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陽明:好的人生,要學會做減法

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授權圖片 | 陳卓 攝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會隨著生活閱歷和知識見聞的豐富而變得五彩斑斕。但是好的人生,並不一定是濃墨重彩的。“淡極始知花更豔”,學會給人生做減法,往往會遇見更美的風景。

01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給人生做減法,要減去一些過度的欲望。大千世界,道不盡、畫不完的繁華,總使人眼花繚亂,目光不自覺地被吸引,心裡也暗暗地種下了欲望,容易成為被欲望驅使的奴隸。

朱熹曾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這就是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欲”觀點,但人欲並非指人的天性,而是過度的欲望。日常的飲食、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都是合理的。

但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求山珍海味、求飽口腹之欲;不滿足於當下已經自足無憂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利,這就是過度的人欲。過度的欲望可能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反而成為後來的拖累,埋下潛在的禍根。古往今來,諸多貪官的例子擺在面前。

如何做減法?王陽明的答案是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複起,方始為快。”

02

王陽明說: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是人生做減法後達到的至高境界。心學法門至簡,但若真正參透其要義,便覺世事遊刃有余,身心暢快。

王陽明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此理: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聖人的心像乾淨明亮的鏡子一樣,不管面對何事何物都能如實照見,等他們過去了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莊子也曾說過:“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每個人的心最初也是一面明鏡,而我們大多數人的心之常態是被外事外物遮蔽了。外事外物如飄來飄去的浮雲,我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倏然飄來、又倏然飄去的浮雲上。

沒飄來時,心裡想著要來了而躁動不能安;既已飄過去了,心裡還念念不忘而不能定。本心是永恆的,外物只是暫時的。不能專注於本心,而專注於外物,就會永遠處在躁動與焦慮中。

所以,試著給心靈做減法,在心體上抹去那些擾亂本心的浮雲,修煉自己的本心。

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曾說過: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

只要內心堅定,遇到外物時,都能應付自如而不為他們所累。

03

給人生做減法,要舍去一些東西。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想要魚是正常的心理,想要熊掌也是正常的心理,但是想要把兩者同時弄到手就是不合理的,如果硬要兼得,到頭來往往是一場空。捨棄一些東西,其實是得到了更多。

無用的身外之物,可不必再汲汲地去追求。心中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地閃過,有幾個能真正停留扎根。

梁曉聲先生曾說:一種人生的真相是——無論世界上的行業豐富到何種程度,機遇又多到何種程度,我們每一個人比較能做好的事情,永遠也就那麽幾種而已。有時,僅僅一種而已。真正能緊握在手中的並不多,專注當下可能比貪多更有意義。

該放下的執念,不妨輕輕放下。給自己定下的巨集偉人生目標,可能已經將人壓得身心俱疲。為了遙遠渺茫的目標拚命時,卻忽視了生活的美好。

與自己沒有交集的人,不妨漸漸遺忘。生命中,會與很多人擦肩而過,但只有很少數的人伴隨一生。有些人注定是生命中的過客,成為定格在回憶裡的風景。

試著放下一些遙不可及或者成為過去的事物或人,將他們從自己的生命中慢慢淡化。

就如在計劃表上,劃去那些細枝末節的瑣碎事,隻留下當前最重要的事。會發現,擾亂心緒的事物都被拂去,似乎不再迷茫,當下的生活如此明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