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會今日要聞:人大會議閉幕 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

兩會今日要聞:人大會議閉幕 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兩會今日要聞:人大會議閉幕 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

3月20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八次全體會議(閉幕會),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表決關於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草案,表決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表決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講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講話。

3月20日(星期二)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預計10時30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郭姣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這一戰略為中醫藥服務民眾健康提出了新要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與人民生活、衛生水準的提高,以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病、代謝性疾病為代表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中醫藥有其獨特的理論和治療體系,臨床療效明確,且費用低廉。因此,推進中西醫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中西醫結合的國家重大疾病防治體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郭姣代表建議,應逐級建立中西醫協作機制,開展重大疾病中西醫聯合突破,中西醫合治,中西藥並用,制定中西醫結合防治方案,實施重大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臨床路徑的規範化研究,加快推動中西醫結合的國家重大疾病防治體系建設,提高我國重大疾病的綜合防治水準。(黨媒平台-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供稿)

全國人大代表王欽峰認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個鮮明主題。現在全社會各行業掀起了新舊動能轉換的熱潮,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創新。無論是傳統製造業,還是IT業以及服務業,在產品更新和動能轉換過程中,激發全員的創新熱情,營造改善就是創新、人人皆可創新、寬容創新失敗的氛圍,建立創新激勵機制,是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我們國家正處在由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千千萬萬職業素養高、技能水準強的技能型人才。為此,王欽峰代表建議,精準施策培養人才,切實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力度,提升技能型人才社會地位,更好、更快地推動製造強國的實現。(黨媒平台-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供稿)

全國人大代表趙超表示,中藥是我國的國粹和瑰寶,也是開發治療多種疾病新型療法的“金礦”,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要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健康服務業的不竭動力。近年來中藥產業面臨很多困境,趙超代表建議,加大對龍頭中藥企業的扶持力度,打造中藥航母,提升競爭實力。對於規模大、品質優、科技實力強的優勢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對於一些規模小、技術水準低、產品品質差,特別是一些造假的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和淘汰力度,堅決依法取締。(黨媒平台-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供稿)

在我國,有近百萬鄉村醫生,長期以來扎根農村,承擔著農村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內江市副市長陳朗在調研中發現,當前鄉村醫生面臨年齡老化、收入降低、學歷水準低等問題,人員減少、隊伍不穩定。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醫生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確需築牢。”陳朗建議國家頒布政策,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機制,確定政府補助離崗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標準,對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年限較長的,在確定基準年限基礎上,每增加3年或5年可提高一個等級給予補助。同時,明確在崗鄉村醫生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政府補助政策,建議采取國家支持,省、市、縣分別補助,鄉村醫生個人承擔的組合方式,參照當地個體參保人員最低檔繳費額。(黨媒平台-四川日報·川報觀察供稿)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四川代表團中有12位村支書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大竹縣廟壩鎮長樂村黨總支書記楊幫武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這次人代會選出了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是我們乾事創業的主心骨,回去後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乾,絕不辜負這個新時代。”61歲的楊幫武沒有“脫袍卸甲”的打算,他想的是要讓長樂村的幸福生活再上一個新台階。代表們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美好生活”到底是怎麽樣的,要如何去奮鬥、靠誰來奮鬥才能實現?這些話題,在四川代表團代表中引起熱議。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需要艱苦奮鬥再創業。”全國人大代表楊鏗認為,黨的十九大已經指出了創造美好生活的路徑,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還要有法治精神、創業精神、學習與創新精神、開拓精神、專業精神與匠人精神等,“這一切的核心,就是永不停息的奮鬥精神”。(黨媒平台-四川日報·川報觀察供稿)

“出川大通道不足、區域交通發展不平衡、綜合交通運輸能力不強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美好生活’的實現程度。”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說,縱向比,四川這些年已實現由“蜀道難”向“蜀道通”的跨越轉變,總體發展水準西部領先,邁入全國交通大省行列,但由於需求是“日益增長”的,四川在推動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方面,還有很大作為太空。

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慶恆鄉慶恆村黨支部書記吉克石烏看來,現階段的美好生活目標就是過上小康生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生活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了我們彝族同胞心心念念的美好生活狀態。”隨著過去幾年四川加快在彝區實施公路、電力、水利、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慶恆村搭上跨越發展的快車。“實現美好生活不會‘天上掉餡餅’,更不能有坐享其成的心態,只有埋頭苦乾、真抓實幹才能夢想成真。”吉克石烏表示,過去彝鄉巨變靠的是黨的好政策加上鄉親們的苦乾實乾,今後幾年,努力程度只能加倍。(黨媒平台-四川日報·川報觀察供稿)

“科學把握社會主要矛盾,中國創造了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同樣的,我們科學把握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也會譜寫更加恢弘的篇章。”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商學院院長徐玖平說,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民最關心什麽,我們就做好什麽。”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巨集說,辦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之一,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今年四川教育扶貧專項計劃安排資金91.83億元,將幫助全省161個扶貧任務縣的100.62萬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解決就學困難,不因貧失學。

代表們表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現黨的十九大擘畫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美好藍圖,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乾好工作,切實將美好願景變成美好生活。(黨媒平台-四川日報·川報觀察供稿)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海波:我國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條規定:“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將“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成為全黨的共同意志。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甘肅省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又非常脆弱,生態環境保護是必須做好的一項基礎性、底線性工作。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先後制定了《甘肅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甘肅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和《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檔案,積極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綠水青山,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離不開司法。甘肅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著力推動實現綠色發展崛起。生態文明的建設關乎未來的發展,更關乎群眾“幸福指數”,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甘肅法院責無旁貸、義無反顧。(黨媒平台-絲路明珠網甘肅電視新聞供稿)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甘肅代表團共向大會提交議案建議120件。代表們緊緊圍繞大會主題,聚焦事關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要事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議案1件、建議119件,其中以全團名義提出的重點建議6件。這些議案建議內容涉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圍繞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清潔能源、退耕還林還草、環境立法、轉方式調結構等多個方面。(黨媒平台-絲路明珠網甘肅電視新聞供稿)

2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一些代表團的審議、參加政協聯組會,同代表委員們真情互動、坦誠交流、共商國是,再一次發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號令。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代表委員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把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決策、工作部署變為現實,繼續朝著我們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兩會今日要聞:人大會議閉幕 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