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它是高級野菜,更是抗癌良藥,可抑製多種癌細胞擴散,還可泡水喝

若是在你面前,有一條條的鱷魚向著你張開血盆大口,恐怕你會嚇得屁股尿流,拔腿就跑,大聲呼救,或許還會嚇得不敢睜開眼睛,但是,如果在你面前是一隻隻小鱷魚在枝頭上張開了猩紅猩紅的血盆之口,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你會感到害怕,或還是喜歡?

古人說:「春物方盪,民情以鬱陶。」或許人們原本細膩的情感更容易為春天的景物所撩撥,喜憂縈懷,可我卻耗不得太多時間說風情,待在陽春三月,趕緊遁入華南植物園,直奔我的所愛,無暇欣賞龍洞琪林的美景,穿越棕櫚園、孑遺植物區、蘇鐵園,徑直朝向藤本園奔去,聽說這裡不斷有新物種讓植物愛好者慕名而來,一年四季各有精彩。

一個不經意的轉身,突見一隻隻小鱷魚張開嘴巴向著我,對我虎視眈眈,一叢醞釀了許久的鱷嘴花,終在枝頭「竄」出一隻隻小鱷魚來,或是三五成群,個個張嘴昂頭,垂涎欲滴,或是一、兩隻佇立枝頭,腥口微張,彷彿在尋找哪裡有美食?此時,你若來看,它們就像一隻隻的小鱷魚與你血口相對,但是我告訴你「莫怕,莫怕,那就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鱷嘴花」。

鱷嘴花不僅奇趣可愛,它還是一味神奇的草藥,前幾年曾紅極一時,各大媒體及報刊都曾有過它的報導,但網上稱它為憂遁草,又叫千里追、漢帝草柔刺草、沙巴蛇草等,在海南稱它為接骨草,可見其有止痛接骨之效,但漢帝草和千里追的名字,卻讓人不由自主會想到漢高祖劉邦和韓信上面去,不知這之中有什麼憂遁草救主的故事,至於鱷嘴花,再好理解不過了,因其花長得酷似鱷魚的嘴巴,因此而得名。

鱷嘴花,又稱黎王草,原因是過去海南黎族用來進貢給黎王食用的高級野菜,其成熟期為3-9月,嫩莖葉可食用,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是一種營養豐富,葯食兩用並帶有保健功能的珍貴野菜,主產於我國海南熱帶雨林地區,在兩廣及雲南等地有少量分布,一般生長於低海拔亞熱帶疏林中或灌叢內。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黎王草對多種癌細胞有抑製作用,比如對白血病細胞、淋巴癌細胞、肝癌細胞、肺癌細胞、胃癌細胞、宮頸癌細胞、結腸癌細胞等均有很好的抑製作用,顯示出較強的抗癌活性,據華南農業大學蔬菜學系教授、系主任楊暹博士證實:這種野菜的類黃酮物質很高,對抗癌有相當高的功效,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媒介報導過,更有臨床應用證實,這可不是癡人說夢,它是名符其實的抗癌綠色食療。

除防癌抗癌作用外,它還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消炎解酒功效,能改進全身血流狀態,增強心肌收縮能力,傳統上用於治療腎炎、腎萎縮、腎衰竭、腎結石,因此它又是腎臟病人的救星,也可以治療喉嚨腫痛、肝炎、黃疸、皮膚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胃炎、風濕痹痛等疾病,是一味藥用價值強大的中藥材。

很多人喜歡用它泡茶喝,對此,山西省中醫院主治醫生段淑琴認為,用它泡水喝可以有效的延續生命,治療腎病以及清熱解毒、風熱感冒、消炎散瘀,對於血瘀證患者,有一定的緩解效果,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癌症,有效的抑製癌細胞的擴散。另外,民間推薦鱷嘴花使用方法可以做外用與食用,外用,將新鮮鱷嘴花葉搗爛後外用,可用於蚊蟲叮咬,跌打損傷。食用,將新鮮鱷嘴花葉煮湯、榨汁或者曬乾泡水喝。

在海南,除了有大片的種植基地將其生產,應用於醫藥之外,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房前屋後種上一些,當然不是為了欣賞奇妙的小鱷魚有沒有張開嘴,而是為了吃,煲湯,至於有沒有那麼神奇,我是將信將疑的,反正沒啥毒副作用,在醫生的指導下不防一試,尤其是對於癌症患者,值得了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