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補氣8大穴位,改善心氣虛,肺氣虛,腎氣虛和脾胃氣虛

穴位治病保健是中醫的一大絕活,很多慢性疾病和偏頗體質都可以通過按摩穴位調理治療。針對氣虛體質,調理補氣有8大重要穴位,養生虎這裡分享給大家,以饗讀者,文章較長,可以收藏。

百會穴

取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是補氣之要穴。

作用:

中醫裡講,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因而百會穴是各經絡脈氣匯聚之處。百會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因此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是調節機體陰陽平衡的關鍵穴位。

臨床上也將百會穴作為多種疾病的治療要穴,如治療頭痛、高血壓、低血壓、目眩、失眠等症,都離不開百會穴。很多低血壓人群,長期受體質影響備受折磨,吃各種補藥也不見效,按摩百會穴卻效果明顯。

按摩方法:

每天2~3次,每次順時針、逆時針各按60圈,堅持按摩1個月即可改善。百會穴不僅是治病要穴,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常按此穴也可起到清神醒腦、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脾俞穴

取穴:

脾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是人體最重要的補氣穴位之一。

作用:

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脾俞穴自然與脾臟有關,那麼,與脾臟有關的穴位怎麼會跑到膀胱經上去呢?其實,脾俞穴的「俞」通「輸」,是運送的意思,脾俞是指脾臟中的濕氣運送至膀胱經的意思。

脾怕濕氣,膀胱經對於人體相當於汽車的散熱器,能將人體的濕氣外放出去。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臟受損,氣血就會虛弱。脾俞是負責濕氣外放的穴位,因此,脾俞也是祛濕補氣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

可在每天20:00左右,用指尖強力按壓脾俞穴5-10次,每次1分鐘。然後將手按在腹部脾胃處,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歡、按摩時,手掌緊貼皮膚,向下的壓力不要太大。

晚上8點左右是脾氣最為虛弱的時候,此時將廢棄物排出,補充新能量,既可緩解一天的勞累,也可為第二天的工作儲備能量。

肺俞穴

取穴: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為補氣重要穴位。

作用:

中醫裡講,肺主一身之氣,「俞」通「輸」即運輸之意,由此可說肺俞穴具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作用。對於呼吸系統以及一切與氣有關的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肺俞穴可以說是身上免費的美容院。中醫學有「肺主皮毛」一說,肺氣得到調補後,皮膚會變得滋潤,毛髮也會變得烏黑而光澤,久而久之即可達到祛斑美容的作用。

按摩方法:

可一面吐氣,一面用手指按壓肺俞穴,每天按壓5次,每次按壓20下。只要堅持按摩,就能達到預期目的。

膻(dan音蛋)中穴

取穴:

膻中穴位於人體胸部的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屬於奇經八脈中的任脈,是補氣之要穴。

作用:

當人體受到不良情緒所擾時,氣下不能達於足,上不能傳於頭,全身氣機不暢,自然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黃帝內經》中講:「膻中者,為氣之海」「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意思是說,膻中是容納一身之氣的大海。

按摩此穴可打開「氣閘」,讓全身之氣暢通無阻。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按摩膻中穴,可以緩解不良情緒,治療因情緒不佳導致的多種問題。

按摩方法:

按摩膻中穴多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每次按摩10分鐘,每天按摩5遍。力度以稍有痛感為宜。

氣海穴

取穴:

氣海穴位於肚臍直下約1.5寸處,補陽氣要穴。

作用:

從氣海一詞的由來看,形容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而取名為氣海。從氣海的位置來看,此穴位於肚臍下1.5寸處,此處是人體的正中央,是生氣之源,人體的真氣由此而出。對於因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病,按摩氣海均能達到治療作用。

按摩方法:

將兩手搓熱,掌心緊貼於氣海穴處,先順時針按摩200次,再逆時針按摩200次。按摩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畫圈的範圍可逐漸加大。

足三裡穴

取穴:

足三裡穴位於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處,為補氣血要穴。

作用:

中醫認為,人體多氣多血的經絡當屬胃經,而足三裡即是胃經上一個重要的穴位。在人體360多個穴位當中,足三裡被稱為「保健要穴」及「長壽穴」,主要是因其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扶正祛邪。

對足三裡穴施以適當刺激,可促進氣血生化與運行。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諺語「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由此可見,足三裡穴對保健強身、延年益壽有著相當大的裨益。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裡穴,可先按左腿後按右腿,也可雙腿同時進行。找準穴位後,先按住幾秒後迅速鬆開,然後再按住穴位緩慢加大力度,再迅速鬆開。鬆手時,手不離開皮膚,如此一個循環,依次按5次。每次按壓穴位,以有針刺、酸脹、發熱感為宜。

太溪穴

取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位之一,補腎氣要穴。

作用: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臟元氣流注的地方,具有補腎氣、固腎陽的作用,凡因腎虛引起的各種病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脫髮、性功能減退等,均可通過按摩太溪穴得以緩解。

按摩方法:按捏即可。

湧泉穴

取穴: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的的交界處,為全身腧(shu音樹)穴中最低的一個穴位,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是補腎氣要穴。

作用: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湧泉位於足心部位,是腎經之氣發源之所,腎經之氣通過湧泉穴湧出灌溉全身。此穴具有益精補腎、滋養五髒的作用。對活躍腎經元氣、固本培元、延年益壽有很大裨益。

我國民間曾有「若想老人安,湧泉常溫暖」之說,意思是說經常按摩湧泉穴,對老年人非常有益處,不僅可改善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癥狀,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延年益壽。

按摩方法:

拍打通泉穴,每晚洗完腳後,坐在床上,雙腳自然分開,用雙手分別拍打通泉穴,次數不限,直到腳底產生溫熱感為宜。此法簡單易操作,可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

健康師ID:59634207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