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公募十大新聞:近400隻基金清盤

1、公募基金20年

2018年是基金行業誕生20周年。20年來,基金行業砥礪奮進、風雨兼程。

1998年,首批基金公司成立。3月,首批基金———封閉式基金開元和金泰宣告成立。20年來,公募基金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資產管理規模、資本實力、治理水準和服務能力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年,基金行業書寫了值得紀念的歷史。2018年,基金行業舉辦了一系列宣傳紀念活動,多家媒體紛紛舉辦20周年相關紀念和評選活動,基金公司在回顧過去輝煌的同時,更多地提出了對未來的思考。

10月22日,基金業協會舉辦中國基金業20周年主題論壇。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致辭中指出,這20年的歷程是非凡的,變化是巨大的,成就是喜人的。20年來,基金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壯大資本實力和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日益積極的作用;公募基金越來越大眾化、普及化,正逐步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載體;公募基金構建了以《基金法》為核心的法律規則體系和監管框架;公募基金所倡導的信義文化促進著財富管理行業的規範發展和法制完善,不斷引領和弘揚著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正日益改變大眾投資者的理財觀念。(應尤佳)

2、養老目標基金問世

3月2日,證監會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對基金管理人、產品形態等提出要求。公募基金將承擔起服務個人養老金投資管理的重任,助力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設。

經過嚴格申報和答辯,8月6日,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正式亮相,華夏、南方、博時、中歐、廣發、易方達、鵬華、泰達紅利、萬家、富國、工銀瑞信、銀華、嘉實、中銀等14家基金公司拿到養老目標基金許可證。2個多月後,第二批12隻養老目標基金也順利拿到“準生證”。

截至12月21日,首批養老目標基金中的9隻已經成立,合計募集金額近30億元。從規模上看,多數養老目標基金首發規模並不大,但認購數逐漸被刷新。

目前,第二批獲批的養老目標基金中,匯添富養老目標日期2030三年、興全安泰平衡養老目標三年已經開始接棒發行。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近期表示,個稅遞延養老政策一年期試點結束後,公募基金將納入投資範圍,證監會正在抓緊推進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個稅遞延養老账戶投資公募基金業務的規則,配套完善資訊平台建設;二是加強產品儲備,將養老目標基金及部分長期運作規範、投資風格清晰的公募基金納入投資範圍。隨著投資者教育逐漸深入,稅收遞延政策頒布,養老目標基金發展有望漸入佳境。(項晶)

3、資管新規落地

4月27日,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資管行業步入統一監管新時代。

資管新規確認了銀行理財的公募產品地位,對公募產品採用統一的投資範圍、淨值管理、投資比例限制要求。

為推進理財業務規範轉型,實現新舊規則有序銜接和理財業務平穩過渡,9月28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作為資管新規配套實施細則。12月初,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其間,銀行理財子公司批量湧現,公募基金將面臨來自銀行理財的強有力競爭。

根據資管新規,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公募基金中採用杠杆策略的分級基金成為重要整改項目之一。在2020年底的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前,現有分級基金將以轉型或終止兩種方式離場。

為落實資管新規,采取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短期理財基金也面臨整改。7月份,《關於規範理財債券基金業務的通知》將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分為固定組合類、短期理財兩類,兩者的投資範圍和投資比例均需變更至“百分之八十以上資產投資於債券”;對前者采取攤余成本法計量仍留有余地,後者則需整改為按照市值法計量資產淨值。(孫曉輝)

4、ETF大爆發

新增逾1000億

今年以來,ETF基金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截至12月下旬,全市場ETF淨值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較去年底的3645億元增長超過六成,成為低迷市場中難得的亮點。

從基金份額上看其擴張更為明顯。去年底時,ETF總份額為2330.82億份,而今年的最新份額已經達到4628.39億份,幾乎翻倍。其中,非貨幣類ETF擴張明顯,貢獻了逾六成的份額增長,其最新份額為2419.53億份,較去年底增長了1483.67億份,若按最新基金淨值和份額估算,年初至今約有1500億元資金借道該類產品入市。

