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外求學路上“第一道門檻SSAT考試”的變數,學生該如何應對

看點:

SSAT考試,這門由“小常春藤”之稱的十所頂尖私校聯合創辦的標化考試,已被北美上千所私立中學採用,這是低齡留學娃出國的第一道門檻。因其考試時間靈活、含金量高、全球範圍內接受度高,更被中國家長認可,當成是一場國際化考試,用於檢測自家娃學術水準。那麽中國學生在考SSAT時需要注意些什麽?如何應對?外灘君採訪到了SSAT首席測試研究官劉驚華博士,以及SSAT China總經理張旭,聽聽她們會給學生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留學日趨低齡化,申請讀美國私立中學的“美高黨”人數越來越多。2017年中小學留學人群佔整體留學生比例,從2016年的25%增長到了30%。而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考試,俗稱“美國中學入學考試”,在中國的考生群體也日益龐大。

這項被北美上千所私立名校廣泛採用的考試,自帶精英教育氣質,不僅已成為中國孩子申請美國私校的第一道“門檻”,也因其考試時間靈活,考生來源國際化,難度含金量高,越來越被家長認可。即便沒有留學計劃,很多家長也選擇讓孩子參加SSAT考試,通過它檢測日常學習成果,這儼然成了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趨勢之一。

關於SSAT考試小科普:

1、北美私校入學必考

SSAT,由美國私立中學的十校聯盟,即素有“小常春藤”之稱的十所頂尖私校聯合創辦,為私立學校選拔優秀的學生。如今它已經成為美國、加拿大眾多優質私立中學的入學考試。

2、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

根據美國教育體制階段,SSAT考試分成以下三個等級:初級考試(針對3-4年級學生);中級考試(針對5-7年級學生,即國內5年級至初一)、高級考試(針對8-11年級學生,即國內初二至高二)。目前,國內學生參與最多的是高級考試。

3、考試有四大模塊

SSAT考試內容分為詞匯、數學、閱讀、寫作這四大模塊。其中,寫作不計入總分,而是遞交給所申請的學校作為錄取參考。作為私立名校創辦的選拔考試,SSAT尤其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能力,在難度和含金量上受到國際認可。

隨著SSAT上海考點,一所老牌國際學校——上海虹橋國際學校成為SSAT中國首批理事會成員之一,未來EMA(The Enroll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美國私校理事會)將攜手更多中國優質學校組成SSAT China學校聯盟,方便中國學生接收來自美國私校的申請資訊、招生政策和教育資源。

這意味著,更多中國孩子,特別是打算出國留學的孩子,將會參加SSAT考試,甚至從三四年級開始投入到初級考試。

就在十月份,SSAT首席測試研究官劉驚華博士作為代表,到訪上海虹橋國際學校參與官方授牌儀式,並與教育界同仁、學生家長們展開了國際教育探討。借此機會,外灘君分別採訪了劉驚華博士和SSAT中國總經理張旭,探討未來SSAT考試的變與不變,以及精英學子需要具備的能力。

劉驚華博士接受外灘君專訪

SSAT的變與不變

1.升學第一道門檻,地位不會變

今年夏天,美國芝加哥大學發表聲明,本科申請將不硬性要求學生提供SAT考試成績。同樣,包括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大學等在內的常春藤盟校,也都做出了弱化SAT或ACT等標化成績的決定。

這一現象是否預示著,申請美國私立中學的SSAT標化成績,是否也將變得“可有可無”?帶著這一疑問,外灘君詢問了張旭女士。

“毫無疑問,SSAT依然是申請美國私校必須提供的標化考試成績,這是必須要邁的一道門檻。也許,部分美國本科學校,在申請條件中沒有硬性規定有SAT;但是對於美國私立中學來說,SSAT依然是他們錄取學生時最主要的學業水準參照”,張旭回答說。

2.不會針對中國學生成績調整考試內容

參照目前,中國學生在SSAT考試中,屢屢出現2300+的高分,甚至滿分的情況。很多人預判,將來SSAT可能會通過提升考試難度,或改革考試內容,來遏製中國高分考生。

劉驚華博士以首席測試研究官的身份,直接否認了這一說法。“SSAT是針對全世界學生的考試,只會依據全球考生的整體表現進行微調,並不會特別針對中國學生去做改革和調整。”

