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手司機學會這幾招 再複雜的停車位都不是問題

記得教授家裡第一台車就是五菱巨集光,作為一枚新手,教授買了車後立馬就加裝了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然而就這麽一台方頭方腦的視野寬廣並且後加了倒車影像和雷達的車,仍然被教授這個新手蹭成了大花臉。

倒車似乎是每個新手最頭疼的問題,即便是有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以及三個後照鏡,新手仍然手忙腳亂,不知道啥時候看後照鏡啥時候看倒車影像,而且簡單的倒車影像,也有不少人不會看。更讓人頭疼的還有一點就是在狹小車位時壓根不知道如何才能開出去~

因此本文著重解決新手司機的三個疑問:

1、何時看倒車影像、怎麽看倒車影像?

2、何時看後照鏡,怎麽看後照鏡?

3、標準車位容易停,但是複雜狹小車位怎麽處理?

何時看倒車影像

倒車影像最基本看法就是看後方螢幕,通過螢幕能夠看到不少的資訊,但是光看影像是很難真正把握距離的,因此不少倒車影像上都畫好了標示線來警示距離。

在倒車影像中,紅黃綠分別代表了距離過近、距離合適、距離較遠。紅色標線距離車位後方地上劃線比較近時,說明後方距離差不多了。而左右車寬標線則可以基本代表車輛的寬度,但是由於這個與攝影頭的焦距以及實際車寬有關,因此只能作為基本參考。

當然這只是理論情況,為了驗證實車是否如此,教授用咱們自己的歐尚A800實測了一下,我們這台高配歐尚A800標配了倒車影像和雷達,配置比較高了。

在倒車影像橫向綠線達到了車位後方牆底時,車尾距離牆面的距離還十分遠。

倒車影像黃線到達了車位後方牆底時,車尾距離牆面仍然有不小的距離。

倒車影像紅線達到了車位後方牆底時車尾距離牆面的距離還很安全,因此紅線並不那麽可怕,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車倒車影像標線距離的話,不妨像教授一樣實測一下,心裡有個底。

當然,更加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通過攝影頭中後杠的距離與地面距離判斷,由於大多數車型的倒車影像攝影頭位於牌照架上方,因此照出後杠的位置與地面的交線呈現並非垂直,用影像中後杠距離與地面位置判斷後方距離也十分好用。

何時看後照鏡

幾乎只有在快擺直車身以及剛開始倒車時需要看看影像,其它時間更多地還是看後照鏡,因此後照鏡也十分重要。如何通過後照鏡判斷車輛資訊呢?這裡教授教大家一些看後照鏡的技巧:

1、倒車時如果後車沒有被自己的車身遮擋,說明倒車不會撞到後車。

2、倒車時距離兩邊車的寬度相同,說明剛好停在兩車正中間。

3、倒車入庫時需要觀察兩側後照鏡,比如說在倒進垂直車位時,左前輪可能與左車剮蹭,而右後方可能撞到右車。

看後照鏡不算複雜,但是難得是通過後照鏡判斷與後車的距離,以及習慣後照鏡視角,這就需要大量練習了;除此之外,看後照鏡也需要一些技巧,倒車的時候該看哪邊的後照鏡呢?很簡單,左右兩邊都需要看,因為停車的環境十分複雜,不管是停車要求,還是安全角度,兩邊後照鏡都是需要看的。

如何駛出狹小奇葩車位

狹小車位幾乎是新手最不敢面對的場景了,除了觀察不便之外,更大的問題是不清楚該如何駛出,對車輛的行駛軌跡不清楚,還不知道什麽情況下該看什麽地方,關於這個問題,教授通過圖解的方式告訴你。其實狹小車位除了要能夠通過後照鏡以及自己的感官來判斷車輛四角的位置之外,還要學會判斷內外輪擺,那麽什麽是內輪擺呢?

1、什麽是內輪擺

這個概念在卡車上十分常見,卡車在拐彎時多少都會佔隔壁車道的位置,這就是內輪擺的原因。在轎車上一樣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明顯。由於車輛前後輪執行的功能不一樣,因此車輛在轉向過程中前後輪走過的軌跡是有差異的,而這種差異會直接體現在車身移動方向上,當車輛向左打方向前行時,左前車身會往左有規律的偏移,這種偏移是很多新手蹭上隔壁車輛或者其它障礙物的原因,也正是這樣的偏移,是許多新手不了解的。看了這張圖可能不少新手會驚訝:“兩個前輪轉向的時候轉向角度是不一樣的?”確實是不一樣的。而兩個前輪之間轉角的差異角,我們叫做阿克曼角。

如果此時右車打方向,肯定會蹭壞豐田↑

比如說上圖中的名爵6如果打死方向向凱美瑞的方向移動,那麽凱美瑞一定會被剮蹭到,這就是內輪擺存在的原因,而外輪擺相反,如果這個名爵6倒車,假設後方沒有牆的話,名爵6也會蹭到隔壁那台黑色轎車,這就是外輪擺了,原理很簡單,但是也正是新手需要了解的地方。

2、車輛轉向時車輛各個部位將會怎麽移動?

簡單地說,當你的前輪向左轉向時,此時向前行駛,前後輪之間的部分會向左擺動,如果向後行駛,前後輪之間的部分會向右擺動,因此在前進時尤其需要注意行駛方向的內側,而倒車時則需要觀察行駛方向的右側。

3、常見的刁鑽車位駛出方法實例:

錯誤方法↑

這種車位,許多新手的想法都是打右直接開出去,但是這樣其實是沒法駛出的,因為內輪擺的存在,右邊會直接蹭上右側車輛,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往左打方向然後打右,再倒車後打右駛出,目的就是給內輪擺留出太空。

正確示範↑

總結

倒車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不倒個幾十數百次,不來幾次剮蹭是不會長記性的,除了頻繁練習產生手感之外,其實注意一些理論知識和方法也十分重要,教授通過自己的輕鬆經歷總結了以上一些技巧,不知道你有沒有學到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