除了存量ETF規模增長迅猛,新成立的爆款產品也對現有ETF市場格局形成較大影響。10月成立的博時、華夏、銀華三家公司旗下的央企結構調整ETF,合計募集規模接近500億元,其中博時一隻ETF募集達252.22億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立的37隻非貨幣ETF募集規模接近9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基金旗下權益類ETF規模超過1000億元,成為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的基金公司。華夏上證50ETF的近期規模一度超過500億元,為國內首隻超500億元的“巨無霸”ETF。此外,南方中證500、華泰柏瑞滬深300等ETF內“吸金”效應明顯,最新淨值規模均已突破300億元大關。

業內人士表示,ETF爆發往往與行情有關,而在今年A股震蕩下行的背景下,ETF基金卻實現了份額與淨值規模的雙雙爆發,這一方面與當前市場估值較低、具備較強的配置價值有關,另外一方面也跟監管環境改善、各家基金公司對被動投資的重視度提高密切相關。(項晶)

5、餘額寶大擴容

餘額寶終於打開門戶。5月起,餘額寶開始陸續接入除天弘貨幣之外的其他貨幣基金,此後也一直保持平穩的擴容節奏。目前,餘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已達到14隻。

對於擴容,餘額寶方面表示,采取多家合作的開放模式,可以進一步減輕單隻貨幣基金規模過快增長的壓力,從整體上降低單一貨幣基金集中度過高的風險,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餘額寶平台上的14隻貨幣基金分別是:天弘餘額寶貨幣、融通易支付貨幣A,國投瑞銀添利寶貨幣A、長城貨幣A、大成現金增利貨幣A、中歐滾錢寶貨幣A、華安日日鑫貨幣A、國泰利是寶貨幣、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景順長城景益貨幣A、廣發天天利貨幣E、諾安天天寶A、銀華貨幣A和銀河銀富貨幣A。

餘額寶開放的同時,今年6月1日,證監會與央行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對貨基快贖業務的墊支主體及快贖額度做出要求。根據《指導意見》,除具有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外,基金管理人、非銀行基金銷售機構等機構及個人不得以自有資金或向銀行申請授信等任何方式為貨幣基金“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任何機構不得使用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為“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同時要求互聯網貨幣T+0單日快速贖回提現額度最高為1萬元;要求基金公司在12月1日前完成存量貨基快贖業務的整改。5個月調整期已過,部分基金公司未能按時完成相關整改工作,12月1日前,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暫停或關閉官網、官微、代銷管道、APP等管道的貨基快贖業務。(劉芬)

6、“股債蹺蹺板”債基牛

主動股基全部負收益

“股債蹺蹺板”現象並不新鮮,2018年的此起彼伏則猶為懸殊:主動型股票基金全軍覆沒;債牛行情的推動下,債券基金業績強勢霸榜。

2018年A股市場走得無比艱難。不斷探底的股票市場拖累主動型股票基金表現,截至發稿,主動型股基全軍覆沒,年內無一獲取正收益。債券市場則持續向好,牛市助推債券基金佔據基金業績榜前列。

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債漲股跌”的蹺蹺板現象,如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一季度,2015年中至2016年初時。今年受市場、監管等多重因素影響,資金進入債市,債牛行情不斷加強。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多隻債券基金的年內收益超10%,其中收益最高的鵬華豐融,年內收益已經達到16.38%。

憑借出色業績,債券基金也成為今年最吸金的品種,前10個月規模增長5110.7億元,以34.89%的增速位居各類型基金之首。令人興奮的是,前10月,債券基金資產淨值規模達到1.98兆元,加上11月以來新成立債基的840億元,債基總規模已突破2兆元大關。業內人士預計,債基有望首次超過股基加混合基金的規模(10月底為2.2兆元)。(劉芬)

7、全年近400隻基金清盤

今年基金清盤潮愈演愈烈,創紀錄的388隻清盤數量為去年全年的3.7倍,第二、第三季度單季度的清盤數量均已超過去年全年。這388隻基金分布在71家基金公司,顯示基金清盤已經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從基金管理人上看,博時、國泰基金全年清盤基金數量都超過20隻,長盛、招商、鵬華等8家基金公司清盤隻數也在10隻以上。