不過,SSAT考試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注重考查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才是美國頂尖私校看重的學生特點,也和學生將來進入大學甚至工作以後的成就相關。因此,考試內容的創新和思辨性,將依然是SSAT的主要趨勢。

3.可能會提高數學難度

劉驚華博士透露未來SSAT的難度趨勢,“可能會略微提高數學的難度,並降低詞匯方面的難度。畢竟,SSAT和托福不一樣,它不是一項專門的語言測評。”

數學模塊,作為SSAT三大計分模塊之一,它不僅僅是考察某些特定的知識點,更強調的是學生的思維是否發散,是否能創新等。這就要求學生,更多地關注思維方法,而不是機械的記憶公式和概念;對於基本知識和理論,不僅要理解清楚,還能靈活運用。

4.SSAT考試不存在地域差異

那麽,就像性格測試的本土化一樣,SSAT考試內容是否會也有相應的本土化趨勢?

張旭向外灘君解釋道,“SSAT作為一項國際通識知識考試,題目設定的時候,已經排除了不同國家文化導致的差異性,無須進行本土化調整。就像牛頓力學定律,放在各個國家都具有普遍性,並不存在地域差異。”

“此外, SSAT每一道試題在編入前,都要經過一個公平性的審核,比如涉及性別、種族、宗教文化、地域差異等方面的內容,是絕對不允許出現在試題裡的。”

SSAT最大變化:加入性格測試

去年,美國私校理事會新推出了一項CSS性格測試快照Character Skills Snapshot(以下統稱“性格測試“),這可以說目前看來最大的變化。

性格測試是以在線答題的形式,對學生的性格進行綜合性評估。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性格測試將與SSAT成績、面試、推薦信、個人陳述等互為補充,為招生官提供更全面的生源資訊。

SSAT全球官網:https://ssat.org

據SSAT首席測試研究官劉驚華博士介紹,性格測試推出的第一年,已經有500多家北美學校表示會採用這一測評結果,並有17000多名學生完成了在線測試。

對於考生來說,新增任何一項測評內容,都仿佛是給海外求學之路增加了一重“變數”。隨之而來的,還有考生和家長的重重疑慮:主觀的性格,真的可以被測量嗎?怎樣得到好的測評結果?它和SSAT有什麽關聯,會給申請帶來什麽影響?

劉驚華博士坦言,“所有人都說性格很重要,但是是否可測量,應不應該被測量,業界有很大爭議。”但是爭議背後,卻是來自北美私立中學的迫切需求。

一直以來,北美私立中學不僅看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認知水準,還很重視思辨力、價值觀和自我認知。所以,學校在招生過程中,除了根據學生的SSAT成績、校內GPA分數進行學業評估,也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性格特點進行評估。

而比較傳統的評估管道,主要是學生的作文、個人陳述、面試、以及推薦信等,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很難對學生形成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因此,學校都希望能有一種更為量化、客觀的工具,方便他們招到與之匹配的學生。

那麽,性格測試,如何克服性格本身的主觀色彩,為招生官提供相對客觀、量化、有信度和效度的工具?

目前,性格測試結果會通過7個維度展示:主動性、求知欲、開放意識、應變能力、自製力,社會意識和團隊精神。

內容方面,以選擇題和情景判斷題呈現,選擇題是讓學生選擇最符合和最不符合自己的那一項;情景判斷題則讓學生對每個可能的應對進行打分評估。

下面,展示兩個示例——

選擇題:以下最符合自己、最不符合自己的選項分別是?

A 謀定而後動,行動之前想得很透徹

B 我可以掌控一些壓力很大的環境

C 我更願意接受有挑戰性的任務,而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你會發現,以上所有選項都是很正面的表述,屬於被社會認同的態度或行為方式。這樣的測試,不同於很容易從題乾上分清“優劣“的傳統題型。

情景題判斷:有位學生在數學考試答題時,發現試卷上有個錯誤,而老師正在考場裡巡視監考。請為這個學生以下可能的做法進行打分。

A 立刻舉手說,老師有道題錯了!

