犯罪、吸毒等)並非由黑人文化所造成,而是整個社會結構和制度安排的結果,由此造成的惡果需要由普通美國公民來承擔。學者著書立說,呼籲普通公民為消除種族歧視、彌合族群撕裂而努力。

任何事情,如果扯到結構、制度、文化這種宏大概念上,未免過於抽象。學者的良苦用心,也是“政治正確”的體現——凡是把黑人的問題歸於黑人自身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根本沒有發表機會。

究竟是校園安全第一位,還是種族和諧相處第一位?我們所在的學區快刀斬亂麻,生命安全第一位,未成年人持槍本來就是非法行為,任何槍支都不應該進入校園。

我們學區民風淳樸,社會治安良好,成年人沒有持槍上街的習慣,所以,學區一直嚴格執行校園控槍政策。這次的金屬探測器事件,是以往控槍政策的延續,毫不奇怪,這項政策能夠在我們學區得到執行。

可是,美國還有很多地方暴力犯罪橫行,種族因素隱含在很多犯罪行為背後,有些大學也在討論是否允許個人持槍進入校園建築物這個話題,有些地方缺乏控槍傳統,反而鼓勵私人擁有槍支。那裡的高中生及其家長們,很可能推翻金屬探測器檢查學生的措施,也因此可能生活在暴露於槍支之下的高風險環境。

種族問題是美國社會的痛,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如果不能讓各個族群和諧共處,美國注定無法再次強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