今年新成立的次新基金也加入清盤隊伍,包括中歐優勢行業、銀河量化多策略等14隻。華安慧增優選、國泰瑞益、博時鑫和等基金,成立不到半年既宣告清盤。

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為清盤基金重災區,全年共164隻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清盤,佔比超過四成。此外,純債基金清盤數也達到76隻,工銀瑞信工業4.0等兩隻股票基金、中金金序量化成長等7隻偏股混合基金也在今年清盤。

迷你基金數量不斷增加,截至三季度末,有700隻公募基金淨值規模不足5000萬元,佔基金總數的14.42%。(陸慧婧)

8、債券貨幣基金規模大幅增長

股熊債牛,投資者風險偏好下台階,2018年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受到資金青睞,混合型基金規模嚴重縮水。

在經濟基本面下行,貨幣政策合理寬鬆的背景下,今年債券型基金迎來業績、規模雙豐收,基金規模由去年底的1.46兆增至2兆以上,規模增速居各類型基金之首。

其中,憑借風險與收益優勢,中短債基金成為資金寵兒,除了各公司扎堆發行新產品,存量產品規模也出現快速增長。此外,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具有持倉透明、分散風險、低費率優勢的債券指數基金爆款頻出,如廣發中債1-3年國開債基金一日售罄,募資超過200億元。

在嚴監管背景下,貨幣型基金已不似以往突飛猛進,但權益市場調整,投資者避險需求強烈,貨幣基金規模仍有明顯增長,從去年的6.74兆元增至10月底的8.34兆元。8月末,貨幣基金曾達到8.95兆的年內高點,9月份出現萎縮,單月下降6914.64億元。

由於權益市場持續調整,混合型基金“受傷”嚴重,與一路高歌猛進的債券型基金形成明顯對比。雖然年內混合型新基金產品有200多隻的增量,但規模卻從去年底的1.94兆元下滑至10月底的1.39兆元,規模萎縮28.45%。

另外,雖然權益市場持續調整,股票基金逆市受到資金青睞。前10個月,該類基金規模增長551.3億元至8153.7億元。(孫曉輝)

9、個人系公募基金密集獲批

專業個人發起設立基金公司的“星星之火”,在2018年燃燒起來。11月21日,博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獲準設立,成為繼匯安、凱石、鵬揚、博道、東方阿爾法、睿遠之後又一家由專業人士發起設立並持股的基金公司。

今年以來,專業人士發起設立的基金公司擴容不斷,今年獲批的11家新基金公司中,個人系基金公司有7家,多位在公募基金界耳熟能詳的人物通過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強勢回歸。

11月21日,睿遠基金成立,該公司由東證資管前董事長陳光明、興全基金前副總經理傅鵬博,及劉桂芳、林敏等兩名資深投資人士共同發起設立,這也意味著陳光明和傅鵬博兩位明星基金經理再次回歸公募。此外,博遠基金總經理鍾鳴遠、督察長杜鵬,淳厚基金董事長邢媛、總經理李雄厚也都擁有多年的公募背景。

另外,其他資管機構人士也通過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加入公募行列。今年5月成立的蜂巢基金,董事長唐煌及另一位大股東廖新昌分別擁有股份製銀行金融市場部及銀行資產管理部的從業經歷。(陸慧婧)

10、職業年金元年

公募基金公司受益

2018年是職業年金在公募基金落地元年。10月31日,中央國家機構事業部門職業年金投資管理人名單出爐,19家專業機構獲得管理資格,其中包括南方、易方達、工銀瑞信、招商、富國、華夏、博時、海富通、銀華等9家基金公司。隨後,首個省級地方職業年金計劃花落新疆。12月10日,新疆職業年金投資管理人名單揭曉,易方達、工銀瑞信、南方、華夏、富國、博時、海富通等多家公募基金被選為國家級、省級職業年金投資管理人。

同時,各省級地方職業年金計劃明顯提速。11月21日,山東省職業年金託管人評選結果出爐,福建等地職業年金相關計劃也在加速推進。

職業年金制度從2014年底開始正式實施,在我國養老保障三支柱體系中,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同屬第二支柱範疇。2016年10月,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拉開職業年金入市序幕。截至目前,具備職業年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的機構已有21家,其中包括11家公募基金。根據機構測算,職業年金實账積累規模達到七八千億元級別,未來每年的新增規模在近兩千億元水準。(應尤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