B 走到老師身邊,悄悄問這裡是不是有個錯誤

C 在題目邊上寫一個小條,指明錯誤,繼續答題

D 舉手示意,等老師走過來問,這裡是不是有個錯誤?

同樣,以上情景判斷選項,也沒有正面負面之分,至多反映不同學生性格特點。而不同學校,則從中挑選他們最看重的品格特質和內在認同。

劉驚華博士解釋說,“我們所有的考題,只是對孩子性格能力的真實反映,而性格本身不分好壞。所以,一個內向的學生,並不需要在測試中假裝自己很外向。學生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進行答題即可。”

另一方面,性格測試結果,也能幫助申請學校和家長更了解孩子,根據測評報告,為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性格塑造和幫助。“因為青少年的性格正在動態變化當中,我們看中學生不斷發展中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關於性格的固定結論。“

與此同時,為了更適應中國學生,性格測試還將進行本土化探索。

據SSAT China總經理張旭介紹,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會邀請國內越來越多的公立機構、素質教育領域專家,參與測試研究;並嘗試推出中文版本,題目內容將更加符合中國文化語境。

SSAT China總經理張旭,接受外灘君專訪

參加一場國際化考試,也是為了見識這個世界

在鋪天蓋地的高分申請學生中,頂尖私校又是如何挑選出他們所青睞的學生?對於北美私立中學的招生特點,劉驚華博士不止一次用“大拚圖”來形容。

在申請過程中,除了SSAT成績、校內GPA分數、學生的個人文書、學校的推薦信、家長文書、面試表現,如今還有CSS性格測試報告,每個環節都是展現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小塊拚圖。

對於這樣的“拚圖式比拚”,學校不會單一根據SSAT分數來錄取。劉驚華博士舉例,“去年,一個考了2380的學生,第一輪就被刷下去了。我追問招生官為什麽?回答是,這個學生除了高分,沒有任何地方吸引我們的注意。”

的確,這些頂尖私校,最不缺的就是超高分學生。與國內學校對英文、寫作、數學等學業能力的高度重視不同,北美私校更為關注的是,學生能否成長為堅強樂觀、有內在學習驅動力,善良誠信的良好公民。在他們看來,性格技能的培養和人格塑造,才是私立學校最重要和最引以為豪的部分。

Google曾做過一項研究,調查自己最好的員工所具備的8項特質,並按重要程度排序。結果,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能力排在最後,而排在前面的,均是以下“軟能力”:

1、你可以去教別人,能夠傾聽交流

2、對別人富有同情心,並能為別人的成功喝彩

3、能支持你的同事

4、具有批判創造性思維

與此對應,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就業前景報告》顯示,到了2022年,與批判性思維、創造力、長官力和複雜問題解決能力等相關的“軟技能”,更加不可或缺。

我們需要轉變思維,未來所需要的知識架構,不僅包括基礎學科,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性格技能,同時具有國際化意識和國際胸懷。“日常培養中,對學生品格的塑造,提供多元文化的經歷和交流,比應試能力更為重要。

劉驚華博士還建議家長,選定了一所心儀的學校,不妨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在學校開放日,帶著孩子體驗校園,看看學校的整體面貌、氛圍,和這裡的老師、學生聊聊天;盡可能地和孩子參加現場校園面試。“這有兩個好處,一方面讓你和孩子更了解這所學校,一方面也讓校方看到你的誠意,增加對你的好印象”。

作為一項帶有“精英性質”的全球性考試,SSAT因為考試時間靈活、考生來源國際化、難度和含金量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考生,利用SSAT進行日常學習成果檢測。

張旭希望,考生們能善用SSAT的自我檢測功能。“一年有8次考試機會,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弱項補充和提升,另一方面也排除了‘一考定終身’的意外因素。”

“另一方面,它作為一場全球性考試,能幫助學生在國際同齡人中進行定位,了解自己哪方面強一些,哪方面相對不足,在未來學習中有針對性地加強。”

當外灘君問能否給到中國的考生家長一些建議時,劉驚華博士和張旭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家長心態”這一點。

“對於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來說,參加一場國際化的考試,就和海外留學和國際遊學一樣,都是為了見識和了解這個世界,不斷調整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所以,無論是否有留學的計劃,家長都可以將它作為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和起點。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